許鵬飛 劉楊春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急性肝炎護理管理質量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許鵬飛 劉楊春
目的 探討護理分層管理對提高急性肝炎護理管理質量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擇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前后的各10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9名護理人員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對護理人員分級并培訓、分組責任制、合理排班,實施分層級管理模式。比較2組的護理質量達標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分層護理后護士專業技術合格率94.87%、病房管理好評率89.74%及消毒隔離達標率97.44%均顯著高于分層護理前的
76.92%、69.23%、79.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層護理后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顯著高于分層護理前的8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分層管理能夠充分發揮肝病科護理人員的才能,提高急性肝炎護理管理質量和患者護理滿意度。
分層管理;肝病科;護理人員;護理滿意度
分層管理理念最早應用于企業文化,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療行業[1-2]。護理分層管理是對照護理部護士分層次使用及管理規定,對在臨床工作中不同職稱、不同年資的護理人員制定本專業任職資格、工作標準和崗位職責,以期提高工作效率、人盡其才、才盡其用[3-4]。急性肝炎是指在多種致病因素侵害肝臟,使肝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損,繼而引起人體出現一系列不適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由于民眾對該病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優化急性肝炎護理措施意義重大。本研究選擇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前后的各10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9名護理人員作為觀察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2011年2月~2014年6月間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前后的各10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9名護理人員作為觀察對象。39名護理人員均為2011年2月~2014年6月本院肝病科的護理人員,全部為女性,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28.36±7.89)歲。分層管理模式前100例急性肝炎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齡27~65歲,平均(47.69±18.78)歲。分層管理模式后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齡28~65,平均(48.34±18.82)歲。在性別構成和平均年齡等方面,分層管理模式前后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模式具體如下。(1)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級并培訓:科室按職稱、學歷、肝病科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等綜合情況將護理人員進行層次分級,分別為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3個層級。在肝病科進行專科培訓時重點培訓其應急處理能力、協作能力、科研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大專學歷培訓時間相應減半。(2)實施分組責任制:科室成立由助理護士、責任護士和責任組長組成的護理小組。根據護理工作的難度、性質對肝病科急性肝炎護理工作進行分工。高級護士擔任責任組長,指導低一級的護士工作技能和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從而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3)合理排班:以分組責任制為基礎,將護理人力集中在高峰時段,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在不同的時段選擇最佳的人力資源搭配方案。
1.3 觀察指標 比較護理人員分層管理前后護士專業技術考核達標率、病房管理達標率、消毒隔離達標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維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全部錄入EXCEL后導入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雙側檢驗。
2.1 2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達標率對比 分層護理后護士專業技術合格率、病房管理好評率及消毒隔離達標率均顯著高于分層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達標率對比[n(%)]
2.2 2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 分層護理后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分層護理前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n)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護理服務也必須隨之不斷地改善、進步,因此優化護理人員的管理制度意義重大[5]。分層管理是近年來新興起來的管理方案。目前,我國多數醫院護士嚴重缺編,醫護比例不合理,全科和專科護士缺口極大,護理崗位的責任義務不明確、激勵機制不健全,護理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低下,直接引起護理人員的才干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護士對護理工作職業滿意度和認可度低下[6-7]。優化護理管理意義重大、刻不容緩。
本研究發現,分層護理后護士專業技術合格率、病房管理好評率及消毒隔離達標率均顯著高于分層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層護理后患者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分層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既往研究報道的結果一致[8]。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分層目標管理以行為管理和科學管理為基礎,護理分層能夠發揮不同層護士的主動性,促使其嚴格規范自己的操作流程。護理分層管理實施過程中,高職稱護士免去了簡單繁瑣的事務性勞動,使自身的專業價值得到體現;入職較晚的護士可以從入職早的護士身上學習經驗,看到今后發展的前景,激發工作與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從上一級護士身上看到自身職業發展的前景,使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促進低年資護士的成長,有助于人才的培養。不同等級護士也可相互協助,提升工作質量[8]。
綜上所述,護理分層管理能夠充分發揮肝病科護理人員的才能,提高急性肝炎護理管理質量和患者護理滿意度。
[1] 顧蕓,梁麗君,馬友歡.分層次按職上崗管理模式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對策[J].護理研究,2007,21(9):2451.
[2] 李麗霞.層級質量控制在外科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35):16-17.
[3] 黃肆娥.層級管理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14):108.
[4] 石海琴.護理組長在護士層級管理中的實踐[J].現代醫院,2011,11(2):116-117.
[5] 王東,譚淑芳,潘麗芬,等.手術室專業護士分層級核心能力培訓階段性效果評價[J].護士學報,2011,17(3):44.
[6] 張友惠,徐亞梅,陳雪茹,等.護士層級管理與連續排班的實踐與思考[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7):1557-1558.
[7] 成巧梅.引入分層管理模式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64-65.
[8] 陳婭莉,盛芝仁,徐海燕,等.護士分層管理在優質護理服務病房的應用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3,3(11):270-2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78
河南 450000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消化五區 (許鵬飛劉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