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紅霞 潘彩珠 徐芳
深圳市龍華新區百白破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分析
冀紅霞 潘彩珠 徐芳
中國從50年代啟動計劃免疫接種工作,1978年開展了EPI(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也就是擴大免疫規劃項目,到1995年城鎮計劃免疫的覆蓋率已達到85%。隨著EPI行動,中國大陸地區脊髓灰質炎、乙肝、麻疹、百日咳等疾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但是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率卻逐年上升[1]。本文主要分析深圳市龍華新區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發生的不良反應情況,初步探討其原因。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深圳市龍華新區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的兒童為研究對象,主要為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基礎免疫,共3針,我國現行的免疫程序規定,新生兒出生后3足月齡開始至12月齡接種百白破疫苗,每針間隔時間最短不得少于28d,每次注射0.5mL;加強免疫,在基礎免疫后1歲半至2周歲內進行百白破疫苗加強免疫1針,注射劑量0.5mL。6周歲時用精制白破二聯疫苗加強免疫1針。
1.2 接種方法 依據計劃免疫指南和廠家說明書操作:深圳龍華地區統一注射部位為上臂三角肌。
1.3 疫苗 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來自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判斷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于接種后24~48h觀察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接種1個月檢查接種部位有無紅腫和硬結、膿瘍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引起不良反應情況 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由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引起不良反應共158例,一般反應90例,異常反應49例,偶合反應17例,待定2例。見表1。
2.2 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無細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全區共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198877例,發生不良反應158例,發生率為79.44/100000;基礎免疫接種例數150550例,發生不良反應41例,發生率為27.23/100000,加強免疫接種例數48327例,發生不良反應117例,發生率為242.10/10000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013年全年共接種135717例,發生不良反應71例,發生率為52.31/100000,2014年全年共接種63160例,發生不良反應87例,發生率為137.74/10000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2013年1月~2014年12月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引起不良反應臨床診斷與分類

表2 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不良反應率

表3 2013年和2014同期發生的不良反應率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簡稱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類毒素原液及破傷風類毒素原液加氫氧化鋁佐劑配制而成,用于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無細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無細胞百白破)。國內許多文獻報道,吸附無細胞百白破引起的不良反應更低,龍華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給轄區接種點的疫苗均為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2-5]。
百白破疫苗接種的一般反應,主要來自百日咳所含的菌體成分。接種未吸附疫苗12~24h,局部可有紅腫、疼痛、發癢,個別人注射后可伴淋巴管或淋巴結炎。偶見皮疹及血管神經性水腫。全身反應主要是出現微熱,尤其是接種未吸附疫苗更為常見,但接種后48h可恢復正常。在發熱的同時還可伴有倦怠、嗜睡、煩躁不安等短暫癥狀[6-7]。本文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由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引起不良反應共158例,發現發熱、紅腫、硬結不良反應最多。其次是過敏性皮疹,大部分于接種疫苗后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皮疹的形態可有多樣,主要為常見的蕁麻疹,有的為丘疹,個別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偶合反應發生17例,有2例待定,1例表現為走路不穩移送到市兒童醫院診斷、治療,現還沒明確診斷。另一例只是出現接種部位無菌性膿腫樣癥狀,是否為疫苗引起有待進一步明確診斷。
我國現行的免疫程序規定,新生兒出生后3足月齡開始至12月齡接種百白破疫苗,共3針,每針間隔時間最短不得少于28d為基礎免疫。在基礎免疫后1歲半~2周歲時進行百白破疫苗加強免疫1針,6周歲時用精制白破二聯疫苗加強免疫1針,為加強免疫。本研究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龍華新區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情況,發現加強免疫發生的疫苗不良反應明顯比基礎免疫多,經過統計學分析發現全身反應和局部反應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兒童的自身免疫系統逐漸成熟,以及再次免疫引起的免疫應答比基礎免疫時期強烈,這表現為出現的不良反應增多[8]。
本研究還比較了2013年和2014年疫苗接種情況,發現2014年不論是全身不良反應或者是局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比2013年同期為高,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為龍華新區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于2013年1月,以前的數據沒有,沒法追溯,引起數據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新區AEFI(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工作開展一年多,開展初期工作屬于磨合期,工作人員不能熟練掌握工作中的細節所致。
總之,“百白破”是用于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這三種傳染性疾病的專用疫苗。眾多的臨床實踐發現,盡管百白破疫苗具有良好的預防傳染病作用,但同時也有很多不良反應,一定要重視。疫苗運用之前要仔細檢查是否清亮,有無分層等,使用時應充分搖勻。根據不同的月齡選擇合適的針頭,嚴格按操作規范注射,嚴格把握禁忌證,注意接種后嬰兒、兒童的護理。
[1] Guo B1,Page A,Wang H,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reporting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programs with reference to China[J]. Vaccine,2013,31(4):603-617.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lobal routine vaccination coverage,2011[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2,61(43):883-885. [3] 姜崴,竭晶,楊紅育,等.我國百日咳疫苗生產用菌株主要抗原片段基因序列分析[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2,25(12):1573-1577.
[4] 徐穎華,張華捷,侯啟明.百日咳桿菌分子分型方法研究進展[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21):2621-2623.
[5] 高利英,葛瑞山.北京房山地區2~7歲兒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3):314-315,318.
[6] Usman HR1,Kristensen S,Rahbar MH,et al.Determinants of third dose of 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DTP) completion among children who received DTP1 at rural immunization centres in Pakistan:a cohort study.Trop Med Int Health,2010,15(1):140-147.
[7] 洪發明.麻疹減毒活疫苗強化免疫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 19(9):155-156.
[8] 羅敏先,周秀紅,陳衛平.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61例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4):62-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114
廣東 518110 深圳市龍華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冀紅霞 潘彩珠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