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印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的悄然來臨,讓創造性人才成為教育活動的重要目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給予學生創造的機會,能夠促進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物理知識去創造更多新鮮事物,有創造性地解決剖析。物理事業的發展,是人類創造性思維成熟的表現。讓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體會到創造的樂趣,推動學生成為積極的創造者,能夠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物理;創造性思維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現狀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需要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力度明顯不足,具體原因如下。
(一)物理教學觀念較為傳統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創造性思維培養作為一個教學目標。但是,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師隊伍中,許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責任,也沒有意識到創造性思維能力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大多數高中物理教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中將課本中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就可以,沒有必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到哪個程度。教師利用大量的時間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學生沒有機會在課堂中思考問題或者進行實踐操作,影響了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還有少部分教師的教學責任感不強,根本不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學生學習依賴性較強
在我國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一直是被動的學習者。在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執行教師命令的過程。死板的教學氛圍與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小。教學形式得不到轉變,使得學生開始習慣被動型的學習活動。學生依賴教師,將教師視為幫助他們解決物理問題的角色。在一些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依賴性太強,就不會主動去思考問題,而是利用教師給的思考時間發呆,等待教師給出正確答案。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過強,直接影響了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需要教師開發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主動思考的機會。
(一)激發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工作者的基本任務,也是讓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要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教師要創新自己的師生觀,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高中物理課堂學習氛圍更加融洽。學習氛圍好了,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才更樂于在課堂中發言,樂于進行主動學習。在物理課堂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創造。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利用課堂導入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整節課的學習熱情都十分高漲。一般來講,教師會利用開門見山的開發開始一節課,告訴學生本節課要學習什么內容,再引導學生學習一個個知識點。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需要對課堂引入方法加以創新。像故事引入法以及懸念引入法都值得使用。
比如在講解《力的合成》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懸念設置的方法進行導入。教師提出“1+1=?”這樣一個問題,簡單的問題會讓學生不明白教師的意圖。之后,教師再提出“1 N+1 N=?”這一問題,讓學生思考力的合成計算方法。當學生計算錯誤時,其求知欲隨之高漲。如此課堂導入,會讓高中學生在物理課堂中成為積極的思考者,更會讓學生意識到同一問題在不同的情況下具有不同的結果,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二)鼓勵學生追求創新,培養創造性思維
高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水平高低,直接受到教師是否認可創造性思維的影響。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教師需要認可并鼓勵學生求異,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對于學生來講,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只有會提出問題,才能探究知識,才能開始學習。而解決問題,則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方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需要利用有效的設疑手段,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興奮狀態,讓他們具有探究物理知識的欲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在培養創造思維的同時,對物理課堂教學成果進行檢驗。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肯定學生的好奇。
像在講解《超重和失重》的時候,一些學生提出“人在電梯上下蹲時,體重計的示數是不是變輕呢?”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問題進行師生互動,肯定學生的提問行為,讓學生養成提問的習慣,促進創造性思維形成。
(三)利用實驗教學活動,培養創造性思維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載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與操作實驗,在保障學生安全的情況下給予實驗的自由,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有利于其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像在學習有關于電容的決定因素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就感,培養創造性思維。
(四)注重能力的培養,加強方法的培訓
讓學生學會探究是現在高中教學的趨勢。因此,教師要在重視學生觀察、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信息收集處理等能力上多下功夫。這些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平時,教師要有目的的讓學生多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巧用方法來解決各種物理問題,成語中的“事半功倍”也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要留時間給學生,能讓學生說的做的,教師一定不要代替,讓學生不僅想說、敢說,還要會說、善說,不僅想做、敢做、還要會做。當學生學會一種方法后,要培養他能“舉一反三”。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融入到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去,盡可能去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成為創造的主人。讓學生在課堂中利用想象與思考,將直覺思維逐漸轉化成為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