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亮亮
摘要:園林景觀的設計環節對于整個園林而言十分重要,也是一項園林景觀能否滿足人們需求的重要保證。本文主要從低成本的角度出發,對園林景觀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夠降低園林設計的成經濟成本,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降低成本;景觀設計;園林景觀
一、引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也高。而園林景觀作為人們休閑娛樂中的一個重要場所,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于園林景觀而言,如何設計的更加實用和美觀是設計人員優先考慮的問題,但是受到實際的經濟成本限制,很多園林景觀往往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沒有辦法實現原有的設計目標,從而降低了其美觀性和實用價值。對此,在低成本的經濟條件限制下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就顯得十分有價值意義了。
二、基于低成本園林景觀設計概念簡述
對于園林景觀的設計研究而言,其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于施工前的設計階段。據統計資料表明,在設計階段節約投資的可能性為80%--88%,而在施工開始后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僅為20%--12%。景觀甲控的標準化較難,特別對于還未形成穩定的產品系列的地產企業,幾乎每個項目都是新產品,景觀標準化成本控制也就無從談起。設計控制一般分為:方案控制階段、擴初控制階段和施工圖控制階段。景觀設計越早介入,越能體現其價值。早期介入后,景觀研發人員可以與建筑規劃的人員共同探討,確立產品風格、定位。而在園林景觀的方案實際設計階段,需要確定景觀主題,空間體系,景觀序列,景觀特征要素及景觀亮點。在后期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設計意圖設計效果設計意圖在后期設計過程中不變形。對現場因地制宜的利用,合理化利用現狀條件,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和很大降低成本的目的,如保留苗木、高差利用、水系利用等。
(一)缺乏對整體框架的設計
園林設計管理模式的總體框架是實施園林設計的最基本綱領,主要包含施工管理工作、環境保護工作、資源節約工作三大部分。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包含施工組織管理、設計規劃管理、現場施工管理、考核評價管理、安全與健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七個部分,管理工作的宗旨是維持施工組織結構的合理性和穩定性,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施工團隊的能力,提升施工效率。環境保護是園林設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園林設計理念的核心所在。環境保護工作應當著眼于設計實際。如果在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對框架進行合理的設計,那么必然會導致整個設計缺少章法,最終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實用性以及藝術性。
(二)內部管理效果不顯著
在設計管理模式的選擇中,初步選定了內外部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內部管理的初衷在于依靠內部監督實現組織內的施工人員和施工行為能夠滿足園林設計理念的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卻凸顯出了內部管理的不可靠性,問題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內部監管強制力不足。內部管理工作的最大問題在于缺乏外界的監督,加之國家對園林設計過程尚無明確的規范,對于這樣一種可能會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不為施工企業產生明顯效益的行為,部分施工企業會出現抵制情緒,在園林設計的管理過程中,便會出現監管力度不足的情況,這種放任式的施工模式會使園林設計理念被淡化,造成設計實際情況與傳統粗放型設計無異。第二、弱化資源管理工作。在設計運行過程中,常會出現資源管理工作被弱化的現象,這里主要指的是環境資源管理工作,由于此項工作與企業經濟利益無直接關聯,且環境損害在法律底線規定的范圍內,因此管理人員將其放在次要的位置,一旦出現設計難點需要取舍,首先會考慮放棄環境。
(三)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
如果沒有一項標準的體系作為評判依據,那么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時就很難有一個評判其是否符合環境保護的標準。目前,我國園林設計理念指導下的設計管理工作缺乏明確的評判標準和評價指標,因此對于不同的情況,難以進行一致性的評價,造成這一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主體的不確定性,在設計中,很多因素在不同的施工所在地,所造成的影響情況是不同的,如揚塵問題造成的環境影響,在我國干燥的西北部和濕潤的東南部,造成的影響就相差甚遠,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評判的指標,而這類評判標準在國家標準的指標出臺前,難以被有效的制定,使得評價過程出現了障礙。對于這類難以對影響情況明確定量的因素,我們稱之為“灰色因素”。
三、基于低成本下的園林設計和對策
(一)合理構建園林景觀設計的結構
目前,在園林設計理念指導設計開展的背景下,施工管理工作需要與園林設計理念進行有機的結合,其中需要重點改良的部分有設計規劃管理、現場施工管理、考核評價管理三個方面,重點需要從設計規劃過程入手,通過合理有效的前期規劃,確保設計長期保持低能耗、搞環保的狀態。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應當辯證的考慮類似問題,不可因為施工質量及進度要求放棄環保工作,也不可以單純著眼于環保而犧牲設計利益,據國外建筑設計行業的研究表明,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引入環境保護工作,必然會在現有基礎上導致設計施工成本的上升,部分設計甚至出現工期延長等情況,但卻會創造無法估量的環境利益,這一點正時園林設計理念的追求所在,在環境保護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務是找到設計開支、質量等與環保工作的最佳平衡點,切忌一味追求環保或設計利益。
(二)強化內部設計環節的管理工作
內部管理工作理論上而言是組織內部的自我監管與自我優化,是對園林設計理念在組織內傳播有積極作用的管理模式,但是從實踐情況看來,在目前以利益為導向的設計環境下,單純采用內部管理模式,而不配備有強制力作為保障,會導致組織內部在涉及環境保護而犧牲經濟利益的問題上作出讓步,最終造成園林設計理念難以在設計中得到有效的利用。針對這一問題,采用的解決辦法是引入強制力來保障內部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上文中提及政府具有絕對的強制力,但是對于內部管理而言,企業標準往往高于當地的法規標準,因此政府無明確的規范作為依據,依然難以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內部管理的強制化工作需要依靠施工企業內部來進行,這里主要通過將內部管理工作列為組織內部績效考核的方式來完成,將內部管理與管理者有直接利益關系績效考核相結合,最終能夠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積極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環境保護評價體系
依據上文所述,園林設計理念指導下的設計管理工作中,評判過程并非局限于設計竣工后的驗收評價,而是貫穿于設計全過程,除了對建筑的質量進行實時監控外,更重要的是時刻監控施工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是否滿足園林設計的理念。考慮到成本的限制,在進行環境保護體系的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設計的層次性,即構建多層次的灰色綜合評價體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的設計必須首先要構建合理的結構,同時做好內部管理的工作,然后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通過這些方法來彌補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的不足,提高我國園林設計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娟. 論我國旅游資源開發中自然生態環境的立法保護[D].山西財經大學,2013
[2]史亞楠. 黑龍江省城鎮化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