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艷
摘要:英語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得到樂趣,獲取信息,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具有正確的閱讀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 教材內涵;異國文化;閱讀習慣
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語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際,而語言交際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閱讀,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直接有效地獲取信息,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訓練其閱讀技巧,培養和提高其閱讀能力。
據調查,當前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容樂觀,學生缺少閱讀學習策略,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制約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作為小學英語老師,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看得懂、讀得準,在閱讀中發現英語的魅力,在閱讀中提升他們的興趣,是筆者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問題。
一、深挖教材內涵,引出閱讀話題
牛津英語教材圖文并茂,每一章節都有與該章節主題密切相關的漫畫,每一篇閱讀課文均配有與該材料有密切聯系的插圖。以五下的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為例,在學習這一單元前,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預習任務:利用課余時間搜集一些與中國節日有關的資料,如節日的來歷,跟節日有關的故事,等等。通過搜集整理,學生對節日有了初步了解。在學完課文后,找出相關的節日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圖文并茂的英語閱讀擴大了學生的眼界,也加深了他們的感性認識,起到了很好的激趣啟思的指導作用。老師要設計一些有一定梯度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通過閱讀解決問題。學生第一次閱讀課文時,老師要求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并根據課文回答相關的問題或做正誤判斷練習。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的初步理解程度。接著,讓學生進行第二次閱讀——細讀,通過仔細閱讀,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并把不理解的單詞或句子劃出來。對于學生提出來的生詞或難句,鼓勵他們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并結合上下文猜測單詞或句子的意思。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滲透異國文化,拓展閱讀空間
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能積極滲透文化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然有英語的思維考慮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通過文化背景的滲透培養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流”向課外。
如在遇到dog一詞時,給學生講解:在我國文化中,dog常用來形容和比喻壞人,如“走狗、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西方文化中,dog卻常含褒義,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常用來比喻人,如a clever dog,(聰明的人),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You are a lucky dog.(幸運之人。)中國人以自己為“龍的傳人”而自豪,而如果學生不了解dragon一詞在西方是“殘暴、不祥”的代名詞,在交際中難免會出現“You swim like a dragon.”(你游得很棒,像一條蛟龍。)這樣陰差陽錯的尷尬。同時,在學到有關數字、食物、名字類單詞時,可滲透文化意識。如中國人喜歡six,eight,nine等數字,而在西方人眼里seven是個幸運數字,又被稱作lucky seven,數字thirteen是英美人忌諱的數字,教師可以把13與耶穌相關的故事告訴學生。
三、培養良好習慣,享受閱讀樂趣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閱讀理解的過程是主動的思維活動,是積極理解、接受書面信息的交際過程。由于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沒有閱讀興趣,因此小學中高年級應側重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及訓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但就目前來看,許多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閱讀面狹窄,閱讀的興致低的現象。因此,必須做好以下工作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
(一)激發閱讀的興趣
選擇的材料要質樸生動,內容引人入勝,要盡力選那些學生讀起來愛不釋手,非一口氣讀完不可的讀物。同時必須遵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難易適當,就一定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強搞好閱讀的信心。
(二)拓寬閱讀的范圍
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涉獵交際功能強、實用性強的應用文、說明文,提供給學生各種體裁、題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軼事、科普常識、文化習俗、人文歷史、新聞報道、廣告說明等。如果有條件的話,則可以讀些原文版的簡易讀本、報紙雜志等。
(三)保證閱讀的時間
除每周至少安排一節課進行閱讀訓練外,還必須開展每天堅持10~15分鐘的課外閱讀活動,力爭每人每天課外閱讀500個字左右的短文。為鼓勵學生多閱讀,可把讀物化整為零,打印成單頁發給學生,以便隨身攜帶,利用零星時間閱讀。
(四)精選閱讀的材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真正動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內在因素。教師可對已學的語言材料重新進行組織,結合不同的語境供學生閱讀。也可選擇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
(五)加強交際性閱讀
與初中不同,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是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結合聽說訓練,可將閱讀材料進行交際化處理,這樣有助于對閱讀材料的深層理解。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長期的閱讀活動中不斷思考、創新中得到發展。這些創新總是建立在一定的閱讀和背誦能力基礎上的,而這些記憶是最讓學生頭疼的事情。教師應將朗讀、背誦融入聲情并茂的配音或表演活動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在不斷的表演和思考中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