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仙鋒
摘要:語文教育為幼師文化知識教育的基礎教育,審美教育滲透有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陶冶審美情操和提高審美素養。按照從易到難、由表及里、分階段、有梯度的審美教育序列培養實踐,是幼師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幼師語文審美教育規范化研究一次大膽的嘗試。
關鍵詞:語文審美教育;序列化實施;淺析
審美教育簡稱美育,即借助一切美的形式和手段——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等,在傳授美的知識和審美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陶冶情操和美化心靈,提高人們對美的認識和鑒賞能力,使之自覺遵守美的原則,更好地發揮美的創造力。
序列化,序列即按照某種標準依次排列或論述,化即轉變為某種性質狀態。
幼師語文審美教育培養序列化,即指在中職幼師語文教育中,幼師教師根據幼師生特點,在一定審美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指導下,為完成幼師階段審美素養培養目標而建立起來較為靈活的審美教育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通過美育知識的傳授和審美實踐的過程,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陶冶審美情操和提高審美素養的目的??傊?,這是一個從易到難、由表及里、分階段、有梯度的審美教育實踐過程。
關于審美素養培養的研究很多,西方社會美育肇端于古希臘時期,其教育及美學理論均強調美與善的統一。18世紀末以席勒《美育書簡》為代表提出了人性全面和諧發展的審美理想,席勒寄希望于美育力量來變革社會、解放人,這種觀點對美育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具有劃時代意義。美國的美育理論和實踐在教育家杜威、布魯納和美學家蘇珊.朗格等人的影響下形成了重視經驗和創造性和自由等特征。
在我國近代,涌現出了以蔡元培為代表一批重視美育的學者和教育家,蔡元培提倡美育在塑造性靈、陶冶情感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學科美育的概念,倡導各個學科實施美育。爾后陶行知、魯迅、郭沫若等教育家,也從美育倡導和美育實踐方面進行了探索。新中國成立后,美育曾引起了廣泛關注,但到上世紀90年代語文美育一度沉寂。
近年來,理論界對美育內容的認識有了比傳統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三因素說有所拓展的四因素說、五因素說。如楊振寧提出科學與美的關系,肯定了科學美的重要性。關于語文教學中美育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探討,不斷有新的觀點出現,尤其以陳建翔的《教育美學視野下的教學操作藝術》和彭天翼的《語文美育論》,頗具代表性。然而,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大多呈現碎片性現狀,迄今為止并未形成較為系統和權威性的理論著作,中職幼師作為一個特殊的受教群體,其游離于大學精英教育之外又深嵌入審美素養培養序列之內的特征,但幼師語文審美素養培養的研究則呈現嚴重缺位的現狀。
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更是衡量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就教育發展來講,普惠性幼兒園的嚴重不足與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期望形成了強烈地反差。順應這一要求,近年來我國對學期教育重視不斷加強,尤其從2007年十七大報告中歷史性的提出“重視學前教育”開始,十八大、十九大都從頂層設計層面對學前教育發展繪制了路線圖。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之責教師培養甚為重要。而幼師語文作為合格幼師生培養的重要課程,審美素養融入語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實踐自身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人類提高對美的認識和鑒賞能力,使之自覺遵守美的原則,更好地發揮美的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現階段大部分中職幼師生年齡較小、心智不甚成熟,另外她們在人文素養方面也較為缺乏,加之幼師生重技能課輕基礎課觀念的普遍存在,“泛語文”、“非語文”和“去語文”現象在幼師中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幼師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和“世界觀教育”兩大維度都沒有很好地貫徹。與之相應,幼師語文教育的審美性研究缺課較多,然而對幼師生進行審美性教育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感受美、熱愛美、鑒賞美和創造美,是幼師語文審美教育責無旁貸的職責,有針對性地進行幼師語文審美素養實踐序列化探討將是理論研究上一次有益的嘗試。
人教版《閱讀與寫作》“說明”中對中等幼師語文教學目標作如下界定:“……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边@一界定不僅對幼師生在校語文學習目標做出了要求,也對她們未來職業發展定下了風向標。幼師生不僅要具備扎實專業知識技能,還應具備適應未來幼兒教育發展的審美素養。培養審美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自我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專業素質和完善自我修養,已成為新時代對幼兒教師職業發展傳遞出的強烈信號。其中,審美素養體系的建構更成為幼師生適應職前職后常態發展的重要抓手。
語文審美教育實踐序列化研究,目的在于實現幼師語文課堂改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滲透審美教育、改變言語活動方式、解放言語主體,繼而挖掘語文教學的文化內涵、拓寬信息交流角度,從而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和鑒賞能力,形成自覺遵守美、更好地發揮美創造能力,以期有效指導幼師職前職后健康高尚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形成和延伸。
審美性教育序列化實踐研究的重點應包括:現階段中職幼師語文審美性教育現狀調查總結,幼師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審美素養培養存在的困境分析;現階段幼師語文審美教學“無序化”現狀與問題分析。
幼師語文審美教育序列化實踐可行性分析的重點應是:幼師語文審美性教育序列化建構理論依據,幼師語文教學環節滲透審美素養實施現狀及改進可行性,幼師語文審美教育序列化實施方案。
研究幼師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有效地滲透審美教育,并嘗試提出審美教育序列化實施方案,使得學生教育全過程內各要素相互滲透,使語文素養由線性傳輸向多維傳輸,從而實現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真正實現學生審美多維發展,一方面促進幼師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為她們主體性品質形成和審美素養體系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將是對幼師語文審美教育規范化研究一次大膽的嘗試。
參考文獻:
[1]王敬艷.《審美教育”以美育德”的機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