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
摘要:瀝青路面在應用過程中會發生各種破損、變型、性能改變的問題,這些問題將給交通安全帶來危險,如果要恢復道路的功能,就必須重新恢復道路的性能。在道路施工中,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可以盡可能的應用物理性能未曾改變的舊材料,去除并替換新的瀝青面層材料。這種施工技術能讓道路施工減少施工成本、實現多元化的施工效應、提高施工效率。該次說明了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在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的應用目標及特點、施工準備的方法、技術應用的方法、技術控制的要點。
關鍵詞: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市政工程;道路施工
引言
瀝青路面在應用過程中會發生各種破損、變型、性能改變的問題,這些問題將給交通安全帶來危險,如果要恢復道路的功能,就必須重新恢復道路的性能。改變道路性能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去除舊的施工成果,重新修建道路;第二種,去除局部施工成果,在舊材料的基礎上修復,讓新舊材料結合成一個整體,恢復道路的功能。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是第二技術中的一種。如果能夠合理的應用這種技術,就能夠發揮這種技術的特點,恢復道路的性能。
一、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應用的目標與特點
人們在使用瀝青混凝土道路時,會由于種種原因讓瀝青混凝土道路發生性能的變化。第一,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外觀發生了變化,因為瀝青路面被反復使用,導致瀝青面層發生了變形,這種變形將影響車輛行駛的舒適性。第二,瀝青的荷載能力發生了變化,瀝青受到高溫、低溫、濕低、化學侵蝕的影響,可能出現了物理性能改變的現象,從而荷載能力可能不能達到當初設計的標準。第三,道路發生了其它的外觀變化,導致防滲水、防滑性能不足的問題。雖然人們可以應用重新修建道路的方式改變道路的性能,但是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會帶來一些優勢。第一,經濟性的優勢,如果重新修建道路,將會花費大量的資金;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可以利用現有的混凝土水泥材料,不必花費太多的材料;第二,環保性的優勢,如果重新修建道路,那么會產生大量的施工垃圾;反之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產生的施工垃圾非常少,這種施工有很強的環保效應;第三,高效性的優勢,一條道路,如果重新修建,將會花費很多時間,在此期間,道路的使用會受到影響;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可以縮短施工時間,不太影響道路的使用性。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應用要圍繞施工的目標,發揮施工的優勢。
二、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應用的準備
并非每一種出現病害的瀝青道路都適合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在施工以前,單位要做好評估工作。第一,單位要評估破損率,一般來說,路面破損率如果太高,出于成本的考慮不適合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第二,要評估平整度,如果平整度過低,那么修補的范圍太大,并且不能全面提高路面的性能,于是也不適合應用該種技術。第三,要評估路面使用狀態,如果道路并非瀝青面層發生變化,而是道路的整體性能發生變化,那么也不適合應用該種技術。
三、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應用的方法
(一)舊的路面處理
如果舊的路面存在輕微或中等的裂縫,那么可以在裂縫中灌入熱瀝青,避免裂縫擴大。對于嚴重的裂縫,需要應用換板或斷角的方式處理,這種技術能置換掉舊的材料。對于彎沉值大于20的板塊,要采取灌漿的處理,恢復舊公路的平整度。
(二)粘層油的準備
瀝青面層補強技術適合應用敏感性低、韌性好的瀝青,這種瀝青易與舊瀝青材料結合,不易發生物理性能反差的現象。在粘接瀝青時,要噴灑粘層油,在施工前,要清潔路面,應用灑布機來噴灑粘層油,使用量可控制為0.4~0.6L/m2。如噴灑過量,可應用工具刮除,部分不易噴灑的位置,可應用人工涂刷的方法涂上粘層油。該環節施工的質量受外在環境影響較大,如出現濕度過高的天氣,或者溫度過低的天氣,都不應進行該項施工。
(三)瀝青材料的施工
瀝青材料的施工分為材料配制、運輸、施工三項內容。這三項內容的施工方法如下;第一,單位在選擇好瀝青材料,并科學的施置配比后,要做好拌和的作業,拌和的目的是為了膠結材料的粘度可滿足施工需求,瀝青材料的粘度必須均勻,具有較好的流動性、不易發生物理變化,否則材料在施工中易出現質量問題。第二,瀝青材料的運輸的過程中,要做好溫度、濕度、雜質的控制,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物理性能的變化。第三,將瀝青材料運輸到現場,完成攤鋪工作。攤鋪作業的流程為,首先,做好攤鋪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路面的平整及清潔工作、基準線的設置工作、導線的架設工作、機械的準備工作,完成好以上準備,便可進行后續的施工;其次,在施工中要檢查好熨平板的平直度設置與剛度的設施,在施工中預熱熨平板,設置好溫度以,熨平板的溫度可設置為80℃,這一溫度易讓瀝青與舊材料結合,又不會改變瀝青材料本身的特理性能;最后,在施工中要控制攤鋪的平整度,避免發生攤鋪溝槽及裂紋。
(四)碾壓施工的控制
完成攤鋪施工后,壓路機要開始進行碾壓施工。施工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一,要應用慢速、勻速、低幅、高頻的方式碾壓;第二,要避免碾壓的過程中發生碾壓狀態的變化,比如施工中不應出現急剎車狀態。第三,要控制好溫度及振幅,這是加強瀝青材料密實度的重要環節。監控施工設計的參數,直至碾壓施工達到設計的要求,即完成該施工環節。
(五)養護的作業
完成碾壓施工后,進入養護作業的環節。養護環節的要點就是應用各種方法避免瀝青道路受到物理、溫度、濕度、化學等環境的影響,直至瀝青性能穩定,道路才可投入使用。
四、瀝青面層補強技術應用的要點
(一)修補的處理
在瀝青面層補強施工中,要做好修補的處理,讓新材料與舊材料完好的結合。修補處理的作業包括以下幾項:第一,裂縫處理,裂縫中會出現各種泥土、泥污,如未做好裂縫處理,新舊材料就不能完好的結果。單位可應用工具剔除裂縫中的泥土,應用空氣壓縮機吹干裂縫中的塵土,應用乳化瀝青砂漿補平裂縫。第二,錯臺處理,如縫縫較大,就要應用錯臺處理,完成瀝青混凝土的修補工作,可應用高壓水泥噴槍從板底注入水泥漿來固定板塊,讓新舊板塊可拼合。
(二)反射裂縫的處理
反射裂縫是指混凝土承受的拉伸力超過了瀝青罩面層的抗拉伸設計時,就會出現反射裂縫。為了避免發生反射裂縫,可在舊水泥路面與瀝青面層之間增設土工編織物或玻璃纖維格柵,這種設置能減少舊水泥路面對瀝青材料的影響。如應用土工織物作為隔離層,需先澆灑粘層瀝青,再鋪設織物;使用玻璃纖維格柵的施工順序相反,先鋪設格柵,再澆灑粘層瀝青。
五、總結
在道路施工中,應用瀝青面層補強技術,可以盡可能的應用物理性能未曾改變的舊材料,去除并替換新的瀝青面層材料。這種施工技術能讓道路施工減少施工成本、實現多元化的施工效應、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單位在應用這一技術時,首先要全面評估道路質量,了解施工項目是否適合使用該種技術,然后再應用這一技術修補瀝青道路路面。在應用這一技術時,要抓住修補的處理、反射裂縫的處理、粘層灑布處理,只有優化這三個環節的操作,新材料與舊材料才能順利結合,形成一個整體。
參考文獻:
[1]周鵬.淺析瀝青混凝土路面鋪筑中常見病害成因與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 2013(04)
[2]雷蕓,曾賤秀.關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修復措施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32)
[3]孫雅珍,劉杰民.行車載荷作用下含反射裂縫瀝青混凝土路面松弛特性分析[J].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4]王宇東.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層防止反射裂縫常用措施[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1(01)
[5]王知樂,金柱培.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加鋪層的反射裂縫防治技術[J].江蘇建材.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