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桃
探究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及臨床處理方法
楊春桃
目的 探究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及臨床處理方法。方法 選取108例剖宮產后出現子宮切口憩室的患者,對所有患者的臨床出現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原因進行分析記錄,同時根據治療方法進行分組,A組給予傳統經陰道手術治療,B組給予宮腹腔鏡治療,對2組患者的臨床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呈多樣性,其中子宮切口位置過高的構成比24.07%顯著高于縫合技術不佳的構成比2.78%(P<0.05);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及術后痊愈時間發生顯著變化;B組患者出血量(85.76±35.62)mL、痊愈時間(7.98±2.87)d顯著少于A組患者出血量(169.78±63.98)mL、痊愈時間(10.78±3.76)d,但手術時間顯著多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發生與手術操作、患者自身等因素密切相關,對于未出現的產婦給予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出現的產婦給予有效的治療手段,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原因分析;臨床方法
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剖宮產并發病癥,在一定程度上給產婦的機體帶來的二次傷害,了解知曉其并發原因,有利于臨床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1]。針對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采用適合的治療方式,可以減低對患者機體發熱損傷程度,協助患者加快恢復進程。選取108例出現子宮切口憩室的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08例剖宮產后出現子宮切口憩室的患者,隨機平均分為2組,A組54例,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2.78±10.93)歲,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45±12.81)周,孕次1~2次,平均(1.53±0.51)次;B組54例,年齡22~44歲,平均年齡(33.18±11.06)歲,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7.92±12.84)周,孕次1~2次,平均(1.53±0.51)次。所有產婦均無其他婦科疾病以及其他肝臟、心臟等嚴重疾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協議。所有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組行傳統經陰道手術治療:患者取截石位,將膀胱內尿液排光后,使得宮頸完全暴露,在宮頸陰道處注射混合液(腎上腺素和生理鹽水),然后在子宮上唇行橫向切口,將子宮病灶處完全暴露,切除憩室,對周圍進行清理后,確認無出血現象后,將切口逐層進行縫合。
B組行宮腹腔鏡治療:患者取截石位,在腹部麥氏點處進行穿孔建立氣腹,用腹腔鏡對患者的子宮情況進行觀察;然后在宮腔鏡的協助下,將子宮最為薄弱處提起,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憩室切除、雙極電凝止血等治療方法,最后鏡下檢查無出血異常后,將切口逐層進行縫合。
1.3 觀察指標 對參與研究的患者的臨床發生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和記錄,并計算出不同原因發生的構成比。臨床治療指標主要包括治療前后的月經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痊愈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 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呈多樣性,其中子宮切口位置過高的構成比24.07%顯著高于縫合技術不佳的構成比2.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指標情況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月經時間發生顯著變化,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痊愈時間顯著少于A組患者出血量、痊愈時間,但手術時間顯著多于A組手術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
表2 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指標情況(±s)

表2 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指標情況(±s)
注:與A組相比,aP=0.03,bP=0.02,cP=0.04,dP=0.02
月經時間(d)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術中出血量(mL)術后痊愈時間(d)治療前治療后A組5412.89±4.377.32±2.36 92.78±31.76169.78±63.9810.78±3.76 B組5412.63±4.26 6.56±2.73a123.45±64.89b85.76±35.62c 7.98±2.87d
臨床上分娩方式分為自然分娩和非自然分娩,剖宮產是現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分娩方式,剖宮產的技術在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手術方法上以及手術安全性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成為了挽救產婦和新生兒的重要手段;但在臨床術后上易發生并發癥,對產婦機體造成嚴重損傷[2-3]。子宮切口憩室就是最為顯著的并發癥之一,并發率隨著剖宮產的增加呈上升趨勢。經期處于不規律狀態是子宮切口憩室的主要臨床表現,同時還會伴有流血過多、腹痛嚴重等不良反應[4]。子宮切口憩室的發生原因在臨床上呈多樣性,與手術操作、子宮切口異位感染、子宮切口愈合不良等多個因素密切相關[5]。子宮切口過高或縫合較差就會引起患者血液供應不足,引起切口壞死或出血進而造成憩室[6]。宮腹腔鏡治療是現在臨床上治療子宮切口憩室具有顯著優勢,相對于傳統陰道治療在手術時間的應用上相對較多,但手術視野較為清晰和寬廣,可以減少創面對周圍組織和器官的影響,對病灶處可以進行全面的觀察,應用電極可以對憩室進行重塑,減少患者機體內的血流變化,有利于患者的臨床表現[7-8]。研究表明,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的原因呈多樣性,其中子宮切口位置過高的構成比24.07%顯著高于縫合技術不佳的構成比2.78%(P<0.05);2組患者治療前后月經時間發生顯著變化;B組患者出血量(85.76±35.62)mL、痊愈時間(7.98±2.87)d顯著少于A組患者出血量(169.78±63.98)mL、痊愈時間(10.78±3.76)d,但手術時間顯著多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上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發生與臨床多種因素相關,降低剖產分娩方式直接降低子宮切口憩室的發生;臨床上采用宮腹腔鏡治療子宮切口憩室的臨床效果良好,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
[1] 汪希鵬,陶潔,姚敏.經陰道修補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手術體會[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3,22(10):827-830.
[2] 曹瑞勤.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15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2):177-178.
[3] 張博,曾學敏.剖宮產切口憩室診治方法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7):2831-2833.
[4] 王婧,劉玉環.剖宮產切口憩室的微創診治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22):10321-10324.
[5] 石琦,王渠源.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的臨床現狀及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1):3530-3532.
[6] 吳寧寧,申志揚,喻紅霞,等.經陰道超聲對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32例的診斷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2):7449-7450.
[7] 陳芳,段華.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的治療現狀與進展[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5,15(5):451-454.
[8] 姚敏,汪希鵬.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疤痕憩室的診治[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3,22(11):928-9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1.046
江西 336000 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 (楊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