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洲無棣電視臺,山東濱州 251900
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研究
張航洲
無棣電視臺,山東濱州251900
摘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三網融合趨勢已十分明顯。三網融合改變了廣播電視媒體傳播技術和特性,甚至使傳播過程和傳播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持續穩定發展,必須積極適應三網融合的大趨勢。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必須以社會性規制為主導對其傳播進行規制,以滿足國家、社會、工作的基本利益需求。雖然如今網絡媒體已開始占據主導地位,但廣播電視媒體依然是主流媒體,有著固定受眾群體。廣播電視在我國有著相當高的普及率,幾乎每家每戶都擁有電視,研究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展開研究。
關鍵詞三網融合;廣播電視;傳播規制
廣播電視新聞對國家及社會都有著重要意義。廣播電視新聞以新聞材料為基礎,對社會熱點及國家事件進行客觀報道,也會包括一些社論內容,是傳達國家政策的重要手段,是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三網融合加快了數字廣播電視發展進程,促進了信息資源互通和共享,提高了我國信息化建設水平,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認識,改變了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過程和傳播環境。想要保障廣播電視新聞的健康發展,以實現新聞傳播職能,就必須改革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使其適合三網融合的大環境。
三網融合是指對通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通過技術改造,使其功能趨于一致,業務范圍趨于相同,以實現資源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三網融合并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融合,而是業務應用的相互融合與滲透。例如,人們可在手機上觀看電視、上網,在電視上打電話、上網,在電腦上看電視、打電話等等[1]。三網融合打破了三網原有格局,實現了三者間無縫融合。三網融合是新時代背景下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不僅有利于統一整合信息通信網絡,提高信息傳播效率,更擴大了信息傳播范圍。二零零一年,十一五計劃綱要中,首次提出“三網融合”規劃。二零零六年,我國再次提出“三網融合”,并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推進“三網融合”。二零一零年,我國三網融合進入實踐階段,三網融合趨勢初露端倪[2]。二零一三年,三網融合建設試點建設初步完成,廣電運營商投資二百億進行網絡改造。根據當前規劃,二零一六年,我國將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三網融合后,信息服務將由單一業務轉向多媒體綜合業務,專用網絡也將轉變為綜合網絡,不論網絡建設成本,還是維護成本都將大大降低,并且網絡性能和資源利用水平都會得到進一步提高。三網融合是業務整合,因此,它不僅繼承了三者業務和功能,更衍生出了融合后的新增值業務,例如,視頻郵件、圖文電視等等,有效拓展了業務提供范圍,增加了傳播利潤。另一方面,業務融合,更解決了長期以來,各運營商的惡性競爭問題。目前我國電信、廣播電視、互聯網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已經全面啟動。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媒介已從傳統的“一對多”模式,轉變成了“多對多”模式,這種模式下人們能夠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有了更多選擇空間,可自行選擇適合的新聞節目。但想要保障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質量,提高新聞有效性和真實性,就需要有適合的規章制度,來規范三網融合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
2.1 完善傳播規章制度
廣播電視在中國家庭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家用電器。我國是廣播電視大國,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需要大量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來滿足人們對資訊和信息的需求,這些信息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生活要素,影響著人們對社會的認知及了解。我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基本依據是《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雖有過數次修訂,但仍無法滿足廣播電視發展[3]。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離不開完善的制度來規范,完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章制度勢在必行,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才能為其長久發展提供依據。法律法規完善中要條例清晰,責任明確,合理界定模糊性邊界,以保障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能夠處于良性發展狀態中。
2.2 促進傳播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傳播機構發展的發展重點。新傳播環境下,只有進行多元化的傳播,才能有效吸引受眾,為其呈現更加豐富的節目,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同時又能提高傳播機構利潤,增強傳播影響力[4]。三網融合為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多元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基礎,為其開辟了一條新出路,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應順應發展局勢構建多元化傳播機制。
3.1 強化傳播審核制度
三網融合背景下,不僅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模式發生了變化,并且內容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特點,信息量也將越來越大,人們觀看時有了更多選擇。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上傳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但這些信息中既有負面信息,也有正面信息,更是有真,也有假。一些虛假的負面新聞消息極有可能對人們生活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危機社會和諧建設。新聞傳播中信息真偽識別非常重要,想要保障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品質和傳播有效性,傳播機構就必須對信息質量嚴格把關,在豐富節目內容的同時,更要堅持信息傳播的真實性,杜絕虛假新聞,一定要及時、準確傳播社會新聞,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更好的發揮新聞傳播職能。因此,建立傳播審核制度對于三網融合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十分有必要。
3.2 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競爭是促進市場發展進步的關鍵。一直以來新聞傳播機構,認為豐富節目,收視率自然會增加,普遍都缺乏市場競爭意識。那是由于在傳統傳播模式和傳播環境下,新聞節目屬于單向傳播,受眾沒有更多選擇空間。但三網融合下,人們有了更多選擇余地,很多傳播機構為了增加受眾,已經開始通過營銷方式,提高品牌價值,拓寬受眾面,增加收視率,通過微博、論壇進行宣傳,吸引受眾參與互動,實際上三網融合下市場競爭已經形成。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在不斷提升節目品質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競爭實力,加強宣傳,拓展營銷渠道。
三網融合局勢已十分明顯,根據我國三網融合計劃,二零一六年,我國將全面進入三網融合時代。截止二零一五年,我國已有四十二個地區進行了三網融合網絡改造。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在三網融合背景下持續發展下去,必須不斷創新節目,加強宣傳,拓寬渠道,提升自身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陳鵬.中國三網融合背景下的電視廣播行業的發展策略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3(11):51-53.
[2]袁正光.三網融合對傳統廣播電視媒介發展的影響[J].武漢廣播電視大學,2014,4(18):67-68.
[3]李旭東.類型化廣播的起源與發展及應用[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2014,4(18):67-68.
[4]王新強.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細化研究[J].上海職業技術學院,2012,2(13):31-34.
道之中可傳輸較多的節目內容。再者,該模式還具備一個優勢,也就是各類服務軟件均可實現斷點續傳,進而可預防形成流方式傳輸過程中出現錯誤需要重新進行傳輸的現象。文件傳輸方式僅需要在發送一方創建一類FTP服務器目錄,將需要傳輸的各類視頻信息存儲到目錄之中,而接受方依照所需,自由選擇什么時候由此文件目錄內獲得想要的文件。該類方式同由互聯網之中下載文件是全面一致的。通過該方式傳輸實際上可實現較好應用。例如,位于接收終端設置計算機,其具備TS流接收以及視頻解壓縮模塊,壓縮卡類別應同傳輸數據采用的壓縮手段有關。該類方式同前文的網絡以及硬盤播放系統相互連接傳輸信息的模式相類似,均是采用文件至文件模式傳輸視頻信息。我們倘若在工作點之中裝設千兆板卡,利用網關以及他類視頻網絡進行連接,則可節約節目下載至磁盤的環節,節省時間、避免更多的人力資源投入,顯著提升實踐工作效率。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