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龍吉林省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吉林吉林 132011
“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研究
李太龍
吉林省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吉林吉林132011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的融合已是必然趨勢。對我國傳統媒體來說,“三網融合”技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這不僅讓信息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實現了信息傳播效率的提升,還為我國電視節目的受眾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信息和方便的服務。本文闡述“三網融合”背景下電視節目制作特點,并提出了電視節目具體制作方法。
關鍵詞三網融合;廣播電視;節目制作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為受眾帶來了文字、語音和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在“融媒體”和大數據時代,為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三網融合”改變了以往互聯網、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各自的獨立性,形成了相互交叉、相互交融的狀況。隨著三者在業務上的不斷應用,為廣播電視節目受眾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實現信息和咨訊接收效率的提升。
1.1 增強觀眾的即時參與性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增強了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觀眾的即時參與性,比如“星光大道”,在節目進行時,主持人通過提示觀眾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讓觀眾參與到節目中。因為得到了網絡技術的支持,目前很多娛樂電視節目在制作過程中,都積極加強對觀眾的互動,觀眾能夠通過掃描電視屏幕下方的二維碼參與到節目中。比如,觀眾可以參與對電視節目中選選手的評價或進行投票等。此外,還能夠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其他現代化手段,加強與觀眾的實時互動。這樣就讓電視節目從以往的單向信息流傳遞,逐步轉變為雙向信息流傳遞,提高了觀眾的參與性,從而讓電視節目能夠吸引到更多觀眾。增強電視節目制作的參與性,能夠為觀眾提供更多深層次的體驗,這是目前電視節目吸引觀眾的重要手段。
1.2 轉變電視節目制作流程
以往在制作電視節目時,主要按照采編、錄制和播放的流程,但是隨著對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電視節目錄制、播放和反饋的同步進行。通過對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夠將觀眾的及時反映第一時間反饋給電視節目制作人員,這樣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可以及時掌握觀眾的反映特征和需求,同時也了解觀眾對電視節目制作提出的建議和意見。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在得到這些反饋后,能夠對電視節目內容作出適當調整,提高觀眾的滿意度,貼近觀眾的需求。衡量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標尺,主要是觀眾的真實感受和社會的客觀評價,所以基于這一點,電視節目要想為觀眾提供更好的節目,就要改變以往的電視節目的制作流程,實現電視節目服務性的增強。
1.3 轉變電視節目經濟增長點
以往電視節目能夠通過廣告來增加收益,但是在“三網融合”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用手機、電腦等觀看電視節目,并屏蔽了廣告,這樣就無法通過廣告來創造收益。因此,企業就逐步減少了對電視節目廣告的投入力度,并不將其作為主要的宣傳方式[1]。對此,電視節目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的戰略目標,不斷增強電視節目的營銷能力,積極拓展電視節目新的經濟增長點。
1.4 電視節目質量要求更高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觀眾有了更多的途徑去觀看電視節目,時間也更加廣泛。觀眾可以在自己空閑的時間,隨時利用手機和電腦觀看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在此期間,若電視節目制作的質量水平較低,則無法有效吸引觀眾的目光,導致觀眾轉而選擇其他電視節目。此外,如果電視節目在制作過程中出現錯誤,即使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也可能引起觀眾的反感,從而對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隨著三網的融合,對電視節目制作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改變產業運行的手段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需要對地方電視廣播公司的融資和運行平臺的優越條件加以利用,加快對產業運行機制和管制體系的創新,讓電視廣播產業得到拓展,認真做好電視廣播節目制作工作。根據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不斷深化對廣播影視企業的改革,要提高對電視劇、動漫等領域扶持力度,形成有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此外,還要做好對市場主體的培育,引進戰略投資,實行制播分離[2]。只有這樣才能讓廣播電視節目更加豐富,不僅實現了電視節目營銷能力的提高,還形成了產業集群,讓新產業經濟增點得到拓展,提升了廣播電視節目的競爭實力。
2.2 積極探索節目覆蓋模式
在“三網融合”趨勢下,電視廣播在缺少線數字電視網絡控制權的狀況下,為實現覆蓋率的提升,需要加大對無線數字電視網絡的應用。比如應用近年來我國研制出的ADTB-T無線單頻電視網絡數字技術,該技術經濟實用、覆蓋面積廣、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深受廣大電視受眾的青睞。這是廣播電視提高節目覆蓋率,解決電信“農村圍繞城市”運行IPTV的重要方法。此外,還要加速internet等新媒介傳播項目的發展,不斷推
2.3 提升廣播電視節目品牌效應
處于信息化時代中,傳播力逐步成為了媒體之間競爭的關鍵實質。為有效提升廣播電視的傳播力,必須堅持“新聞立臺”,打造媒體公信力,確保廣播電視在大眾傳媒中的專業性、權威性更高。廣播電視必須將輿論話語權掌握在受眾,針對國內重大新聞事件,要引領主流輿論,傳播信息的基礎上,真正承擔起傳播主流社會價值,構建和諧社會的媒體角色。要重視節目的制作和生產工作,通過實施廣播電視節目的專業化、地域化、品牌化建設,盡快制作出廣大受眾滿意的,具有較強品牌輻射力和區域影響力的廣播電視節目。
2.4 積極尋找媒資,提高電視節目制作水平
廣播電視節目多年累計不同種類的音樂、文字、圖像、視頻等資料,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資產,是廣播電視節目獨有的優勢[3]。在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條件背景下,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要不斷提高畫面的清晰程度,以此實現電視節目制作質量水平的提升。對此,要建立以媒體財產治理體系為中心的臺網構建,積極的建立起面向不同客戶端的數字項目。此外,還要全面應用高像素客戶端,比如機頂盒,以此將廣播電視節目的競爭優勢發揮出來。
2.5 彰顯個性化宣傳,維護電視節目競爭力
在“三網融合”背景下, 為廣播電視節目帶來了巨大沖擊,但這也為廣播電視的傳輸內容、傳播方法等提供了更多的啟迪。因此,廣播電視節目在制作過程中,要將區域化、個性化體現出來,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服務優勢。同時要在節目內容的制作過程中,加強對娛樂節目內容的創新,要貼近本地區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注重由單方面傳送逐步轉變為雙向傳播,加強與廣大受眾的交流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將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作用發揮出來,彰顯其個性化提點,維護電視節目的競爭力。
總之,“三網融合”正逐步融入到廣播電視節目中,為電視廣播節目的變革帶來了良好給予。因此,廣播電視節目需要遵循“以內容為主要”的原則,制作出讓觀眾滿意的電視廣播節目,此外,還要及時調整經營理念,拓展電視廣播產業,才能實現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質量水平,從而促進自身的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建斌,侯春果.三網融合下電視媒體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13(2):11-12.
[2]馬榮新.淺談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的發展建議[J].科技與企業,2013(10):4.
[3]戚鵬.基于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廣播電視技術與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188.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1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