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彬,鄭文明,蔣 玉遼源廣播電視臺,吉林遼源 136200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四種境界
王兆彬,鄭文明,蔣玉
遼源廣播電視臺,吉林遼源136200
摘要新時期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是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重要一環,直接決定了新聞節目的質量水平。而“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四副聯語,正好揭示了新聞采編人員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應該具備的生活境界、工作境界、責任境界和服務境界等四種境界。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境界
廣播電視采編工作是一項高尚、光榮的事業,同時又是艱苦、細致的工作。采編人員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和檔次,因此采編人員必須具有生活、工作、責任和服務四種境界。
這句話,是清代著名文學家紀曉嵐的先師陳自崖撰寫的一副聯書。原意是說要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就要淡泊名利、淡薄金錢,在對物質享受的無所追求中修養自己的德行。這里,揭示了知足者常泰,無奢求者品高的哲理。
作為一種社會職業,新聞采編人員工作特點就是要廣泛接觸、了解、思考社會當中不同的人和事。高官富豪、明星大腕、平民百姓,都可能成為新聞采編人員的采訪對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高的思想水平,自己內心失衡、追求虛榮、貪圖享受或片面看待社會的陰暗面,就容易被金錢、利益、虛榮或偏激所擊倒。這里還真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客觀、公正、全面地觀察生活、認識社會。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新聞采編人員也是社會人,確實也應該時時向高標準的生活看齊、追求。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出發,對待欲望、權力、財富、利益,都還是應該取之、用之有道、有度為宜。
很多新聞采編人員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采訪錄制過的對象幾年間就高升了、暴富了。面對這樣的現實不能眼紅或心理失衡。術業有專攻。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和事:有的人看似平凡,可他(她)在某一方面就是有潛質、能力和機會。新聞采編人員作為一種社會職業,你的成就感就應該主要以你的生活和作品為半徑畫的“圓”。即:你體會人生、創作作品、報道生活的質與量。衡量其成就大小的主要依據,不是其占有物質財富的多寡、官職的高低,而是其占有和創造精神財富的質與量。當新聞采編人員就要甘于清貧、耐得住寂寞,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
這是我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早年的一副自題聯。此聯大意是:和信仰堅定不移、為人忠誠無私的人共事,能夠彼此赤誠相待、榮辱與共,終成大事。學習知識要到社會實踐中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也要讀各種學問之間的聯系,讀書中暗寓的思想。
在中國歷史上紛爭動亂的三國時代,一個賣草鞋出身的劉備,為什么最終成為天下三分有其一的蜀國一代帝王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因“三顧茅廬”而得到了“有肝膽人”諸葛亮的“共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為什么獨魯迅被毛澤東稱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是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魯迅把其所處時代的這本“無字句處”之書讀得深刻、透徹。在民族危亡之時,舉起了時代最偉大的文化旗幟,并創造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最高的文化山峰。古今中外無數偉人大師,無不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的高手大家!
作為新聞采編人員的“共事者”,應該包括同事和采訪對象兩大方面。這里的“有肝膽人”,就是那些有思想、有膽識、有見解的人。具體到新聞采編人員的采訪和新聞創作中也能佐證。大多數新聞采編人員都有這樣的體會:遇到有思想、有見地、善表達的“有肝膽人”式的采訪對象,能使你的采訪順利,為你的創作提供豐富而鮮活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相反,遇到大腦平滑、表達不清、思想混亂的采訪對象,則會使你的采訪別扭甚至失敗。再如,新聞采編人員在采訪中,往往被采訪者(包括單位、集體和個人)會為你提供浩繁的各種素材。怎樣從中提煉出鮮明的主題,進而編輯制作出優秀的新聞作品,這就要看新聞采編人員的分析、提煉、綜合能力以及“從無字句處讀書”的功夫了。
這副聯語出自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國現代著名學者和新聞人李大釗。他不但恰到好處地提出了優秀新聞人的標準,也道出了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要求和社會責任。即:要有正氣、骨氣、文氣和才氣。沒有正氣和骨氣,就不能鍛出“鐵肩”,也無力“擔道義”;沒有文氣和才氣,就不能煉出“妙手”,也無力“著文章”。
新聞采編人員的社會責任,就是用真實準確的事實,用真人、真事、真道理去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從
這副聯語出自于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這是他為后世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為天地立心”,是指為社會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倫理為核心的精神價值系統。“為生民立命”中的“生民”指民眾,“命”指民眾的命運,這里主要指人的命運。“為生民立命”是說為民眾選擇正確的命運方向,確立生命的意義。
這句話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懷,也最能開顯儒者的器識與宏愿,因而也可說是新聞采編人員服務境界最高向往。為此,作為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提高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水平。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準確把握時、度、效,深化“走轉改”,把黨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到位,把涉及群眾利益的政策解釋到位,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引導到位。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用凡人善舉引領風尚,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在電臺、電視臺要抓出在百姓中有影響、在全社會有名氣的欄目。努力報道精彩瞬間,記錄百姓熱點,把新聞宣傳做活、做新、做深,積極展示自己的生活、工作、責任和服務境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自己力量。
參考文獻
[1]馬鑫.新聞采編人員素質淺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40.
[2]李林碧.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J].新聞窗,2012 (5):74.
[3]馬哲.如何做好新聞采編工作[J].才智,2013,29:338.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