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泉州晚報社,福建泉州 362000
創新黨報時政報道文本表達方式的幾點建議
楊杰
泉州晚報社,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于黨報時政報道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但就目前來看,大多數黨報時政報道顯得千篇一律,繼而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所以,黨報時政報道急需創新,以便使黨報成為真正的權威媒體。而創新黨報時政報道的文本表達方式,則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黨報的辦報水平。因此,基于這種認識,本文首先對創新黨報時政報道的問題進行了思考。而在此基礎上,則為創新黨報時政報道的文本表達方式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黨報時政報道;文本報道方式;創新;建議
從某種角度來講,時政報道可以說是黨報的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代表著黨報的權威性。但地市黨報長期以來形成的固有采編流程,使得時政報道變成是為“領導”提供的報道。而新媒體的出現,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黨報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促使黨報不得不完成文本報道方式的創新,從而獲得本應具有的權威性,提高媒體傳播力。因此,有必要對創新黨報時政報道文本表達方式的問題進行思考,以便促進黨報辦報水平的提升。
1.1 突破固有采編的局限
隨著政治透明度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官員和學者愿意發表有關時政熱點的發言。但是,黨報時政報道仍然采用固有的采編方式,在排版、用圖等方面,很多黨報時政報道都如出一轍。而在采訪的過程中,則以“領導”滿意為目標,繼而導致時政報道中充斥著各種空話套話。所以,目前的黨報時政報道在文本寫作和編輯上有著很大的改進空間[1]。而只有突破固有采編的局限,時政報道才能傳遞出真信息和真意圖,繼而獲得新的活力。
1.2 向著平民化的方向發展
從根本上來講,黨報時政報道應該與民生相對接,繼而為百姓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時政報道的記者們就要到基層發現真正的新聞,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恰當的手法完成新聞的宣傳,繼而體現出黨報對民生的關注。而通過報道小而新的事件,則可以使全局性的大主題得以突顯。此外,為了獲得更多的讀者支持,時政報道也應該更加貼近群眾和生活。同時,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黨報則應提供不同的文章和不同的節目,繼而向著平民化的方向發展。
1.3 謀求全媒體傳播新途徑
隨著新媒體的普及,各地的新聞報道開始借助數字媒體優勢進行新聞的多層次推送。而目前的黨報時政報道仍然采取單一式、平面化的報道樣式,繼而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所以,黨報時政報道應該謀求全媒體的發展出路,以便為黨報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此外,借助數字媒體,黨報也可以搭建與百姓交流的平臺。而這樣一來,黨報時政報道就能夠走進群眾中,繼而達到了解民情和匯聚民智的目的。因此,黨報時政報道應該適應媒體融合的要求,以便為提高民眾對黨報的滿意度做出一定的貢獻。
2.1 采用豐富的報道形式
為了突破以往的采編局限,黨報時政報道的編寫可以采用多種采寫結構。就目前來看,除了“倒金字塔”的結構,時政報道還可以采用疑問式寫作和“華爾街日報體”等結構。在配合以靈活多變的新聞題材的情況下,則可以使時政報道的結構得以豐富,繼而增強報道的可讀性。例如,在報道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提問的事件時,就可以采用提問和回答的報道形式[2]。而這樣的報道結構的采用,則使得報道顯得風趣幽默,同時也可以發揮出傳播國家政策的作用。
2.2 摒棄空話套話
在報道時政新聞時,應該減少對空話套話的使用,以便使報道更具有真實性。而所謂的空話,就是沒有意義和內容空洞的話語。所謂的套話,則是公式化的語言。在黨報的時政報道中,應該使新聞直擊要害,以便幫助讀者掌握事件的核心內容。而在文字表達上,則要具有言簡意賅的特點,繼而使報道更加通俗易懂。此外,可以采用在報道中插入小標題的方式強調報道的核心內容。比如在信息點較多的報道中,采用分標題的文本表達方式就能夠使版面更加疏朗和清新,繼而使讀者更容易掌握文章的內容。而轉變文風,使用樸實的語言和典型的案例,也可以使空話套話得以減少。
2.3 注重報道的細節描寫
為了使黨報的時政報道更加貼近群眾,記者則需要注重報道的細節描寫。一方面,報道的內容要避免出現“三少”的情況,即鮮活人物少、生動現場少和典型事例少。具體來講,就是要利用生動的文字突出報道的細節。比如,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可以體現出人物的真實情感,而使用真實的數字則能夠體現報道的真實性。此外,還可以對現場的氣氛進行描寫,以便通過小事件反映大背景。另一方面,新聞題材的選擇要從小處入手[3]。比如在描寫救災的新聞時,可以將人員傷亡數量、
2.4 加強版面的策劃
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黨報時政報道的版面策劃應該得到加強。一方面,黨報時政報道應該更加關注民生,并減少會議和領導活動規范等內容。而根據這一思路,則應該較好的完成報道的版面布局。比如,可以在頭版頭條的位置上利用貼近基層的稿件代替以往的常規會議稿件。而在每天的版面上,都應該使反映群眾心聲的報道占據一定的篇幅。另一方面,應該美化黨報時政報道的版面設計。比如,可以在版面中穿插一些圖形圖標、表格、漫畫和照片,以便使版面顯得更加鮮艷靈活,繼而使報道在傳達新聞信息的同時,更具有可讀性。
2.5 利用多媒體渠道
黨報時政報道想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就需要利用多媒體渠道進行新聞的多平臺推送。首先,借助數字媒體的靈活特點,黨報集團可以開設互動式時政報道。而利用熱線電話、網絡和微信等方式,則可以方便相關部門直接了解群眾關心的問題,并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服務。其次,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黨報集團也可以提供電腦讀報和手機讀報等服務。而在這些客戶端軟件上,則要專門開設時政新聞版塊,以便通過多渠道進行時政新聞的推送[4]。此外,建立時政報道的反饋平臺,也可以使群眾通過互聯網表達自己對時政報道的建議。而通過采納這些建議,黨報集團則可以進一步完善時政報道的文本表達。
總之,只有使黨報成為寫實情的文章,才能夠使黨報的影響力得以增強。所以,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黨報時政報道應該突破固有采編的局限,并向著平民化的方向發展,以便謀求在全媒體時代的出路。因此,在文本表達方式上,黨報時政報道應該采用豐富的報道形式,并摒棄空話套話的使用。同時,還需要注重報道的細節描寫和加強版面的策劃,以便為服務對象提供需要的文章。此外,還需要利用多媒體的渠道傳播時政報道,以便提升黨報的傳播力。
參考文獻
[1]張著昶.讓時政報道鮮活起來——以貴州省《銅仁日報》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5,2:21-22.
[2]練學華,鄭幼智.激活地方黨報時政新聞報道的方法和路徑——以南方日報《時局·南粵》版為例[J].新聞實踐,2013,4:4-9.
[3]孫國紅.探索地方黨報時政新聞報道的創新路徑[J].今傳媒,2013,10:120-121.
[4]李玉林.站在群眾的立場上創新黨報時政新聞報道[J].新聞研究導刊,2011,11:19-22.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