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雨鄭州電視臺社會新聞部,河南鄭州 450000
電視新聞攝影中畫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究
曹雨
鄭州電視臺社會新聞部,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電視作為重要的視聽媒介,是觀眾獲取信息的重要通道。電視新聞攝影中,畫面所具有的功能,增強了畫面信息的負載能力,豐富了表現手段,使創作者發揮上具有更大的空間。電視畫面與攝影圖片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動態與靜態之間的有效結合,共同促進電視傳媒信息的傳達。
關鍵詞電視新聞;攝影;畫面;美學;功能
畫面作為信息的載體,電視新聞通過將動態與靜態圖像信息相結合,從而達到電視新聞傳播的目的。在電視新聞攝影中,注重主題鮮明,現場感突出,需要與畫面之間達到一定程度上的美感,使觀眾感到心靈上的震撼。畫面在新聞攝影中所具有的描述事件、表達意象、塑造形象等多重功能,促進了電視傳媒的發展。
1.1 事件描述
電視畫面能夠對新聞事件進行動態描述,并通過畫面之間的連續性,吸引觀眾目光,集中觀眾注意力。電視新聞畫面也通過本身豐富的內涵成為電視新聞事件敘述的重要構成部分。攝影圖片本身是靜止的,在新聞報道中,需要通過文字加以描述,并在信息表達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新聞事件的敘事僅僅依靠畫面難以達到最優效果,需要通過多種措施加以配合[1]。也就是說,電視畫面獨立進行新聞事件的敘述較為困難,需要通過攝影、解說詞、畫外音等輔助,從而進行信息的表達。在現有的傳媒技術中,通過畫面進行新聞事件的敘述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種途徑。電視畫面使新聞更具吸引力與直觀性,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其次,畫面的構成要素是極為眾多的,敘事元素的豐富極大增強了畫面描述事件的功能。從而使畫面依托于局部敘事并結合其他各類元素,就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描述過程。
1.2 視覺沖擊
新聞電視類節目,關注于新聞事件主體的形象塑造,強調利用正確、規范的造型手段,使畫面造型更具視覺沖擊力,從而獲得好的新聞效果。電視新聞攝影要求敏銳抓住新聞事件的要點,突出新聞事件的個性與形象,通過對新聞事件本質的分析,使攝影畫面更具有視覺沖擊力,使觀眾能夠透過現象了解本質,從而結合新聞畫面,更多的使新聞信息傳達出來。通過廣角鏡頭、長焦距鏡頭、變焦距鏡頭的靈活應用,增強畫面造型的靈活性與隨意性[2]。另外,通過鏡頭上的調整,展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在電視新聞攝影中,要通過合理、合情的鏡頭使用方式,使畫面本身更具感染力,生動、形象的刻畫出人物形象,從而使新聞畫面本身具有更高的視覺效應。同時,注重在新聞畫面中的美學表達,避免新聞失實,從而使攝影靜態與畫面動態之間能夠達成一個良好的契合度,使電視新聞收獲更好的新聞效應。
1.3 意象表達
電視新聞通過對整個新聞事件直觀的報道,引起觀眾在深層次上的意象,從而使電視新聞獲得更大的社會效應。意象的表達不是通過語言的直接流露,而是通過畫面進行直觀表達。因此,在電視新聞中,常常有媒體對電視畫面進行曲解,從而獲得符合自身利益的新聞效果。例如,在新疆7·5事件報道中,境外媒體以警察與藏族老人為背景,意圖告訴不明真相的觀眾是警察在鎮壓少數民族。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因此,電視新聞畫面所具有的意象表達功能在新聞傳播中極為常見,功能強大。但是,需要在應用過程中,通過多種有效措施,達到新聞的最佳表達效果。
2.1 促進新聞表達的多元化
在現代傳媒還未興起時,新聞傳播主要以文字為主,在攝影的配合下,仍然缺乏極大的直觀性。因此,電視新聞攝影畫面在豐富新聞表達的多元化的同時,使新聞表達上更具親和力。畫面所具有的表現空間也更加充實,結合同期聲、文字、攝影的配合,使電視新聞表達的自由度更大。多元化的表達方式使電視畫面在抒情與寓理上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3]。同時,與傳統的新聞媒介相比,電視新聞攝影的畫面具有不間斷、直觀性、信息承載量大等多重優勢,使畫面具有更高的層次性、系統性。畫面表達的多樣化即是新聞的理解難度降低,新聞造型塑造更加直觀。另外,電視新聞攝影中的畫面注重于畫面形象的全面性,有效實現了自我認證,通過連續的畫面表達,從而強化了新聞事件中的要點。新聞表達的豐富性,更有利于觀眾與新聞的接受程度。
2.2 提升新聞的真實性感覺
電視新聞表達強調的是新聞的真實性與直觀性。對于觀眾而言,新聞畫面的真實性決定了新聞的真實性,正所謂“眼見為實”,也就是在新聞事件的報道中,要通過畫面的真實性提升新聞的真實度。觀眾在電視前獲取新聞信息時,畫面是對日常生活的反映,進而降低辨別真偽的難度。畫面本身存在的信息是一種融合的結果,多種信息在電視新聞畫面上的呈現,使畫面更富有感染力,而其中真實性的部分,就讓觀眾對世界產生了認同感。新聞攝影記者多擔負的責任之一是保證新聞圖片的絕對真實性,采取多種措施避免新聞失實,從而完成新聞傳播中最基本的任務。電視新聞攝影中的畫面所具備的真實性,也具有了新聞的另一種功能:教育與啟迪[4]。因此,在新聞的真實度上,所表達的不僅僅是新聞事實,其具有的意象功能,使新聞不再冰冷,從而對新聞事業起到促進作用。
2.3 塑造電視新聞形象
電視新聞中所發生的真人真事,對于觀眾而言,能夠營造環境的真實性,讓觀眾感覺置身其境。也就是說,電視新聞攝應中的畫面表達具有直觀性與現場性,這就為電視新聞中的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電視新聞形象的塑造首先就需要保證電視新聞的真實性,通過對畫面新聞要素的表達,從而襯托新聞形象。同時,在符合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對新聞畫面適當加工,從而更加凸顯出新聞主題,使對新聞報道具有更強的吸引力,獲得更好的表達效果。例如,在美國9·11事件、伊拉克戰爭中,國內、國際媒體紛紛采取直播報道的方式,電視新聞以真實可信、極強視覺沖擊力的巨大優勢,使電視傳媒獲得了極大發展。電視新聞攝影中的畫面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方式,獲得了更多的觀眾認可度。
2.4 電視新聞表達獨特性
電影、電視都是通過畫面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實現新聞事件的敘事。因此,在新聞報道中,通過畫面與文字解說相結合的方式,將新聞中的特定信息傳達出來,從而大大新聞傳播的目的[5]。電視新聞攝影需要多種技巧的有機結合,注重內涵性與藝術性,吸引力不同的觀眾群體。動態與靜態、明暗與色彩都是畫面中極為重要的構成要素,通過不同要素之間的組合,傳達出于文字不同的信息,從而增強新聞本身的直觀性與真實性。
電視新聞攝影中的畫面觀眾認識攝影、了解攝影最為直接的方式,電視作為當前最大的信息傳播平臺之一,其所具有的動態、連續以及成組的畫面,豐富了電視新聞的表達方式。在整個電視新聞中,攝影所帶來的是一種變革,是對畫面功能的延伸,是對新聞本身深度上的進步。因此,電視新聞攝影中的畫面功能與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也就需要利用多種構成要素去表達,在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就需要對攝影記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形成更好的新聞效果。
參考文獻
[1]姚大偉.把真實留紿歷史——從事中央新聞攝影20年[J].中國記者,2011(10):39-39.
[2]孫魯蓬.淺談新聞攝影瞬間中的“整體與部分”理論[J].東京文學,2011(9):47-47.
[3]張洪,付永錫.新聞攝影專題中的圖文邏輯[J].新聞前哨,2013(9):59.
[4]劉愛慶,吳瓊,李方一,等.電視攝影中推拉鏡頭的運用[J].科技傳播,2013(20):3,9.
[5]王笑雪.簡論關于新聞攝影的構圖與藝術表達[J].魅力中國,2013(8):51.
作者簡介:曹雨,初級職稱,畢業院校:河南工業大學,工作單位:鄭州電視臺社會新聞部,研究方向:新聞采訪與攝影攝像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