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明
(山東東泰礦業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154)
我礦區范圍內4煤層屬于沉積穩定的煤層,但大部分受巖漿巖侵蝕,其他較薄區域沒有被侵蝕。在開采區域內,煤層厚度為0.55~0.75m,平均0.6m。煤層變質程度較高。
4煤均一結構,以鏡煤為主,夾少量亮煤和暗煤,為光亮型煤。煤層黑色,玻璃光澤,容重1.4t/m3,硬度較高,外生裂隙發育,斷口階梯~貝殼狀,灰份(Ad):原煤14.57~18.47%,平均15.96%。揮發份(Vdaf):原煤7.45~13.26%,平均11.79%。全硫(Std):原煤1.59~2.06%,平均1.76%。發熱量(Qqrd):平均28.46MJ/kg。粘結性指數(GRI):1~2。綜上所述,4煤為低中灰、中硫、高發熱量、無粘結性的貧煤。
4煤層第一個采區為410采區,開采標高-202-420m地面垂深322~540m煤層瓦斯噸煤含量 6.0立方米/噸,能夠安全回采,現在開采的420采區,開采標高為-528~-617m,煤層埋深633.0~737.0m,比410采區增加200~300m左右,煤層瓦斯噸煤含量8.0 立方米/噸,工作面瓦斯含量增大,威脅安全生產。
頂板:為一灰,厚度0.3~1.10m,平均0.7m,灰色,質地不純,泥質成分高,為較穩定的標志層,含貝殼類、海百合莖、珊瑚及腕足類化石。其上覆為6~10m厚的頁巖,致密,韌性好;上為3.4~10.2m的砂質頁巖;再向上為4~10.8m的細砂巖,弱含水層。底板:為砂質頁巖,厚度6m左右,灰~灰黑色,為細粒長石石英砂巖,泥矽質膠結,較堅硬,夾條帶泥質結核,裂隙較發育,含植物根部化石,局部有薄層粘土頁巖偽底。
423采煤工作面位于420采區的東翼,東邊至巖漿巖侵蝕邊界,北邊與南邊都是實煤區,標高-586.3~-555.2m,工作面傾斜長80m,走向長270m,面積20805m ,煤層平均厚度為0.65m,儲量1.9萬t,煤層傾角8~12°。在工作面范圍內有一條斷層。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的開采方法。工作面最大、最小空頂矩內,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高強度板支護頂板,放頂歩距,見四回一板。
地質構造對瓦斯賦存影響較大,一方面造成瓦斯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形成了瓦斯賦存或瓦斯排放的有利條件。不同類型的構造形跡,地質構造的不同部位、不同力學性質和封閉情況,形成不同的瓦斯賦存條件。
瓦斯是地質作用的產物,瓦斯的形成和保存、運移和富集與地質條件關系密切。煤層內的瓦斯含量、瓦斯壓力和地應力隨地質構造復雜程度的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瓦斯賦存條件和分布區域的主要地質因素。
(1)煤層埋藏深度。當煤層瓦斯賦存封閉條件好的前提下埋藏深度增大時,瓦斯一定深度范圍內,煤層瓦斯含量亦隨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與煤層埋藏深度呈正比例關系。420采區與410采區比較煤層埋深增加200~300m左右,工作面瓦斯含量增加2 立方米/噸。煤層埋深每100m瓦斯含量增加1立方米/噸。
(2)巖漿活動。巖漿活動對瓦斯賦存影響比較復雜。巖漿侵入含煤巖系或煤層,在巖漿熱變質和接觸變質的影響下,煤的變質程度升高,瓦斯生成量和吸附能力增大。在缺少隔氣蓋層或封閉條件不好時,巖漿的高溫作用可以強化煤層瓦斯排放,使煤層瓦斯含量減小。巖漿巖體有時會使煤層局部被覆蓋或封閉,形成隔氣蓋層.總體分析,巖漿侵入煤層有利于瓦斯生成和保存的現象較為普遍。
4層煤大部分受火成巖侵蝕,在侵蝕過程中形成大量的瓦斯,又因為4煤層圍巖封閉性好,火成巖本身致密,孔隙性差,大量的瓦斯被包圍在未被侵蝕的煤層中,被煤層吸收。423切眼處為火成巖侵蝕的邊界,瓦斯含量高。
(3)圍巖條件。煤層圍巖是指包括煤層直接頂、老頂和直接底板等在內的一定厚度范圍的煤層頂底巖層。煤層圍巖對瓦斯賦存的影響,取決于它的隔氣和透氣性能。
4層煤頂板為一層灰巖, 灰巖上覆為6~10m厚的頁巖,直接底為砂質頁巖,致密,封閉性好,利于瓦斯的保存。這也是423回采工作面瓦斯含量高的原因之一。
(4)煤變質程度。瓦斯在煤巖層有兩種存在狀態,即游離態和吸附狀態。煤中賦存狀態以吸附狀態最多,約占煤中瓦斯總量的70%~95%。吸附能力取決于煤的孔隙率、變質程度以及外界溫度和壓力。
在煤的變質過程中,地壓作用使煤的孔隙率減小,煤質漸趨致密。隨著煤的先一步變質,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煤體內部因干餾作用而生成許多微孔隙,面積達到最大,瓦斯在煤中的吸附能力最強。不同變質程度的煤,在區域分布上常呈帶狀分布,形成不同的變質帶,這種變質分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瓦斯的賦存和區域性分布。
4煤層孔隙與裂隙較為發育,變質程度高,所以煤層對瓦斯的吸附能力強。煤層中賦存的瓦斯較高。
4煤層為高瓦斯威脅煤層,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相關規定,根據煤層的采高,制定特殊回采施工方案。工作面回采時,采用“工作面超前打炮眼預排瓦斯”的措施,回采工作面工藝流程:由原來的打眼--裝藥--放炮--裝煤—移溜—支柱—放頂。調整為裝藥--放炮--裝煤--打眼--移溜—支柱—放頂。留出6小時的時間,用來瓦斯釋放及卸壓。地質構造復雜區域高瓦斯煤層的瓦斯治理工作,必須高度重視,組織管理要全面,技術措施要嚴密,職責要落實,現場嚴格執行“有瓦斯必疏,有瓦斯必排,預防為先”的原則,確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地質構造復雜區域高瓦斯煤層的采煤工作。
在深井瓦斯地質構造復雜區域進行回采時,要根據區域地質特征利用瓦斯的賦存規律,采取有效地治理瓦斯措施,解決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超限,防止造成瓦斯重大事故,確保礦井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