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浙江、云南、貴州、四川等地普降暴雨,部分地區甚至引發洪澇災害,雨水過多造成不少農田積水成災,蔬菜設施受損,秧苗淹毀,給蔬菜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為減輕因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及時恢復生產,現將雨后蔬菜管理措施介紹如下:
一、露地蔬菜
1.盡快排除積水。應及時對排澇溝渠進行全面清理,盡快排出菜田積水,縮短蔬菜根系受淹時間,以防漚根爛根。并適當培高畦面,挖深排灌溝,以防下一輪大雨的來襲。
2.加強田間管理。濺到蔬菜莖葉上的污泥應及時沖洗掉,避免影響蔬菜葉片正常的呼吸。倒伏的植株應及時扶正,減少互相擠壓,并適當培土壅根;同時摘除病葉、老葉、爛葉、爛果。應及時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使蔬菜迅速恢復生機。此外,應撒施草木灰吸收水分,降低土壤濕度,增加養分,改善土壤環境。雨后土壤板結,待土壤稍微干爽應進行中耕松土,以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恢復生長。
3.及時防治病蟲害。澇災過后,田間溫度高、濕度大,適于多種病蟲害發生,要及時查治。病蟲防治要以綜合防治為主,進行化學防治時要注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并注意在傍晚前后噴藥,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
4.及時改種其它作物。因澇災絕收的田塊,要及時排明澇、降暗漬,抓住季節,搶種速生蔬菜或綠豆等小雜糧,最大限度彌補災害損失。
二、設施蔬菜
1.開溝減澇。清理田間溝系,保持三溝暢通,保證雨過畦干,田間無積水,否則易受漬害。
2.適量追肥。雨水過多易引起脫肥,待天氣放晴后適當追施肥料,促進生長。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10公斤,硫酸鉀5公斤。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用1%磷酸二氫鉀或0.3%~0.5%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3.保留大棚頂膜。大棚蔬菜拆除兩側裙膜,保留大棚頂膜,形成防雨棚,這樣棚內蔬菜可免受暴雨侵襲,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
4.加強病害防治。連續降雨,光照不足,濕度過大,易滋生多種病害。注意防治茄果類蔬菜的疫病、綿疫病、青枯病、根腐病;瓜類蔬菜的炭疽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等。晴好天氣用高效低毒殺菌劑噴霧防治,土傳病害如疫病、青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等防治要從根本上進行治療,單獨的采用化學防治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要從土壤中進行根本調理(殺菌、增強根系活力等),既改良土壤結構又殺菌消毒。
5.調節植株生長。秋延遲茄果類、瓜類蔬菜等幼苗光照不足易引起植株徒長,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多效唑、助壯素等控制生長,但一定要注意濃度問題,外界溫度高時,適當降低濃度,反之增加濃度。
6.防止發生“倒苗”現象。連續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后,天氣突然放晴,根系發育不良或受漬、病害重的田塊蔬菜因植株蒸騰量突然增大而極易發生“倒苗”現象,即植株青枯萎蔫。防止方法:一是天氣放晴時增加覆蓋,減少光照量,增加緩沖時間;二是天氣放晴時在植株表面噴水;三是田間管理時注意降低田間濕度,及時防治病害,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植株抵抗力。
7.突擊松土。利用晴好天氣,做好蔬菜中耕松土,降低土壤濕度,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蔬菜恢復生長,減輕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