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力什
近年來,據數據顯示,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青少年犯罪總數占中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穩定的重要社會問題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出現低齡化、多元化、團伙化、暴力化、科技化趨勢,這與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力度不足有重要關系。
作為廣播電視臺開辦的法律節目,不僅應注重對普通百姓的普法教育,更應該加大對青少年群體的法制教育。作為一檔法律節目的記者,現結合工作實踐,談一談應該如何在法律節目中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
遼寧經濟廣播《遼沈大律師》節目的嘉賓遼寧英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常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日常接觸到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很多是由于對法律的無知造成的,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觸犯了刑法。有的孩子對提審警官說:“人是我捅的,不知道會死,今后我不做了。”而一些被犯罪分子利用參與販毒的孩子則說:“人家給我錢花,給我飯吃,玩得也開心,叫我送點東西,不好意思推托,誰知道這就是販運毒品啊。”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迫在眉睫,而法律節目聯合學校開設法制課,讓法制宣傳走進校園是預防青少年犯罪、普及法律知識的最有效方法。遼寧經濟廣播《遼沈大律師》節目組織法官、律師團隊,經常到學校里去開辦法律課堂,每年都能走幾十所學校,所到之處皆受到了歡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省的中小學校已經開設了法制課,但課時很少,而各級公安司法機關走進校園的活動力度也較小,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遼沈大律師》節目在保證法制課課時的基礎上,還創新法制宣傳形式,讓法制教育進校園活動制度化、常態化、系統化、創新化。通過法制課堂、模擬法庭、校園廣播、贈送法律讀物等有效方式進行普法教育活動,如在不同時期開辦不同內容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講座,寒暑假前講解假期安全防范等內容,開學時以“開學第一課”為契機從生命安全、上網危害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進行教育;還針對某一時期的熱點問題,如性侵學生案件多發時,由女法官針對女學生進行防止侵害的法制輔導等等。
記者注意到,模擬法庭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普法形式,由學生自己當審判長、陪審員、犯罪嫌疑人來模擬庭審,通過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實踐活動,可有效增強法制宣傳的效果。《遼沈大律師》節目組織過一個學生模擬法庭,庭審圍繞一未成年人入室盜竊,被主人發現并被抓獲的案例展開,庭審現場深深感染了臺下觀看的學生們,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更直觀、主動地認識到了法律的威嚴。這種宣傳方式的好處就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能更好地敦促孩子們奉公守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重在實效,《遼沈大律師》節目還聯合教育主管部門和各中小學校精心策劃、設計,以多種多樣的宣傳教育形式來實現未成年人法制教育。2013年,《遼沈大律師》節目聯合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以兩起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為主題,由法官們自編、自導、自演了兩部微電影,并制作成光盤發放至中小學校通過法制課播放,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成功預防、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只是某一個部門或某一個執法機關的職責,也不能光依靠幾檔法律節目的宣傳,而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惟愿作為媒體工作者,可以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奉獻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