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才源+周波
上海紡織時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自2010年4月成立以來,秉承上海紡織集團所賦“編織多彩時尚生活”之使命,以“為城市添加精彩,為生活增加色彩”為發展理念,致力于將上海時裝周打造成為全球五大時裝周之一,成為中國時尚產業的創造者、時尚產業鏈的集成者、時尚產業核心技術和環節的擁有者。時尚發展公司通過歷年來品牌文化建設的落地,全面構建“M50、尚街Loft、上海國際設計交流中心”三大產業服務園區品牌,為進一步推進全時尚產業鏈的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賦予服裝服飾品牌文化內涵,讓品牌文化的優化成為實現銷售目標的有效助推
時尚發展公司圍繞高端服飾Prolivon與原創潮流品牌EY實現品牌銷售翻番的目標,進一步做精、做細品牌的VI識別系統,確保品牌推廣的每個細節都能與品牌定位相符,這些工作包括Prolivon與EY店鋪日常的形象維護、店鋪POP的設計與更換、《ELLE》和《VOGUE》等主流平面媒體全年單品刊登與推廣,以及品牌VIP客戶的累積與維護。同時,用好用足上海時裝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等推廣機會,強化品牌的社會美譽度。通過定制世界游泳錦標賽裁判員和運動員服裝、贊助上海文廣集團(SMG)全新大型綜藝節目《天哪,我們變小了》、上海電視臺外語頻道黃金時段廣告植入和主播服飾贊助等運作方式,Prolivon品牌在國際性賽事實況轉播中頻頻亮相,擴大了國際影響,在主流電視、網絡媒體上進一步擴大了品牌知名度。運用明星效應,邀請當紅明星胡歌、劉詩詩代言走秀,并為香港廣場新店開幕剪彩,吸引了無數“粉絲”的關注,提升了品牌的知曉度。Prolivon品牌創建了微信大客戶平臺,著力做好體驗式服務。EY品牌運用官方微博、微信、APP等年輕消費群體樂于接受的新型推廣方式,推行VIP客戶的線上互動與服務。Prolivon還嘗試利用外腦和國際設計團隊,同意大利的Marisamontisrl(瑪麗莎著名針織設計)、GST(巴達薩里)、Controcoture(寶姿設計團隊)等諸多境外優秀設計團隊接觸,通過設計購買等手段,開發適應品牌整體風格的經典款式;同時順應國際市場流行的風向,在品牌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引入一些時尚的元素與細節,快速提升Prolivon的設計能力與產品能級。
二、聚焦時尚展會提升品牌國際地位,讓品牌文化的拓展成為展示城市風采的國際名片
為進一步落實“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打造設計之都”“時尚之都”的目標,時尚發展公司聚焦將上海時裝周打造成為全球五大時裝周之一,提升時尚展會品牌的國際地位,今年上半年的2014秋冬季作品發布共計45場秀,吸引了8個贊助商品牌參與,現場觀眾多達4萬人次,場次、規模水準達到了歷年之最。被譽為“婚紗女王”的Vera Wang等國際著名設計師攜手上海時裝周,在時尚界中引起巨大反響。在海內外有超過150家媒體進行了全方位報道,其中中央電視臺6次轉播,東方衛視生活時尚頻道等4個電視頻道總計播放52次。與Style TV中文網合作推出《上海時裝周每日快訊》,直接覆蓋人群超過150萬人,經過7天45場作品發布全程在線高清直播,覆蓋人群350萬人次,頁面瀏覽量623萬次,單日最高瀏覽量59萬次。
三、擴大產業園區品牌社會影響,讓品牌文化的價值成為延伸園區業務的深層動力
時尚發展公司充分利用園區品牌已形成的先發優勢,打造城市時尚體驗區,使各產業園區成為展現申城時尚產業、詮釋城市精神的一座座時尚地標。2011年,上海M50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冊成功,成為全國第一家公司名稱含有數字與字母相結合的文化創意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了強化園區品牌的全覆蓋,時尚發展公司利用地鐵等公交系統信息發布項目和GPS地圖信息發布項目幫助園區提高識別度;每年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和媒體見面會,集中展示園區品牌風采,擴大社會影響。在歷年長三角文化創意產業“金鼎獎”評選中,時尚發展公司旗下7家園區接連獲得“最佳品牌園區”“優秀創意園區”“最佳設計交流平臺”“杰出企業”“創新平臺”等獎項,6家單位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近年來,時尚發展公司策劃了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時尚文化活動,如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在2013年成功承辦了MAC歡迎之旅、保時捷新車發布、玫琳凱化妝品、華誼ELLE之夜、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開閉幕式等大型活動70場,提升了園區品牌文化。今年上半年,時尚發展公司圍繞時尚傳播高地和設計師活動熱地兩個核心功能的打造舉辦了各類活動,國際時尚中心吸引LV集團前總裁出席論壇,傳播國內外時尚信息,吸引了大量優質客戶群,提升了國際時尚中心的區域影響力。近年來,尚街的設計師孵化平臺、服裝服飾中心的設計師海外推廣、國際時尚中心的設計師推廣平臺、M50慢生快活藝術館的展售新模式、M50卓維的陶瓷制作與上海著名畫家合作實踐、五維的婚慶服務和婚紗藝術展示、國際設計交流中心的世界級設計大師展示服務、雙創園區的大學生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和電商服務都實現了向產業服務的延伸,為時尚產業綜合配套服務商的最終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市場經驗。
四、搭建社會公益品牌展示平臺,讓品牌文化的建設成為宣傳上海紡織的靚麗窗口
多年來,上海紡織博物館作為時尚發展公司的一個社會公益品牌,積極以活動為抓手,既擴大了紡博館的知名度和觀眾量,又較好地宣傳了上海紡織。突出行業博物館的特征,著重強化紡織服飾文化展示平臺的作用,今年先后成功舉辦了瑤族、畬族、侗族、哈尼族、白族等民族服裝系列展,這在中國行業博物館尚屬首創,引起了政府機構、社會組織、業界的關注。交通大學留學生院、上海工技大中法服裝學院、市一中學、江寧學校等一批教育單位將紡博館作為教學實驗點。紡博館還主動聯系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將中國首批獲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藍印花布藝術,通過實物展示、圖片演繹、現場示范的方式,向上海市民傳播,上海電視臺和東方衛視新聞欄目向市民作了推介。2014年,紡博館承辦了20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回顧展,向全社會展示了上海紡織20年來引領時尚的風采和成果,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僅今年上半年,紡博館接待觀眾11.6萬人次,其中團隊114批次,經《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新華網、中國網、人民網、東方網、新民網和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東方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媒體數十篇(次)的報道,擁有500多萬粉絲量的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發布”,也專門對紡織博物館的活動進行了介紹與推薦,紡博館的社會美譽度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作者:上海紡織時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