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新的增長動力從哪里來?從全球和中國經濟的改革、創新和調整來看,經濟一體化可成為一個重要的新增長動力。
經濟一體化可以實現資源在更大范圍更大領域內的優化配置,有利于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發展效率。經濟一體化也可以發揮不同區域在經濟發展上的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使各區域形成不同的分工,在分工基礎上展開交換,這種交換將增加彼此利益,從而加快經濟發展。全球經濟發展史證明,經濟一體化將激發區域市場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擴大貿易,創造新的需求和就業,最終促進經濟增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握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在經濟一體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設想。在外部經濟一體化上,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以此推動中國和世界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系,推動經濟一體化,建設命運共同體。在內部經濟上,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新的增長極。一體化正成為中國經濟實現自身中高速發展并進一步融入世界的重要動力。
方向已經明確,但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經濟一體化均還存在一系列重要障礙,集中表現為“不通”。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動還受到體制、政策和觀念的阻礙,基礎設施、保護主義、個體利益等也制約著經濟一體化。要發揮一體化在未來經濟增長中的顯著作用,就必須采取措施打通各個環節,推進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動。
在對外經濟一體化上,要按照中央部署,積極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與世界各國一道打破種種桎梏,敞開開放之門,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新一輪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加強政府間合作,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打通政策屏障。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方位互聯互通格局,打通設施瓶頸。攜手共建自由貿易區,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打通貿易壁壘。深化金融合作,完善國際金融組織,創新跨國融資方式,打通資金管道。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民間交流合作,打通民心。
在內部經濟一體化上,關鍵是要消除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打通觀念,從區域合作的高度出發,立足各自比較優勢,按照經濟分工要求,遵循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理念規劃本地經濟發展。要打通體制機制,加快破解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存在的行政分割、監管分立、考核激勵、稅收、金融等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完善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長效機制。要打通市場,堅決破除各地存在的人為分割市場和地方保護主義,破除各地在立法環節制定的有利于本地企業的技術、衛生、檢疫等標準,破除各地利用行政權力對外地企業和產品設置的種種障礙,加快構建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促進市場有效競爭。要打通資本,創造條件消除制約區域資金流動的跨區域開戶、授信、評級、抵押等管理制度和標準方面存在的障礙,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和金融管理界限,促進資金在區域內跨行政區劃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要打通人才,在合理管理的基礎上大膽破除制約人才流動的各種管理機制,破除簡單以戶籍來管理人口的舊機制,探索適應新時期、新人才的人口管理方式。
經濟一體化就是要實現資金、勞動力、技術等經濟增長要素在一體化區域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商品和服務在一體化區域范圍內的自由交易。“通”是經濟一體化的本質要求,只有打通,才有一體化,也才能形成國內國外、省內省外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作者系中國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