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A股市場發生了一場不小的股災。上證指數從5178.19點跌到7月3日的3629.56點,大跌1548.63點,跌幅接近30%。股市暴跌的力度遠遠超過了2007年的“5.30”行情。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雖然管理層也是多次出面“安撫”,有關方面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維穩措施,但總體說來,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顯,并沒有阻止住股指的持續創新低。為此,甚至有消息稱,證監會正在向多個機構征求救市方案,證監會正在醞釀新的救市方案。
證監會新的救市方案會是什么樣子,時間會給我們答案。不過,從管理層在救市方面的手忙腳亂來看,從管理層救市效果不佳這樣的事實來看,A股市場救災機制的缺失是明顯的。正是由于A股救災機制的缺失,從而導致投資者只能赤裸裸地面對股災的襲擊,并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
為什么說A股市場缺少救災機制呢?這首先表現為中國股市缺少這樣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或者說高層對股災的發生重視不夠?;厥?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美國股災,當天道·瓊斯指數重挫了508.32點,跌幅達22.6%。面對股災的發生,美國政府果斷地干預市場。次日開市前,美聯儲發布了一個簡短但擲地有聲的申明,“為履行中央銀行職能,聯儲今天正式宣布,已準備就緒為支撐經濟和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支持商業銀行為股票交易商繼續發放貸款;同時,里根總統和財長貝克均表示,“這次股市崩盤與美國健康的經濟是不相稱的,美國經濟非常穩定”。但面對A股的股災,我國政府方面明顯保持了沉默,證監會方面甚至表示是“自然正常的調整”,從而導致了股災的進一步蔓延。
其次,中國股市救災機制的缺失還表現在缺少有效的救災措施方面。比如,面對股災,證監會更多的是一次次“安撫”投資者,但這種“安撫”對于解決股災的作用其實是微乎其微的。甚至還會因此錯過第一時間的救災行動。如果A股市場設置有萬億規模以上的平準基金,我國政府直接動用平準基金救市,這樣的效果顯然比安撫要強一百倍、一萬倍。
其三,面對股災的降臨,證監會甚至還放任新股加速發行。比如,盡管廣大投資者為當前的股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證監會一如既往地安排28只新股從7月3日開始發行(已于7月4日被國務院叫停)。甚至在7月1日證監會使出“三板斧”救市的當晚,證監會還發布了江蘇銀行等6家公司過會的消息,并且輿論還聲稱,江蘇銀行的融資金額將高達400億元。一方面面對股災投資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甚至是血的教訓,但另一方面,IPO公司仍然來吸取投資者帶血色的資金,中國股市的不道德世上絕無僅有。
其四,面對股災的降臨,市場參與各方有很多都是無動于衷,直面災難降臨在投資者身上。除了IPO還在繼續之外,大小非還在繼續減持,上市公司再融資還在繼續推進。包括7月2日的媒體上,仍然還在發布螞蟻金服、中國商飛等企業有望首登戰略新興板的消息,給當下的股市雪上加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