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何峰
業與高校雙方就如同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經過一系列的嘗試、摸索,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體系,才能更能夠有效整合好高校資源,為企業人才培養搭建舞臺創造空間,在企業競爭和人才培養上搶得先機,為企業迅猛發展創造條件。D集團這幾年圍繞集團戰略落地,在校企合作上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一、需求導向
1.校企合作是集團戰略規劃的需要
實施人才戰略是D集團發展規劃中四大重點任務之一,人力資源作為集團的第一資源一直為集團所關心和重視。“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促進職工全面發展與集團戰略發展的協調發展,建設一支充滿活力、不停進取、追求創新的職工隊伍。”的集團戰略發展規劃要求的實現都需要一批潛質大、能力強、素質高的優秀畢業生補充。而良好的校企合作將為此項工作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2.校企合作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需要
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競爭,而這些競爭歸根究底還是人才的競爭。高端優秀人才的多寡決定著企業未來發展的前景,而高端優秀人才的“年輕狀態”很大部分來自于高校畢業生。如何能夠從眾多優秀的企業中脫穎而出,選拔招聘出優秀的畢業生除了與企業自身實力有關,校企合作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適應企業和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夠為企業人才吸納和高校人才培養帶來雙贏。
3.校企合作是集團人才培養的需要
企業的發展靠人才,人才的進步靠培養。除了企業自身提供的各類鍛煉機會之外,高校也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資源。整合好高校資源,為企業人才培養搭建舞臺創造空間,將很大程度上在企業競爭和人才培養上搶得先機,也將最終為企業迅猛發展創造條件。
4.校企合作是高校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如今,社會中的各行各業都在考慮著怎樣可持續發展。而企業與高校正在將這種理念進一步的演繹、升華。企業與高校雙方就如同這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經過一系列的嘗試、摸索,只有形成一套多元化的相對完善的合作體系,才能為高校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企業吸納頂尖優秀人才、做好企業人才培養工作奠定基礎。
二、集團內部調研
目前D集團從股份公司至下屬各企業也形成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者俱樂部
為了進一步突出D集團雇主品牌建設,提升企業影響力,也為了企業和社會培養具備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D集團聯合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共同打造了上海電氣創造者俱樂部,目前,上海交通大學與浙江大學的創造者俱樂部已經成立,清華大學和其他學校的俱樂部也在籌備當中。
創造者俱樂部通過舉辦各類技術講座、管理交流、職場導航等培訓來提升會員的能力,通過搭建論壇展示、企業交流、創新大賽等平臺拓展學生的視野;通過給予會員俱樂部崗位鍛煉、企業參觀實習、畢業設計、求職通道等機會,全面提升會員綜合素質。同時,通過俱樂部可以幫助D集團提前鎖定優秀學生,經過面試合格甚至可以納入管理培訓生中發展。創造者俱樂部具有一定的組織運營能力,俱樂部設立主席團、人力資源部、運營部、財務部和宣傳部。
俱樂部的活動形式包括由D集團提供企業品牌、產業發展、職業生涯規劃、技術交流、管理能力等多方位的培訓;舉辦以高效清潔能源,環境保護等為主題的技術創意大賽;舉辦管理創新活動;舉辦交流活動,由成員自行選定議題進行討論交流,經驗分享等。目前,俱樂部在學校中已經引起一定反響,效果不錯。
2.卓越工程師計劃
D集團旗下企業已經與多所高度戰略關聯高校簽署協議,共同參與完成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師計劃。通過協議要求D幾天要對相關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進行適當的安排:對于本科二年級學生要承擔和安排學生不少于6天的認識實習;本科三年級學生要在其暑假安排不少于3周的生產實踐;本科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要安排其進入企業,結合工程實際完成畢業設計;研究生二年級時學生也要到企業中完成碩士論文。與此同時,D集團以“卓越計劃”為載體,還配套項目制、導師制等措施,力求使青年大學生的培養從就職后向在校學習階段延伸,從而加速開啟每個優秀青年人才的職業生涯,也為企業了解學生、培養學生的忠誠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3.暑期夏令營計劃
為了進一步擴大企業知名度,提升雇主品牌形象,更好地儲備人才和與高校保持良好的聯系,D集團籌備策劃實施了暑期夏令營計劃。
暑期夏令營計劃從2013年5月開始確立,目標院校定為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目標專業為機械、電氣、材料和熱能。主要面向大三和研二的學生,通過電面、筆試和面試最終確定了25個人的規模,并在8月底安排了為期4天的活動。暑期夏令營活動的開展是D集團校企合作的一種有效擴展,其效果有待后續驗證。
4.學生實習實踐接待
每年寒暑假,都有大量的學生參與中社會實踐和工作實習的活動中,從學生角度來看,可以有效拓寬其視野,提升其經驗。從企業角度來講,則可以盡早地了解學生、及早發現優秀學生并及早納入企業培養序列中都會帶來較大幫助。上海電氣也對此項工作較為重視。以D集團為例,2013年暑期,先后接待了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多所學校的實踐隊伍,同時也吸納了數量不少的實習生。同時,D集團下屬企業還與清華大學相關院系簽署了協議,建立了清華大學學生暑期實踐培養基地,此培養基地有別于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工程實踐中心,更多的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參觀學習的平臺,面對的更多是本科生一、二年級或者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是一種提升企業品牌認知度的手段。這些基地的建立和實習實踐活動的開展,增進了企業和高校的聯系,也讓更多地學生通過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了解D集團的工作范圍、工作內容和企業文化。
5.清華大學職業生涯教練計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