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錢江新城核心區的城市陽臺分布著以“分享、信任、傳播”為宗旨的漂流書亭。這種有特點的文化傳播方式,在全力打造“學習型城市”的進程中,加濃了城市的讀書氛圍,倡導了市民的閱讀習慣,提高了文明建設水平。
漂流的翅膀
2012年9月11日,杭州首批投放了50座漂流書亭,每座書亭供讀者自由借閱的圖書保持在100冊左右。每冊書都蓋有專用章,由專人負責管理。在視野開闊的錢塘江畔,市民們可以在此吹風、漫步、觀潮,還可以信手拿起圖書,享受讀書的快樂,讓書香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漂流書亭的建立設想可追溯到2010年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每人每天的閱讀量令人堪憂。在城鎮化建設的浪潮中,市民生活節奏加快,但貫注力卻越來越短暫,人均閱讀量在逐年遞減。
早在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我國便已有漂流書亭的雛形——“以書換書”的流動圖書館,旨在讓圖書在人群中實現循環利用。實際上,漂流書亭真正發揚光大,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洲。主人們把手頭不再閱讀的圖書貼上標簽,投放至人流密集的各大公共場所。對此書感興趣的有緣人拾取并閱讀,又以同樣的方式再投放,無償開啟了圖書的漂流之旅。
“帶一本書來,帶一本書去”,基本24小時開放的漂流書亭吸引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關注,他覺得杭州的圖書漂流,就像是給書了安上了翅膀,讓知識飛向了不同的人。著名作家蘇童、阿來、舒婷等也紛紛讓自己的專著在杭州漂流。他們表示,日后將會把自己的簽名新作不定期投放至漂流書亭,用充滿創意的漂流方式,與廣大讀者朋友見面。
城市的書香
漂流書亭一開漂,立即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家住德勝東村62歲的沈大伯,為了能在漂流書亭換到感興趣的圖書,每次都起大早,趕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搶新鮮。杭州網絡作家、漂流書亭常客麥鈴說:“我非常驕傲我居住的城市有漂流書亭,一座城市除了有花香,還需要有書香飄散開來,這才是文化格調的體現。”
讀者對漂流書亭的喜愛程度,已大大超過主辦單位的最初預料,在杭州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錢江晚報》的組織策劃下,新投放的60余座漂流書亭,于2014年4月15日出現。
杭州文二路文錦社區南花園漂流書亭啟漂兩小時,就已擠滿三四十位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并漂進了上百本書籍。同樣火爆的一幕又在文新街道香樟社區上演,急著上班的讀者陳先生,原以為來得夠早,卻不想前面已排起了長龍;在附近購物的家庭主婦林女士,拎著一袋水果蔬菜,在漂流書亭前足足停留了一個小時;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小月說,漂流書亭成了暑假最好的去處;喜愛閱讀的保安小金說,漂流書亭給他提供了免費獲取知識的機會。
為排遣上班一族等車的枯燥和無聊,漂流書亭在黃龍體育中心、武林廣場北、市民中心等主要集散地投入使用;春運期間,城站火車站駐入了漂流書亭,淡淡書香夾著濃濃鄉愁,給返鄉的民工兄弟帶去了陣陣溫馨和絲絲暖意;運河旁獨具特色的河畔書屋,也迎來了漂流書架,市民們可以愜意地倚著欄桿,欣賞運河美景,賞讀書籍。
書香已真正“漂”進了尋常百姓家。迄今為止,杭州已建成投放120余座漂流書亭、100多個漂流書架,投放的圖書總量逾7萬冊,流通率高達八成以上,閱讀人次達60多萬,其閱讀率已大大高于某些大型圖書館。
堅實的后援
把閱讀當作畢生嗜好的胡先生,把積累了大半輩子的1000多冊圖書,統統捐獻給了漂流書亭;家住城東的胡大媽,得知體育公園新建了漂流書亭,大老遠坐著公交車,晃晃悠悠地捐來了兩袋滿滿當當的圖書;藍天社區的一位居民,送來了一部珍貴的《紅樓夢》手抄本;書亭的忠實粉絲、文學愛好者陳先生,外出辦事、訪友,身邊總帶上幾本自己的原創小說,一看到書亭,就會往里放……漂流書亭成立至今,前往捐書的市民數不勝數。
除了市民們自發捐書以外,部分單位也加入到無償捐書、組織換書的愛心行列。比如錢江新城管委會,無償捐獻了200冊圖書;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在漂流書亭開漂兩周年之際,捐了價值2萬元的圖書;杭州老牌民營書店曉風書屋,不但自己捐書,還發動邀請省內外的知名作家、學者參與活動;杭州藍獅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捐來了一大批文學、歷史、社會學等可讀性強的書籍……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出版集團等多個單位認領了城市陽臺上的10座漂流書亭;2015年4月,首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暨浙江書展舉辦期間,錢江新城20余座漂流書亭又被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集中認領。
更讓人感動的還有一大批不留名、不留姓、充滿愛心的志愿者們,其中包括一群小朋友。今年上六年級的小霏,是一名地道的小志愿者。她向筆者介紹,幾乎每天都有小朋友駐扎在就近的漂流書亭內,履行著小護書人的職責。
和漂流書亭同時誕生的,還有《都市快報》文娛公益志愿組織——石榴班。石榴班的每個成員都是閱讀愛好者,平日里除了發動捐書倡議,還對漂流書亭進行日常的管理維護。迄今為止,石榴班的成員已發展到了400余人。
誠信的考量
作為對社會免費開放的純公益性項目,漂流書亭基本沒有在崗的工作人員,日常的運作主要靠志愿者。在圖書的漂流過程中,市民需把誠信當做一種自覺,主動遵守漂流公約,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據錢江新城管委會介紹,通過積極舉辦百家愛心圖書接力站、石榴班志愿者大會、進行書中尋寶等大型活動,再加上媒體的呼吁、志愿者的帶動、出版社的認領,漂流書亭的新書源源不斷得到補充,較之成立之初,情形大有改觀,這主要體現在市民有了越來越強的愛護意識。近兩年,圖書的遺失率、破損率均有所下降,換回來的圖書質量呈上升趨勢,漂流書亭和漂流書架的損壞率也在逐年遞減。
據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介紹,在原先120座書亭的基礎上,今年將分批建設300座漂流書亭,還會對偏僻的部分網點適當調整、進行合理布局。
據了解,作為純公益性質的漂流書亭,將會積極爭取財政補助,設立專項購書和管理運營資金;積極發動出版社、書店等相關單位,呼吁社會和個人圖書捐贈;加強與杭州各大知名媒體的合作,擴大漂流書亭的影響力,帶動全民閱讀,提升城市文化的軟實力。相信不久后的將來,在杭州的街頭巷尾,漂流書亭將會與公交站、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等社會公益設施一樣普及。
唯有書香最醉人!讓漂流的書香化作城市的心香。
(本文攝影:傅淑青 王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