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芳
1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進城,也是第一次看見書店。
屋里的書架塞滿了各種圖書,地上也擺得到處都是。紙張的味道那么迷人,我呆呆地站在門口,挪不動步子。
母親還沉浸在悲傷的情緒里,就在半小時前,她捏著心電圖報告單去找大夫,一個工作牌上寫著“實習”的女大夫輕蔑地看了我們一眼,說,竇性心律不齊就是竇性心律不齊啊。她轉過身去,母親依舊湊到跟前問,那我娃的病怎么治?她漫不經心地說,這哪治得好,得去北京治。母親問,那得多少錢?實習大夫眼珠上翻,朝天花板看看,說,怎么也得二十多萬。
二十多萬?這對我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別說二十多萬,就是兩千塊錢我家都不見得有。我從三樓跑下去,城市街道上正開著紅火火的石榴花,世界如此嬌艷蓬勃,而我卻時日不多了。那年,我十四歲。
我和母親一前一后地走著。她想說什么卻又不知道該說什么,便問我,吃這不,吃那不。我一直搖頭。后來,她又說,就算砸鍋賣鐵也要給我治病。我滿心英勇地想:我才不怕死,但絕對不能拖累父母。我在為生命中最后的時間做規劃。
我首先想到,要讀書。在山村,書是極為罕見的東西,哪怕缺頭少尾的一本書,借閱者也都是連排隊帶抽號,那些書最終都難逃被翻爛的命運。之前,老師找我談話,叫我不要再看閑書,更不要寫小說,都是耽誤學習的事。這時一想,反正活不久了,學習好壞也無所謂,倒不如好好享受讀書的樂趣。如果可能,我還想開家書店。
正想著,眼前就出現了書店。雖然書店的規模并不大,但足以讓當時的我興奮。我呆立于書架前,臉和手燙得要冒汗。店老板說,想買什么書,自己挑!母親從后邊輕輕拍了我一下,我才往前挪了兩步。目光被那些文字浸泡著,體內涌動著一股從未有過的力量。這種無法向人訴說的體驗和感動讓我忘掉了心電圖,忘掉了實習醫生……整個世界似乎只是捧在手中的一本本書。我感覺到自己摸書的那只手在顫抖。
接連翻了很多本書,我都規矩地放回原位。母親看透我的心思,她從未有過的大方,說,喜歡就拿著。
但丁的《神曲》、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林清玄的散文,外加一本盜版的外國文選,加起來將近一百塊錢。母親眼眨也不眨就把錢交了。
那時的小山村,一百塊錢是多么金貴呀。在別人質疑的時候,父母從來都不吱聲,他們守著我命不久矣的秘密。直到夜深,關上房門,拉上窗簾,才講起我的病。我聽見一聲嘆息之后母親壓低聲音問可怎么辦呢?回答她的是另一聲嘆息。
2
我休學了。
大部分時間,我都鉆進桃園,采來一把又一把的野花,在紙上描摹它們的樣子,又去揀枯枝拼成畫。我一遍遍翻看那幾本書,在文字里信馬由韁。鼻血總是不期而至,滴到野花上、書上。我用一團又一團的衛生紙止不住地擦拭。每次這一切之后,地上的衛生紙擺成一片,好像土地上開出了刺目的花朵。
母親看著我的樣子唉聲嘆氣,唯一能做的就是四處搜集書,好像它們是救命良藥。
我那時是多么憂郁,現在想想,我白衣白裙站在房頂上吹響笛子的樣子,一定能把父母的心割出道道傷痕。
在城里工作的周叔,跟父親是發小,他來家里后,把我的病歷和檢查報告帶到城里。一周后,周叔特地跑回來,要帶我去檢查。
搖頭晃腦的老大夫坐在一把大木椅上閉著眼給我號脈。屋子里滿是草藥的特殊氣味。他看了我的瞳孔,又看了舌頭。問了些問題后,開了幾包中藥和一些維生素片。聽到醫院里實習大夫的言辭,他的眼睛忽然睜大,接著又半瞇起來,然后淡淡地說了聲:“無礙?!?/p>
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需要砸鍋賣鐵。周叔付了藥費,除此之外,他還給我們一百塊錢當路費。母親帶我去了書店,用欣喜的調子說:“挑吧!”
在那一年里,我一直認為這是父母和周叔設的騙局。我在許多本書里徘徊,認為自己可以坦然面對生死。是文字讓我重新審視父母家人。我有規律地作息,幫著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親電工的工資微薄,還得去挖礦補貼家用。受一本經營類書的啟發,我忽然想開個小賣部。父母卻并不看好。但為了讓我順心,還是把那頭老黃牛賣掉,并以此做本進了貨。貨架是他們用桐木板架著磚頭做成的。我用白報紙把磚頭與木板糊了個遍,又在上邊描描畫畫,竟然非常像樣了。
小賣部的生意意外地紅火,作為獎勵,父母有時也會托人給我買書。村里人總是不解,母親說:“她一看書就精神了,讓她看書,總比花錢吃藥強?!?/p>
那時,我家成了書籍聚集地。不識字的村里人撕掉一頁書想生火的時候會忽然想起我。他們送來的,有時是一本民國時期的學生課本,有時竟是有關夫妻生活的書,令人哭笑不得。
我流鼻血的次數越來越少。一年后,我感覺到了身體里的力量,確信自己真的“無礙”,一個人翻過三道山梁回歸校園。父母每每想起來,都對實習大夫抱怨不止:“分明就是看不起鄉下人!”
很多年過去了,我發現休學的一年在我記憶里占的版圖最大,份量也最重。我知道,是那些書滋養了我的生命。
3
我對書的鐘愛,是受爺爺的啟蒙。
因為喜愛讀書,爺爺在村里有了“文化人”和“懶漢”的名聲。若不是家里窮、當時教師的工資又太低,現在,他應該是退休教師,說不定也像湯先生那樣被不同的學生探望,格外風光,而不是背著柴禾望著從湯先生家進進出出的汽車。
爺爺這輩子,遵從道家思想,使自己的生活趨于天然。他讀過很多醫書,明白食物間的屬性及辯證。這使得他長壽,八十多了依然身體康健。爺爺寬容,不與人計較,遇到受氣的事兒,頂多說句:“跟他吵什么?我跟他講四書五經,他懂嗎?”雖然有些泛酸,但至少避免了一場爭吵。
爺爺嘴上說讀書是最無用的,可我分明看到許多本書已經在他的生命里匯流成河。每每干活累了,他總是抱著書翻看,過會兒便又精神抖擻,好像讀書真能驅散疲乏似的。
得知能去外省讀寫作班,我心里是狂喜的,我知道外邊的世界正在為我打開一扇門。
那時,村里正是私人煤礦開采的高峰期。金錢的誘惑,讓很多男孩扔掉課本,在礦洞里靠力氣謀生。他們早早掙足了錢,把媳婦定下來,過上富足的日子。從表面上看,找一個勤快的挖礦好手無疑是一個姑娘最好的歸宿,尤其像我這樣動不動頭疼、時不時流鼻血的女孩。跑到外省念書,著實讓人不放心。再加上這個專業太不具實用性,進賬遙不可及,卻要先花上一大筆錢。就在村里人都反對我讀書的時候,爺爺硬是塞給我二百塊錢。
到了學校,我認識了更多好作品。每次走進圖書館,我感覺那些字好像都在以書香的方式向我伸觸角,我的眼睛如饑似渴,想把它們一一攬過來。我體會著爺爺遇到某一個好句時手舞足蹈的瘋狂。
讀書似乎可以完成生命的嫁接。那些文字逐漸像羊群一樣啃掉了青春期里蝕骨的憂郁,我感覺陽光正從遠處一點點漫過來。
4
畢業后的就業極其困難,后來有了工作,卻又遭遇諸多不順。那時,我跟同學用八十塊錢租了一間小屋,我們用盡可能少的錢解決溫飽問題。一有時間就讀書,并且分享。我們感動于《我愛比爾》讓人心碎的愛情,也著迷于圣??颂K佩里的哲思。有時也讀當時流行的卡耐基。甚至在沒有暖氣的寒冬,我們一唱一和,假扮《紅樓夢》里的人物。有時傷感,有時發笑,但似乎真能御寒。
每個星期天,我都早早去新華書店,直到“回家”的薩克斯曲響起才不舍地離開。我發現讀書不只能哄心讓它安寧,還能哄胃。每次我都慶幸又省去了兩頓飯費。
就這樣,我們以讀書的方式成功抵御了那些時光里的窘迫。
而今,我已經在城市立足,也因為寫了點東西而受到鄰里尊重。日子雖然普通,但買書不是難事。并且,在今天,書店、網絡……買書是如此便捷。相對十幾年前那個以為自己命不久矣的山村少女,現在的生活無疑是天堂。我不敢說是書改變了我的命運,但它們確實把我磨礪得格外圓潤皮實,并且在生命中的低谷一再把我的心舉向高處。對于人生來說,這真是一場救治。
最令人驚奇的是,我再也沒犯過頭痛病,鼻血也流得少了,最近這幾年竟一次也沒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