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敦禹 王桂仟遼寧師范大學
丹田發力訓練方法對提高短跑成績的研究
齊敦禹王桂仟
遼寧師范大學
短跑所需要的力量是上肢和下肢相向扭轉所產生的力量,如果沒有一個支點,沒有一個力量的匯聚點,那么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就不會共同相加作為跑步的動力來源。我大膽的推測:丹田就是短跑力量的源泉。在傳統的短跑訓練過程中,有些教練員只注重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的單獨訓練,而忽視了兩者之間的結合。丹田發力訓練方法是將力量聚集于丹田以增強丹田發力的訓練方法。我國歌唱和武術等項目進行丹田發力訓練較早,但對于丹田發力訓練在競技體育中的應用還缺乏理論和實驗性研究。
短跑,丹田,訓練
引言
一般所謂丹田是指腹部丹田[1]。現代科學用生物學觀點把整個人體視為一個生物場,丹田是位于經絡之上的一系列神經裝置,它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區域,是人體的重要場源[2]。
丹田在競技體育中作用表現為人體核心部位重心的穩定、力量的傳遞、力量的整合、力量的控制,為運動員發力創造支點,預防和減少運動員運動損傷。國內的一些專家把丹田發力作為一般力量和專項力量的橋梁,通過對丹田發力合理科學的訓練并結合各專項力量,使運動成績及專項技術水平有顯著的提高。
通過文獻檢索,本人查閱了大量的有關丹田訓練方法、丹田對歌唱和中國武術影響的文章,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從這些學者教授的文章思想和觀點建議中總結出丹田的作用、丹田訓練方法以及運用丹田訓練方法可以對提高田徑短跑運動項目具體方面做出闡述,借此來幫助本文,給予了很大的文獻支持。
實驗設計
本文以遼寧師范大學田徑短跑專項訓練二級水平共10名男子100米運動員為實驗對象,且將10名運動員分成兩組:對照組5人,實驗組5人。在遼寧師范大學田徑場組織進行為期兩個月8周的實驗,得出實驗數據且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出實驗結果。借助Spss16.0軟件對實驗后測得的數據進行統計,為本次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2015年3月初到2015年4月底期間共計8周,每周訓練五次,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訓練,實驗組的成員在準備活動過程中增加丹田發力訓練相關內容,而對照組的成員在準備部分中采用的是傳統的準備活動其內容主要是慢跑、簡單的壓腿、跑的專門性練習,短跑訓練課的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內容不變。實驗組丹田發力訓練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1-2周丹田穩定條件下的姿態保持,主要是在墊子上做丹田發力訓練的靜力性動作—俯臥撐,要求臀部肌肉收緊,氣沉丹田;第二階段,3-4周丹田在姿態保持的同時做可控運動動作,主要是在單杠上做動力性動作,雙手抓握單杠向上牽引,分為單支撐和騰空時期;第三階段,5-6周丹田不穩定條件下的丹田靜力保持,減少支點都在不穩定動作條件下保持身體靜止,其主要內容是在平衡氣墊上做靜力性動作;第四階段,7-8周丹田在不穩定條件的徒手動作,主要內容是兩腳懸吊在懸吊繩上,雙手觸地,體驗丹田發力的訓練方法。
實驗是每周五次,分別是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和周五,在每次課的準備活動上訓練時間為30分鐘,在每次訓練課開始實驗學生要提前10分鐘來到訓練場地,做一些熱身活動。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課后不做與提高身體核心力量的動作,每次課都會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詢問,以保證實驗的科學性。
實驗指標及測試方法
使用遼寧師范大學田徑場,計時用手按秒表,使用前校準,來測定實驗組與對照組30米、60米、100米計時跑成績
測試方法:受試者穿運動釘鞋,采用站立式起跑。計時者見被測試者啟動開始計時,等到被測試者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到達終點線內沿的垂直平面時停表,每人跑兩次,取最好一次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小數。
實驗結果與分析

表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相關速度指標統計表(單位:秒n=10)
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進行前測得專項速度成績,經過T檢驗,P>0.05,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30米、60米、100米計時跑成績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2 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相關速度指標統計表(單位:秒n=10)
為期兩個月的實驗結束后,從實驗數據可看出:30米跑實驗組的成績為3.69s比對照組3.77s的成績提高了0.08s,60米跑的成績比對照組提高了0.16s,100米跑的成績比對照組提高了0.10s。經過T檢驗,實驗組60米跑、100米跑的P<0.05,說明這兩項速度指標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訓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30米跑有提高,但是沒有顯著性變化。
兩月8周實驗結束后測得,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與實驗后其組內各個速度指標提高幅度對比分析,其分析結果(見圖1)。
通過為期兩月8周實驗,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成績都有提高,但實驗組實驗前后提高的幅度大于對照組實驗前后的幅度,實驗組反映位移速度30米跑成績0.08s比對照組成績0.02s提高了0.06s,而60米跑成績和100米跑成績提高了0.15s和0.11s,60米跑成績提高的幅度最為明顯。
結論與建議
結論
(1)本文在對丹田概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文獻檢索后對丹田發力訓練方法做出定義:丹田發力訓練方法是通過一系列手持器械或徒手的方法和手段,將力量聚集于丹田以增強丹田發力的訓練方法。
(2)丹田發力訓練方法表現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丹田區域穩定條件下的姿態保持;第二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基礎上機體做可控的身體運動;第三階段丹田區域不穩定條件下的靜力保持;第四階段丹田區域不穩定條件下的徒手動作。
(3)反映實驗前后丹田的評價指標分別為:專項速度素質包括30米、60米和100米計時跑.
(4)通過對實驗后專項速度指標進行T檢驗,得出30米跑、60米跑和100米跑的變化有無顯著性差異。
建議
(1)丹田發力訓練的評價指標僅是初步的嘗試,對其不同水平的運動員、不同的訓練階段、不同的項目只是借鑒。
(2)丹田發力訓練法和傳統訓練法都是以服務于專項訓練為宗旨的,應了解它們的關系,不能片面地追求單一力量的訓練。教練員要清楚的認識一般訓練法、丹田發力訓練法、專項訓練三者之間的關系,根據每個項目的本身特點有選擇性地進行丹田發力訓練。
[1]楊寧靜.丹田氣在歌唱中的作用[J].
[2]梁保義.在意守丹田之妙[J].體育與科學,2007,28(2):7-8.
2010年考入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4年完成本科學業。大學期間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和“山東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2014年9月考入遼寧師范大學運動訓練研究生,師承齊敦禹教授。
王桂仟,男,漢族,1991年出生,山東省聊城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