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情報機構可以看到你的裸體,你的感覺是什么?2015年3月著名的英國喜劇演員約翰·威廉·奧利弗在紐約向路人提出這一問題,路人的反應如何相信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其中一人說,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另一個人說,對情報機構應該有更好的監查措施。然而,可悲的是沒有一個受訪者知道,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稱NSA)、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簡稱GCHQ)和德國聯邦情報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簡稱BND)可以毫無顧忌地查看他們公民最近通過網絡發送的照片。
想知道有多少人認為監控是對他們隱私的侵犯可以看一下最近由國際特赦組織進行的一項調查,該調查針對13個國家的人,調查的問題是如果互聯網和手機通信都會被監控是否有問題。調查的結果顯示只有約60%的受訪者反對,大部分人對此的態度都比較消極,但是當被問及如果監控的對象是國外的人或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的外國人時,調查的結果卻顯示大部分人都支持監控。不過,這一結果或許與近期發生的惡性事件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在法國支持監控外國人的數字明顯高于平均水平,因為調查的時間正是查理周刊受到襲擊之后不久。
不過,監控并不可能控制在一定范圍,一旦進行監控,每個人都受到影響。以BND為例,他們通過法蘭克福的互聯網節點DE-CIXCIX截取通訊,并將所謂的海外通訊轉發給美國的情報機構。那么,如何界定海外通訊?給一個在海外的家人寫電子郵件是否是海外通訊?給德國范圍內的一個德國人的.COM郵件地址發送電子郵件,郵件經由美國的電子郵件服務器發送,是否也是海外通訊?BND員工不可能人工過濾數據,即使執行人工過濾,錯誤率也必然非常高,因為這件事情的關鍵正如德國議會左翼黨成員瑪蒂娜·倫納所說:情報機構的行為完全不受任何限制。
他們擁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權,正如混沌電腦俱樂部(Chaos Computer Club)的發言人萊納斯·諾伊曼所說的“沒有什么數據是情報機構無法訪問的”,瑪蒂娜·倫納也說“你可以假設情報機構可以閱讀你的所有電子郵件”,目前,瑪蒂娜·倫納正在德國的NSA調查委員會工作。
更多的監控
德國的NSA調查委員會在愛德華·斯諾登揭露NSA丑聞后成立,目的是弄清楚情報機構如何刺探德國互聯網通訊以及到了什么程度,還有BND甚至德國聯邦政府在這件事情上發揮的作用。
有一點是明確的,德國政府對于監控互聯網和自己的公民也非常感興趣。據瑪蒂娜·倫納介紹,目前,他們正準備進一步擴大監控。在最近幾周,瑪蒂娜·倫納曾經參加的相關會議顯示,目前德國與美國有一個新的客運協定,德國乘客的飛行數據將被監控,并且2015年6月開始對社交網絡進行實時監控。對此,NSA調查委員會的左翼黨成員只能表示失望,根據萊納斯·諾伊曼的預測,未來政治上的監控需求會越來越多。
毫無疑問,美國是各種監控行為的始作俑者,而所謂的愛國者法案則是賦予他們為所欲為的武器。這是一個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事件后通過的一個法案,在2011年5月26日,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延長并進一步擴大的法案范圍,極大地擴大了美國執行機構的權限。在愛德華·斯諾登揭露NSA丑聞之后,該法案第一次受到挑戰,2015年6月1日,美國參議院沒有就延長本法案的決議達成一致意見,致使該法案于6月1日起失效,但是可笑的是,6月2日法案再次被授權延長至2019年,雖然法案的第215段做了修改,終止了NSA大規模收集電話數據的程序,但是仍然規定電話公司將保存這些數據,并且NSA可以通過美國聯邦法院的許可獲得信息。對于類似的條文相信所有曾經關注監控丑聞的人都很熟悉,也都清楚最終NSA是否能夠進行監控和獲得監控數據。事實上,正像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結果一樣,大部分人都對監控國外的人或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的外國人并沒有什么意見,但是在美國人批準監控外國人的同時,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他們自己也難以避免被監控。
無奈的自由公民
互聯網監控是否能夠帶來什么正面的價值呢?根據德國聯邦議院研究部門對2011年歐洲國家數據監控的調查,沒有任何地方的犯罪率下降是因為電信公司存儲了客戶的詳細呼叫記錄。盡管法國的互聯網監控非常完善,但是仍然無法避免查理周刊的攻擊。事實上互聯網被監控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真正希望做些什么事情的人,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加密等手段確保通訊內容不被泄漏。真正影響的是普通的互聯網用戶,他們對于監控只有無奈的接受,而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也不懂得如何在互聯網中隱匿自己,可以做的只是減少互聯網的使用和應用。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顯示,約20%的受訪者礙于監控而選擇不在互聯網上搜索有關疾病等較敏感的內容。其次,在網絡被監控的情況下,相信也已經沒有多少人會通過網絡發送自己的性感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