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四季拍賣會總成交6969萬元
嘉德四季第42期拍賣會于6月28日晚間圓滿落幕,總成交額6969萬元。此次拍賣會分為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兩大板塊六個專場,包括中國書畫板塊推出“嵩石山房”“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共讀樓存札—陳乃干友朋書信”“中國古代書畫”四個特色專場。
西泠2015春拍:封面作品李可染《長征》7935萬元成交
2015年7月5日晚上11:00,西泠2015春季拍賣會“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二)”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舉槌,共推出39件拍品。其中,本專場封面作品李可染《長征》以估價待詢的方式上拍,以6000萬元起拍,最終以6900萬元落槌,7935萬元成交。
罕見羅丹雕塑珍品亮相倫敦佳士得 斬獲110萬美元
去年首次按照法國知名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鑄造的模具澆鑄的純青銅雕塑《阿芙洛狄特》(Aphrodite)于近日亮相倫敦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主題專場拍會,展現了雙臂伸過頭頂的優雅裸體愛神的形象,引發了激烈競奪,并最終以近114.8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12.87萬元)的高價成交。
日本紅寶石葡萄拍出近萬美元
日本共同社9日報道,日本石川縣開發的高級葡萄“浪漫紅寶石”9日在金澤市中央批發市場進行了本季首次競拍。一串“紅寶石”葡萄拍出歷史最高價100萬日元(約合8200美元)。此前的最高成交價是去年創下的1串55萬日元(4500美元)?!袄寺t寶石”這一新品種開發歷時14年,其特征是糖度在18度以上,每串重量不低于350克,每顆葡萄大如高爾夫球,外皮顏色比普通品種紅。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紀念幣首發式在西藏舉行
7月18日上午9點58分,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紀念幣首發儀式在中國金幣西藏特許西藏銀橋股份有限公司隆重舉行。西藏自治區人民銀行發行處副處長張儉先生蒞臨現場,對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紀念幣在西藏首發表示熱烈祝賀,并祝首發式圓滿結束。
倫敦蘇富比將拍賣“愛麗絲漫游仙境”銀紐扣
蘇富比倫敦將拍賣一對“基路伯形新藝術風格按鈕”,這對按鈕屬于愛麗絲·普萊森斯·利德爾—劉易斯·卡羅爾《愛麗絲夢游仙境》的靈感來源。根據保存盒里的一張卡片,利德爾從出生起到去世一直戴著這對紐扣。這對紐扣估價在2000至3000英鎊(1.92至2.88萬人民幣)。
秀蘭·鄧波兒遺物拍賣
在秀蘭·鄧波兒去世近一年半之際,一場鄧波兒兒童時代紀念品大型拍賣會7月14日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小劇院舉行。550多件拍品中,有數百個布娃娃和玩具,還有近100件鄧波兒拍攝電影時使用的道具和穿過的服裝。
南京首次發現鄭和墓文物實證證其葬在牛首山
7月16日從鄭和墓園文物保護管理所得知,江蘇南京首次發現鄭和墓文物實證—“咸陽世家”墓志碑,這是迄今第一件能證實鄭和安葬在南京牛首山的文物實證。此次發現的墓志碑年代是清代光緒甲申十年(1894年),該碑長1米多,寬近半米,上面提到:“鄭公祖先鄭和出使西洋印度諸國”“賜姓鄭,守備南京,馬府街即賜第處也。歿,敕奠于牛首山西。”
陜西唐昭陵陪葬墓區首現雙層覆蓮石座
陜西省禮泉縣田野文物保護大隊日前從唐昭陵一處無名陪葬墓附近發現一座罕見蓮花石座。經專家初步鑒定,此次發現的石雕蓮花座,覆蓮部分為雙層覆蓮且蓮瓣寬闊蓮子飽滿,在唐昭陵考古發現史上屬于首例。
云南啟動青銅時代八塔臺墓地考古發掘
云南曲靖市八塔臺墓地2號堆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7月9日啟動。八塔臺墓群是云南地區保存較為完整,墓地規模較大,疊壓打破關系十分復雜的重要古墓葬群。其青銅時代墓葬年代始于春秋早期,延續至西漢,到南宋后期又開始作為火葬墓地使用直至明末。墓地沿用時間長達1200年左右。2006年5月,八塔臺古墓群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澳門舉行申遺成功十周年系列慶祝活動
7月12日,為慶祝澳門申遺成功十周年,澳門特區政府舉辦了“申遺成功十周年文物保護成果展”“申遺成功十周年慶典暨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及新書發行儀式”等系列慶?;顒?。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童明康出席上述活動并致辭。出席慶?;顒拥倪€有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吳衛鳴,以及數十名國內外文化遺產領域的專家學者等。
周口店遺址公布猿人洞搶救性清理發掘成果
7月17日,北京周口店遺址對外公布了2011~2014年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搶救性清理發掘成果及2015年發掘計劃。本階段發掘共出土可鑒定標本上萬件,并找到了“北京人”用火的最新力證。第1地點(猿人洞)是周口店遺址的心臟,是遺址最具科學價值的標志性堆積體,是第四紀地質學剖面的代表性遺跡,保存了遺址最完整的地層序列和豐富的科學信息。
中國巖畫展在首博開幕
為紀念中國巖畫現代研究保護100周年,弘揚中國巖畫的文化精神,推動大遺址保護工作,促進國內外巖畫事業的友好交流,7月5日,由中國巖畫學會主辦,崇左市人民政府協辦的“亙古天書—中國巖畫展”、第二屆中國國際巖畫論壇、中國巖畫學會年會開幕式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展覽內容包括巖畫文物本體、巖畫文物復制品、攝影作品、巖畫拓片等數十類展品,對全國28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的巖畫進行了集中展示。
“紀念鄭和下西洋特展”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幕
7月9日,在第11個中國航海日前夕,由中國港口博物館與中國鄭和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向東是大?!o念鄭和下西洋特展”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展。此次特展共展出文物162件(套)。展覽以鄭和下西洋為重點,以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為輔線,以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的關系為聯結點而展開。在了解鄭和下西洋的同時,寧波港2500年的滄桑歷史也將一一展現。
“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抗日戰爭主題展”在京開展
由總政治部主辦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抗日戰爭主題展”7月16日在京開展。“中流砥柱”主題展共分“高舉全民族抗戰旗幟”“八路軍新四軍出師抗戰 開辟敵后戰場”“敵后戰場逐漸成為抗戰主戰場”“根據地軍民堅持艱苦的敵后抗戰”“解放區軍民反攻作戰奪取抗戰勝利”等5個部分,總面積2000平方米,展出照片、圖表、畫作等近430幅,文物515件,突出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湖南發現釣魚島屬中國鐵證:明代已屬中國版圖
近日,在湖南平江縣進行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時,文物普查小組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了一本《使琉球錄》的書籍,此書為明朝陳侃所著,是民國26年(1937年)商務印書館根據國立北平圖書館館藏善本—明嘉靖刻本影印。文物專家根據書中記載的大量文字證明: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而日本所稱最早發現釣魚島,是日本吞并琉球后的1884年,相距1534年明朝琉球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已落后了350年。
32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幕
7月20日,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儀式暨“秦韻——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開幕式在甘肅省博物館舉行。展覽除展出法方返還的32件大堡子山出土金器外,甘肅省文物局還從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禮縣博物館調集文物109件(組),共展出文物141件(組),其中金器61件(組)、銅器56件(組)、玉石器18件(組)、陶器6件(組)。
珍貴古籍雕版特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
日前,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古籍保護協會主辦的“珍貴古籍雕版特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來自全國十余家單位和個人收藏的雕版147塊以及早期珍貴雕版印刷文獻,展覽分為雕版的發明與發展、古籍雕版、日用雕版、雕版技藝、雕版印刷活態演示五個部分,展品共計200余件,展示了雕版印刷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