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東

給老年人提供終身教育和融入當地社區的場地
進入高齡化社會
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和壽命的延長,從2000年起韓國就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按照目前的速度,預計韓國將于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到人口總數的14%。到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20%。韓國用26年從高齡化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的速度,遠遠快于日本和德國,后兩者分別用了36年和77年。
衰老的來臨會挫傷老人的自信心,減少他們的生活積極性。生活方式和社會角色的轉變不可避免地帶來失落和孤獨感,如果沒有新的內容填補,很可能影響健康。此外,有些老人因為不能適應新角色,會產生焦慮、抑郁情緒,變得自卑多疑、挑剔苛責,甚至悲觀厭世。
老人由于生活圈子縮小,與外界交流的機會較少,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使得他們的知識與信息不能及時更新,甚至導致他們與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逐漸脫節,從而被社會和家庭邊緣化。
韓國公共圖書館的館員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再優越充足的物質生活都無法掩飾老人內心對空虛和孤獨的極度恐懼,以及對尊重和關愛的迫切渴望。他們在人口結構變化的推動下,出臺了許多服務于老年人的新方案,努力滿足他們迫在眉睫的需要,給老年人以精神上的依托,進行心理上的慰藉。
60歲以上讀者占19%
55歲的安貞煥是一位有兩個大學生兒子的母親,也是一位圖書館的老讀者,她對一些人仍然認為圖書館是書呆子和考生的專屬之地持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她喜歡參加公共圖書館主辦的各種教育項目,其中包括讀書會和親子講座等。每周五晚上,安貞煥都會到位于首爾中心的鐘路區公共圖書館,學習老年人計算機班的課程。
“老人們應該改變養老觀念,積極發現并尋找老年生活的快樂。在主動搞好人際關系、健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與一些真正感興趣的活動,從中得到樂趣和自我滿足,達到樂天安命、怡然自得的境界。”安貞煥在接受《韓國先驅報》采訪時表示,“在公共圖書館,我能得到免費或比其他地方更便宜的教育,因此想最大限度地參與其中。我希望圖書館開設更多的教育和文化項目,以便像我這樣的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融入到當地社區中。”
和安貞煥一樣,特別是隨著出生于生育高峰期的一代人退休,越來越多50歲以上的韓國人涌向公共圖書館。隨著韓國老齡化速度加快,圖書館讀者的平均年齡正在上升。據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公布的數據,公立圖書館60歲及以上讀者的比例從2010年的14%上升至2015年的19%。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的五年(2009—2013)“圖書館發展綜合計劃”(Library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Plan)強調擴大圖書館職能的重要性,希望圖書館為老年人提供終身教育的場地,從而縮小信息富人和信息窮人的差距,其中包括外籍勞工和多文化家庭。
主辦豐富多彩的活動
“假定韓國老人60歲退休,活到80歲,其間除去吃飯和睡覺的時間共有7萬小時。建立相應的基礎設施,讓韓國的老人有價值地、幸福地度過這7萬小時,是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未來的最大課題。”韓國延世大學圖書館與信息科學系的金基英教授指出,“擴大圖書館社區中心的作用和經營更多的項目沒有什么錯,如果這是當地老人們想要的,圖書館愿意繼續為這類項目提供信息資源。但是如果制定的項目沒有充分考慮如何為目標讀者服務,這種自上而下的政策措施可能會大打折扣。”
部分精選出來的試點公共圖書館已經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一些項目。例如,在京畿道,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專門為老年讀者開設了一個寫自傳的教學班。這個班隸屬于當地社區中心,成為受歡迎的項目之一,因為它為圖書館用戶提供了獲得廉價出版自己圖書的機會。韓國的一些老人在敘述自己的“滄桑之路”時處處流露出真情實感,目的是想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兒女,讓他們從中受到啟迪,懂得感恩,學會孝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有些項目擴展到與工作相關的課程,專門為那些退休后想要重新開啟自己職業生涯的老人而設計。例如,大田市西區公共圖書館開設了為期8周的“童話大師奶奶”(Fairy Tale Master Granny)課程班,教授講故事的技巧——如何把有條理的敘述和豐富的表情有機結合起來而講得引人入勝。該項目與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有關系,西區市市長表態說,一旦老奶奶們完成了訓練,市政府計劃將聘請她們為貧困兒童講故事。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提供與圖書相關的項目,得到了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韓國圖書館協會的支持和幫助。迄今為止,有近3萬本用較大字體重印的圖書分發給全國493個公共圖書館,該項工程始于2011年。
上述各種項目很有吸引力,老年人更是受益匪淺,不僅可以參與課程教育活動,而且獲得了與其他參與者建立關系的機會。正因為如此,入館參加各項活動的人數激増,圖書借閱率穩步上升。
然而,就圖書館事業的基礎來說,韓國畢竟相對薄弱了一些。調查表明,歐洲一個公共圖書館平均服務1萬名讀者,而韓國一個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對象超過6.6萬人。韓國公共圖書館的館員只有3300人,1名館員平均要為1.5萬人服務,與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推薦的1名館員平均服務2500名讀者的標準相差甚遠。
讓有多元文化家庭背景的讀者適應新生活
多元文化家庭激增
在韓國,另一個主要的人口結構變化體現在多文化家庭的增長。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間的交流頻繁,多文化家庭也越來越多。政府估計2009年這類家庭成員的數量為27.2萬戶,預測2050年將攀升至210萬戶。通過國際婚姻組成的家庭在韓國被稱為多文化家庭,它一般指“混血家庭”,包括不同國籍組成的“混血家庭”和同一國籍不同民族組成的“混血家庭”等。
韓國統計廳發布的“跨國婚姻人口動態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每8對結婚的男女中就有一對是國際婚姻。外國人居民共有72萬名,占居民登記人口的1.5%,較前一年增長了35%。4.7%的韓國新生嬰兒為跨國婚姻家庭新生兒,也就是說,每2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混血兒”。據說,到2050年韓國將進入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的“移民社會”。多文化家庭出現的問題,不同社會有不同的特點,但也有共性的地方,比如文化沖突導致的家庭矛盾就是共性。

隨著外國移民的不斷增加,使多元文化融合成為韓國政府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這種日漸增大的影響使首爾市許多公共圖書館的現狀發生了變化。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支持推出了一系列公募形式的多元文化項目,以促使在韓國生活的各國民眾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彼此的文化。2015年4月至12月,16個地方政府所轄的125個公共圖書館將集中舉辦一系列多元文化課堂。在韓國政府的“圖書館發展中長期計劃(2014—2018)”(The Library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 )中,有專門“提升圖書館對多元文化家庭的服務”的規定。為了提升這方面的服務功能,政府在各地公共圖書館設立了近40個多元文化資料室,里面配備有越南文、日文、中文等多語種圖書和期刊。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還將與韓國女性家庭部等聯合,為相關項目的運營提供培訓、咨詢、調查研究等服務。早在2011年12月,一個多文化的圖書館在金井區圖書館落成,它薈萃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圖書,是觀光部“2011工程”的一部分。
對于那些有多元文化家庭背景的讀者,圖書館館員充分認識到使他們克服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一個相當艱巨的挑戰。以坐落在金海市外國人勞動者中心的金海市多文化圖書館為例,它實施的多元文化項目非常成功:館舍的設施和項目從外籍勞工的實際需要出發精心打造。在它的兩個咨詢室里,讀者可以通過口譯服務項目對金融、法律和醫療保險等進行咨詢,每天有100多人惠顧。
早日適應新生活
貝米達·希內斯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移民,2014年 10月30日領著她兩歲的兒子參加了龍山公共圖書館的折紙活動項目。希內斯與日本和中國的其他五個同學一起,用紙折疊了一個高麗王國金色王冠的實物模型。在整個制作過程中,韓國教練精心指導,給他們提供了有關韓國歷史和佛教的信息。她高興地說:“通過參加圖書館的活動,我對韓國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公元918年—1392年的高麗王國又稱高麗王朝或王氏高麗,是朝鮮封建王朝之一。”
在推動制訂為希內斯這樣有多文化家庭背景的讀者服務的新圖書館計劃背后,是韓國政府更廣泛的計劃。韓國公共圖書館大力開辦韓國語言和文化班,以幫助有多元文化家庭背景的讀者能夠早日融入韓國的新生活之中。通過周到組合的一站式服務,取得了積極的反饋。來自中國的高新女士經常到圖書館借閱中國書籍,與丈夫和兒子一起閱讀;她對各種各樣的課程班感到滿意,曾選學圖書館舉辦的電腦培訓班,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5歲的阮香是生活在金海市的越南人,2014年參加了金海市一家圖書館的文學興趣班,通過詩朗誦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但韓語水平提高很快,加深了對韓國文化的了解,而且認識和結交了很多新朋友。
金靜姝帶著孩子一起報名參加了仁川南區多元文化家庭支援中心舉辦的多元文化項目,感受頗深:“體驗不同國家飲食文化的課程使人大開眼界,進一步了解了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今年還要和孩子一起去。”
李珍雅圖書館位于首爾市西大門區,將推出一項名為“多元文化講師培訓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structor Training)的活動,旨在將嫁到韓國的外國新娘培養成多元文化講解員。仁川市南區的秀峰圖書館推出的 “借給你老師”(Lend You the Teacher)的多元文化課程別具一格,吸引了許多移民家庭的子女。在課堂上,由熱情好客的大學生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韓語,講解韓國歷史。
但是,并非所有的圖書館都具備擴大多元文化項目的信息資源和充足的人力資源。“一些圖書管理員沒有時間將精力集中到基本的服務上,因為他們過分忙于開展其他的項目。”韓國中央大學金友升教授強調道,“現在該是韓國考慮如何確保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時候了。”在這種形勢下,突出重點和定制至關重要。金基英教授認為,公共圖書館和政府機構在籌劃項目時應該考慮不同的情況和問題。比如安山市和九老市生活著大量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群,其中大多數都是外國勞動者,這些人白天沒有時間上圖書館,所以開設的項目宜在夜間舉行,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