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茫
被稱為“中國詞壇泰斗”的喬羽先生今年88歲,身體硬朗,精神飽滿,文思敏捷,談笑風生。從喬羽的生活細節中,不僅可以讀懂其人生的追求,還可以感悟到其善于養生延年的長壽秘方。
喬羽的生活中充滿了輕松美好,他主張寬容,很少發怒。他的作品中毫無華麗詞藻,極其簡潔,卻流暢上口,蘊意深遠,令人難忘。其代表作有《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愛我中華》《難忘今宵》等歌曲。他說:“我不喜歡涂脂抹粉,就喜歡直來直去地寫非常簡單的大白話,‘淡掃娥眉朝至尊就是我所追求的。”喬羽退休后仍繼續他的歌詞創作,而且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每參加一次社會活動,他都感到很快樂。喬羽說,無論離休干部,還是退休職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社會做點事情,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從健康角度來說,可以排除孤獨與煩惱,愉悅身心。
喬羽性格開朗,遇事看得開,能隨遇而安。他在“文革”中下放勞動的年月,受盡了屈辱,那時總安排他干那些又臟又臭的活兒,可喬羽總是樂呵呵地接受任務,喬羽說:“別人可以讓我受辱,我則把受辱當修煉。”他在電視劇插曲《說溥儀》中規勸世人:“既然人在矮檐下,何必埋怨常低頭。披一身錦繡,數萬種風流,欠缺的不過是一點兒做人的自由,發什么沖冠怒,消什么萬古愁,只因為一場繁華舊夢做不夠。勸君勿須惱,勸君勿須憂,得罷休時且罷休,拋卻了金玉枷鎖便是自由。”
喬羽說話風趣詼諧、機智幽默,對長壽問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常說:“我好像不大在乎長壽短壽。沒想過我必須活多大才好,該活多大就活多大,誰能管得了這事?很多人稍微歲數大點,就老想著‘不知道哪天就……一天到晚瞎琢磨,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動。我不苛求什么長壽,因此也用不著在這上面花心思,從不吃什么補藥。我也沒怎么鍛煉,惟一的‘鍛煉是按我的習慣,每天到戶外走點兒路。我走路漫無目的,到街上轉轉,或者買點東西,每天一兩個小時,輕松自由,一天不這樣走走,就覺得不舒服。這算是我不是為了鍛煉的鍛煉。”
喬羽晚年最愛的健身活動就是垂釣。有水有魚的地方大都環境優美,能使人產生好心情。喬羽認為,釣魚是一項能夠陶冶性情的運動,有益于身心健康,對一些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此外,久居喧鬧城市中的人,經常到郊外的原野上走一走,轉一轉,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呼吸一下青山綠水間的新鮮空氣,“特別是當你親手操起釣具,在河塘邊上甩上幾桿,撒上幾網,你就會頓覺生活充滿了樂趣,心胸也隨之開朗了許多,這對老年人自然是大有益處的。”
喬羽善于用書法修身養性,一生都在墨海中尋求健康與快樂。喬羽的書法剛勁有力,揮灑自如。他的書法是自幼在他父親指導下練就的“童子功”,一輩子從沒放棄過。他認為,對老年人來說,書法是最好的運動。“紙一鋪我就進入了狀態,頭腦清新,心平氣和,一字凝神。書法既是體力勞動,又是腦力勞動,不可舍啊!”在他看來,練習書法能進入一種超脫的境界,通過屈臂伸手、肩肘運動,也能得到柔和的全身鍛煉。所以,練習書法,不僅使人筆下生輝,同時還是一種養生保健的極佳方式。
喬羽被中央組織部授予“終身不退休的藝術家”稱號,對待榮譽他有三句話:不為時尚所惑,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浮名所累。他常說:“生活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對哪個人過分地眷顧。要多一些樂觀,少一些世俗功利心。做善良的人比做惡人快樂,做有事業心的人比無所事事的人快樂,做心底無私天地寬的人比斤斤計較的人快樂。”這也是喬羽對當代人的規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