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松
筆者在門診值班之際,遇到一對中年夫婦前來看病。一進門,這位丈夫就著急地說:“大夫,請您給我妻子看看,她頭痛得厲害。”只見他的妻子頭裹毛巾,兩手抱著頭,不斷地呻吟,呈痛苦面容。原來,這位女士患頭痛已經一年多了,曾去過好幾家醫院,做過腦電圖、CT,也未見異常。醫生說是神經性頭痛,服用很多中西藥,效果也不明顯。而且患者的頭痛呈經常性發作,犯起病來痛得十分嚴重,此次就診之前,已犯病五天了。
“頭頂最痛,痛起來覺得如冰塊擊頂,頭皮發緊像要裂開一樣”,患者描述稱。而每次頭痛時,用熱水袋暖暖就輕一些。仔細詢問得知,患者開始發病的那年夏天,曾用冷水洗頭,洗完后又吃了塊冰糕,然后躺在鋪有涼席的地上睡著了,當時也沒有蓋東西。醒來后就感覺頭痛欲裂,還嘔吐涎沫。之后時好時犯,久治不愈。診查發現,病人舌質淡,苔白膩,脈象弦緊。擬診為肝經受寒,寒邪夾濁陰之氣橫逆反胃,致胃失和降,濁陰中阻,時而循經上逆,清陽被擾;又因足厥陰肝經與督脈會于巔頂,故頭痛反復發作,痛連巔頂,嘔吐涎沫。治當溫肝散寒,降濁止痛。于是開方如下:
吳茱萸15克,黨參20克,藁本15克,細辛3克,川芎15克,蜈蚣3條(研末沖服),生姜15克,大棗7枚。水煎兩遍混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連服5天。
患者服藥3劑頭痛大減;服用5劑頭痛已除。筆者囑咐她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感受寒涼,忌食生冷之品。時隔半年,筆者路遇這位患者,她稱自那次診治后,頭痛病再也沒有復發,因此還詢問這是什么靈方妙藥,效果這么好。
其實,此方系漢代名醫張仲景所創吳茱萸湯加味,吳茱萸湯是主治厥陰有寒邪上沖而干嘔、口吐涎沫、頭痛之癥的良方,筆者又加入藁本、細辛、川芎以散寒、祛風、活瘀、止痛;蜈蚣通經搜風。藥證相符,故獲良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