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地下水是巖土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工程施工建設的基礎環境。在進行工程勘察的時期,應關注水文地質的勘察。但是,在現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中,勘察研究投入力度不足,對水文地質危害的關注度不夠。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的過程中,通常會存在一定的難點問題。水文地質勘察的情況會影響到施工項目的最終質量,因而,在進行水文地質勘察的過程中,應該依據有關的規定嚴格進行勘察,確保勘察數據的準確性。勘察人員應依據水文地質的專業知識進行勘察,總結勘察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同時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水文地質與礦區工程建筑兩者之間互相影響、聯系緊密。地下水是礦區巖土的主要構成結構,地下水會對工程的穩定性與持久性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對建筑基礎的整體產生影響。在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由于缺少水文參考的標準與數值,同時對于比較復雜的水文地質區域,又受到多種條件與因素的限制,最終導致對區域內的水文地質條件認識的不夠充分,進而影響到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我們對水文地質情況進行詳細勘察的時候,也應對地下水的情況進行探討與分析。充分了解水文地質的情況,進而保證礦區工程的整體質量。
首先,地下水水位出現波動,相應的會導致地下的巖土出現變形情況。進而就會導致建筑物的損壞,相應的體現在對建筑的自身質量,即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產生直接的影響。其次,若礦區的地下水水位出現波動的情況,就會導致土壓的密度發生變化。土壓密度逐漸增大,就會出現建筑物施工材料腐爛、腐蝕的情況。第三,礦區的地下水位發生波動,同時其波動范圍較大,進而導致木樁腐爛,嚴重會出現鈉鹽層中存在的鹽溶解的情況發生,進而出現建筑物位置的移動的情況。
地質環境的質量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優質的環境不僅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使人們的生活愉悅。在礦區之中,若地下水沒有污染的情況、水位的地質條件也沒有污染,同時礦區坑道之中的涌水量較低的時候,表明該區域的地殼的穩定性不會受到影響。對于礦區的礦床周圍的巖石存在破碎帶的情況,就需要應用支護礦石進行保護處理。但是對于周圍的巖石穩定性較好的情況,就不需要做任何防護。礦區中存在的破碎帶的區域,就可能會出現有毒有害的物質,影響到地表水的水質情況,同時也對周圍的環境質量造成影響。
礦區中的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大氣中的降水或來自于地面上的水。在開采礦山煤層的時候,其最低的高度應比最低侵蝕型中的基礎面高。礦區地表水的主要分布形式,就是呈現樹枝的形狀。對于坡度較大的溝谷可以有效的排除在侵蝕的基礎面上的地表水。一般情況下,如果地下水道中具有含水性較強的滲透帶,就表明該區域的富水性較強。
礦區巖體的穩定性主要受到地下水整體狀況;風化程度;巖體侵蝕;巖體特征等的影響。礦區銅礦體中,頂底板的圍巖與容礦巖都屬于花崗巖體。花崗巖體的堅硬程度較強,因而可以依據邊坡與不同的結構進行相應的組合。進而判斷出邊坡出現的變形范圍。對巷圍巖巖體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與邊坡確定的有關數據方法,都需要運用巖體質量指標、巖體數量系數進行評價與對比。
工作人員應該嚴令禁止違規行為的出現,關注水文地質偵查的重要性,尤其是出現地下水位下降與上升的情況。我們應將水位下降對水文地質的損害降至最低。實行懲罰的措施,對于違法規定的采礦的行為與進行地下水抽取的情況,進行嚴厲的處罰。注重保護水源地的水質情況,在保證水源保護政策嚴格遵守的情況下,也需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量。最終減少建設工程對水源的破壞情況。
現今,我國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框架體系。但是,我們為了更好的促進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的進行,保證水文地質勘察的準確性,我們就需要建立一個更加規范的體系。規范的勘察體系建立之后,工作人員應該嚴格依據體系的目的與評價方式進行工作。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應該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不能盲目依據經驗行事,只有這樣才能使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發揮應有的功效。
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進行之前,應該充分了解地下水的儲存情況與儲存形式。同時還應充分了解勘察的指標、勘察的重點內容;了解勘察過程中水文地質勘察評價的影響因素,如地下水分類、地下水位波動的情況。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才能夠保證勘察工作的有序進行,才能使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實現其真正的意義。若建設工程的時間長,必然會對周圍的環境影響更大。這時就更應該將多個環節的影響因素都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保存充足的原裝土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伴隨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逐年提高,工程建設量也逐年增加。工程勘察活動中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水文地質影響因素可以分為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地質勘察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應該全面分析可能對建筑工程項目產生危害的因素,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建筑物施工質量。
[1]李能芬.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探討[J].甘肅科技.2011(12)
[2]何杰,隆威.探索和改進常見水文地質勘察中的難點[J].山西建筑,2014,18:77-78.
[3]韓志文,李國云.水文地質勘察中常見的難點和對策解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4,12(24):102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