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春芳
(石家莊航波測繪技術服務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漸完善,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大量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逐漸涌入我國,對我國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強大的促進作用。地理信息系統是我國現代化發展和建設中非常重要的推動力,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所謂的地理信息理論主要是指在日常的信息高速公路中,主要包含電子信息技術、地理學和勘測學等內容,旨在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地理方面和技術層面上的需求,為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服務,保證地理信息的隨時共享性。隨著現階段社會各界的科學技術水水平的不斷提高,空間定位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可視化技術以及現代化的遙感技術也在不斷地融入到地理信息理論的發展中來。地理信息理論系統除了為地理知識方面提供一定的促進作用之外,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空間技術也是非常關鍵的,是對于空間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技術人員在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地理信息理論基礎對于地理空間進行認識和了解,建立起完善的理論體系,這對于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對自然和人文關系的探索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空間認知理論是近幾年來我國在地理信息理論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類型之一,其主要針對人們心中的心理空間和物理空間通過相關技術層面的加工,保證其形狀、大小和方向上的統一。空間認知理論的主要致力于幫助人們對自己生存的環境進行認識,其主要包括有空間的認識、地理信息位置的認識、現象的認識、事物所在位置的認識等等方面,空間認識理論主要就是針對的這一系列事物進行的關系性的研究和探討,是對空間信息系統的一系列處理。空間認知理論與傳統的空間理論相比有著非常大的進步之處,是對空間關系和地理實體關系的研究,是認知理論和地理理論的交叉學科。
作為地理信息理論的基礎性分支,空間認知理論通過對事物的感官認識進一步產生一定的了解和記憶,逐步將感官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虛擬認識轉化為實質性的理解,將空間信息理論進行逐步的升級和轉化,實現從現象到本質的最終升華。
人的感官認識主要來源于眼睛,通過眼睛對這個世界的情況進行觀測,遠距離對事物的大概進行觀察,近距離的對事物的具體進行了解。從另一方面來講,人眼睛的這一感官理論的特點就決定了人在對事物進行了解的過程中,與事物的距離越近,越能夠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人眼所觀測到的事物只是有限的,在超過這個認知范圍之后,就不能得到精確的信息了。地理空間認知理論的產生就能很好地幫助人們解決這一問題,更好的幫助人們了解認知范圍之外的東西,為人們提供精確的理論知識。
地理信息的傳輸理論也是現階段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重要內容,需要一定的能量和物質作為載體,并通過一定的傳播介質進行傳遞,形成一定的信息流。地理信息傳輸理論系統模型主要由信息源頭、信息傳播的介質和信息的接受者這三大部分組成,通過一定的科學技術對相關的知識進行逐漸的分解,保證信息的處理和加工,對地理信息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定的分解,保證接收者能夠有效對信息進行理解,回答人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若干科學問題。
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和若干科學實驗結果的分析調查,認為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不斷發生變化的物體,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的變化都會產生不同的自然現象。地理信息時空理論就是對這一情況的解釋,能夠有效的對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分解和研究,總結出地理信息系統的變化規律,并將其轉化成人們所能理解的知識進行傳播。
在地理信息時空理論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地理空間理論和空間理論,本文通過調查,發現在不同的領域對其理論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所謂的地理空間理論主要就是指一個相對的空間性的概念,將所有具有精確定位的空間位置進行一系列的排列組合,保證整體的分布情況能夠準確的反映出來,換句話說,地理空間理論就是將傳統的單個的地理空間位置進行一系列的排列組合,將其規劃為統一的整體。所謂的空間理論是相對于地理空間理論的進一步擴大化的說明,現階段對其比較準確的定位是從物理學的角度進行的,空間主要是針對宇宙中存在的三個相互垂直的方向通過一系列的延伸而組成的位置形式,現階段比較普遍的就是三維空間。
所謂的時間理論是地理信息系統中對于宇宙之間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和發生時間長短的重要描述,能夠有效的記錄順序。除此之外,作為時間理論本身來說,它是根據宇宙的變化而隨之發生變化的一種變量系統。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腳步的逐漸加快,對于信息的需求也隨著不斷增多,如何有效的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成為相關部門靠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當下的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認識,希望能在未來的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劉自發,張偉.基于地理信息因子及自適應小生境微分進化算法的變電站規劃 [ 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32(10):42-47.
[2]劉凱,龍毅,秦耀辰等.論地理信息的空間粒度 [ 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4,30(1):8-12,17.
[3]武昊,廖安平,何超英等.基于主題相關度的地理信息Web服務爬蟲研究 [ 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2,28(2):27-30.
[4]黃玉霖.自發地理信息在天地圖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5(5):201-202.
[5]刁俊玲,吳信才,劉永等.地理信息標準一致性測試建模[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0,26(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