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寶
(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 (市排水總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濟南市城區河道綜合治理開發分析
蔡榮寶
(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 (市排水總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本文根據濟南市城區河道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綜合治理開發城區河道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治理目標,并簡單介紹了在治理開發城區河道中應遵循的原則,積極促進河道綜合治理的發展。
城區;河道;綜合治理;可行性;必要性
具有“泉城”美譽之稱的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它是山東省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集結地。居黃河以南,泰山以北,湖泊眾多,地下水流資源豐富。市區內有大明湖,濟南管轄區域的章丘市境內有白云湖,還有縱橫交錯的玉符河和大沙河貫穿奔流。市區內有東西工商河和小清河、全福河、廣場東 (西)溝、羊頭峪東 (西)溝、南大槐樹溝等。
在“泉城”濟南,水特別是泉水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有她獨特的魅力,市區內各大著名泉水景點以及圍繞它們的各河道形成了獨特的優美風景。但伴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針對地下用水量和水資源開采的也日益加大,與之帶來了排放污水量的上升。根據資料顯示,濟南市區工業廢水的排放量達到了40萬m3/d,生活用水廢物排放也達到了30萬m3/d,因為之前污水收集系統建設不完善,很大一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湖、溝渠,最終匯入市區北部的小清河,而市區內擔任泄洪和供群眾休閑的河道,特別是大辛河、韓莊河、老八里橋溝、柳行河完全成了名副其實的污水溝,河道內污水橫溢,垃圾淤積嚴重,急需進行綜合治理。
為了讓河道整治與管理取得更大實效,濟南市首次推行新的河道管理模式,采用河長工作制,從縣市區政府部門選出140名河長,由主要領導擔任河長總工,下屬分管領導擔任河長助理和副河長。河長總工擔任河道系統的管理工作。針對這次河道整治工作的整治量和業務范圍,其主要特點是規模大,涉及面廣。城區內外所有的一百二十四條河道都在整治范圍內。其整治的主要內容涉及到清除河道障礙、衛生環境工作治理、提升景觀等多個方面。圍繞繞城高速的河道管理整治將會在兩年內啟動完成。這其中涵蓋提升景觀外觀形象和環境衛生治理66條,綜合河道治理49條,城區外圍河道治理在今年已經初步完成了19條。目前投資總額已經達到了26億元。濟南市加大河道治理力度的目的,旨在打造一個青山綠水、碧波蕩漾的景觀水系工程。
(1)防洪安全的需要。濟南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多為山區,河道居于城市中心地帶,河道沿岸多為商業區和居民區,商業服務業和金融中心密集,如果河道安全問題出現差池,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安全問題。
(2)提高城區品位,改善投資環境,增加城區競爭力的需要。建設“生態山東”的遠景目標,省會濟南,素有泉城美譽,以“泉”“河”帶動經濟發展,通過發展河道區域自然景觀,帶動區域特色城區的更大發展。
(3)建立和諧城區、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需要。城區河道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河道治理環境力度的大小,關乎人民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優劣。營造自然優美、突出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圍,與河道建設是密不可分的。
(4)建設“生態濟南”,造福泉城人民的需要。十二五期間,濟南市把“生態濟南”建設作為戰略任務,建設生態濟南造福泉城人民,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作為外部環境河道的治理工作是必須的,通過對水域環境的整體治理,增進河道的綜合治理力度,提升在回收中水方面綜合水平。
(5)發掘城區環境資源潛能的要求。城區內經營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城區河道貫穿的景觀優勢,挖掘城區經營策略,讓城區河道特色資源帶動社會經濟效益的更大提升,為河道沿岸經濟發展助一臂之力。
(1)濟南市廣大市民對城區河道治理是期盼已久的事情。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河道綜合治理是一項造福于民的務實之舉,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建設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完善發展的有力措施。
(2)市領導對綜合治理城區河道與建設開發尤為重視。綜合治理城區河道對突出泉水文化,河文化的發展非常重要,能夠起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豐收,可以推動政治經濟和生態文化、社會文明共同提升。
(3)已建成的濟南市污水管網工程和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為河道截污后污水的治理提供了保障。
目前,濟南市有光大水務一廠、二廠、三廠和四廠四大污水處理廠運行,三廠二期正在規劃建設中,不久將建成投產運行,污水廠各自配套污水管網收集系統已初步建成,為城區污水的收集和處理創造了條件。
保證河道在泄洪方面的能力是河道治理的要務。城區景觀特色改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優化,提高城區內的文化品位,增強城市區域經濟生機與活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
水利資本是由水資源轉換而來的,因此,濟南市地下水資源的豐富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循環的主動力。實現水城融合,以水帶河,水河同治,推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建設。
(1)大力發揚科學發展觀,通過水資源利用和保護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實現河道治理價值。(2)治理方案的綜合規劃追求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效應,要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和綜合治理效應的雙豐收。(3)河道治理,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要務。(4)在施行措施上,利用遠近結合,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互為補充的原則,保證方案實施的可行性和規范性。(5)河道治理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實現管建聯合。
濟南市通過防洪泄洪建設,提高河道治理的功能性作用。發掘出城區內河道資源的潛力,將提升市區環境和文化品位,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重要目標,建造頗具特色的文化省會,經濟省會和生態文明城市。
濟南市既是傳承我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省會城市,也是經濟開放發展的核心重點地區之一。對于河道綜合治理建設,各級領導也大力支持,通過綜合治理打造出一個集生態性、景觀性、區域性為一體的特色性城市是當前的主要目標,將護城河和其他河域聯合治理,形成玉帶纏繞的特色景觀城市,推動濟南市生態文化和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
[1]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濟南市河道整治管理實施方案 [Z],2012-06-11
[2]江恩惠,劉燕,李軍華等著.河道治理工程及其效應[C],黃河水利出版社,2008.12.01
蔡榮寶(1982-),男,學士,主要從事給排水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