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棟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11)
近年來山東省大力發展旅游業,吸引了眾多外國友人前來觀光,山東省入境旅游人數持續增長。同時隨著我省經濟的不斷發展,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數不斷攀升。涉外旅游成為我省綜合國力增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外開放擴大的最為直接和最為生動的見證。2015年我省旅游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今年著力鞏固韓日港臺等主體市場,不斷提升東南亞、歐美等傳統市場,大力開發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實施“一國一策”的精準營銷戰略,確保我省入境市場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全省入境旅游接待數量同比增長4%目標。”
出入境旅游的發展,需要大批涉外旅游人才。但目前情況是,國內能夠從事涉外旅游工作的人員隊伍發展嚴重滯后。據山東省旅游局統計,截至到2014年,我省的導游人數已經達到了39000 余人,其中的專職導游有兩萬余人以上。而外語導游僅1446 人,不到導游員總數的4%。我省37 所高等院校、36 所中等院校的旅游專業的學生加上社會青年每年參加導游考試的人數突破10000 人,而其中參加外語導游考試的人數很少,大約不到200 人,能考取導游資格證書的大約為40 人。而能考取中文導游資格證書的每年在4000 人左右。酒店服務和管理崗位人員的培養也和導游人員相類似,涉外服務崗位人員素質不高、語言不過關的現象非常嚴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推動五個對接,即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要推動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推動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的對接;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對接。”但目前我省高職涉外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機制過于陳舊,課程設置不盡合理,教學手段相對單一,培養出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強,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是中文的講解與接待工作,無法滿足旅游業深層次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為滿足旅游市場的發展需求,推動我省職業教育的發展,山東高職涉外旅游專業必須培養高技能旅游人才。涉外旅游人才培養應該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和外語水平為核心,建立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多元教學機制,開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注重師資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達到培養適應行業發展和變化的涉外旅游人才目標。CBE 模式以職業分析為基礎,根據工作需要開發課程,其課程設置完全服從于企業需要、崗位需要、工作需要,強調自我學習,自我評價,其理論核心是“適用于特定崗位的實際能力的培養”。基于CBE 模式的涉外旅游人才培養機制能夠有效解決目前涉外旅游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學生能力本位的知識學習體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滿足現階段涉外旅游行業人才需求。
針對我國目前涉外旅游市場飛速發展、涉外旅游人才奇缺的客現實,如何基于CBE 模式加快涉外旅游人才培養,筆者認為具體可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目標定位。依照山東省的發展戰略,研究人才和勞動力需求。通過問卷的方式,了解近期山東省內各大中小型旅行社、景點景區,包括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哪些涉外旅游崗位人員缺口較大,哪些涉外旅游崗位需要提高員工能力和水平。然后篩選相對緊迫和集中的崗位,進行課程開發。充分體現了教育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課程體系構建。基于CBE 模式的課程體系構建,需要貫徹以學生為核心的理念。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詳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此來設計和組織教學。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差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充分了解每位同學的個性差異,并以此來分配任務和安排角色。其次分析涉外旅游就業崗位,了解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開發設置。再次要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第四要改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設計任務,如涉外旅游專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設計旅游線路設計,由學生親自參與,教師加以指導和輔助。
3.實踐教學。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可以實行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的方式。校內實訓基地采取全真模擬的方式,校內實訓基地一般包括模擬導游實訓室、休閑吧、商務禮儀實訓室和旅行社校中企。在模擬導游實訓室用3D 環幕讓學生模擬帶團場景,練習導游詞的講解;在休閑吧,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酒店、咖啡廳、茶藝室的實戰模擬,真正練習調酒、調制咖啡和進行茶藝表演;在商務禮儀實訓室,可以讓同學們練習不同場景的禮儀接待;在旅行社校中企,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旅行社的業務。校外實習可以進行實操鍛煉,讓學生親自帶團上團,真正感受旅行社、景點景區、酒店和旅游企業的工作體驗。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與企業建立產學研教育模式,形成比較穩定的、規范的校外實習基地。同時還要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對實訓基地進行動態管理,建立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進行量化考核賦分,嚴格要求學生要服從管理。因此,要完善實踐教學的相關管理規定,使實踐教學環節實施有章可依,形成制度保障。
4.師資培養。結合山東省旅游特色加強師資培訓。一方面提高涉外旅游專任教師的實踐水平,學校可以通過掛職鍛煉、頂崗實習等方式選派教師到各旅行社、景點景區和酒店,讓教師充分了解行業前沿知識和市場行情,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同時對教師的實踐也要加強管理,建立師資培養管理體制,讓教師真正投入到實踐之中,防止有些教師流于形式。這樣才能培養出實踐能力豐富,理論知識全面的雙師型教師。另一方面從企業引進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精英來擴充兼職教師資源,通過授課或講座的形式來指導學生實踐。《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中要求:“要聘任(聘用)一批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作為專業帶頭人,一批行業企業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為兼職教師”,“到2015年,由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30%”。高職院校聘任兼職教師,也要加強管理,健全兼職教師管理機制,對兼職教師實行動態管理,由學生給兼職教師進行打分評價,同時也要充分調動兼職教師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多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實踐作用。
隨著山東省旅游業的發展,山東高職涉外旅游專業應該借鑒CBE 模式,加快實現涉外旅游專業的調整和升級,以便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來滿足我省對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
文獻:
[1]鄭大淵《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與定位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4 期。
[2]劉曉杰《高職涉外旅游專業人才共育模式探析》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第15 期。
[3]劉又堂《關于涉外旅游人才培養問題之探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年3月總第26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