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文
(中寧縣水務局,寧夏 中寧 755100)
水利工程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力度,對于水利工程行業自身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有積極作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影響到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也影響到水利工程相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筆者對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現存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對策。
長期以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機構性質上既是行政主管機關,又是水管單位;既是管理者,又是維護者、運營者。機構性質決定了機構職能,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性質不明確直接導致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職責混亂。行政、事業、企業三種職能相互交叉、混而為一。水利工程管理還缺乏有效的分工,導致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任務繁重,往往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機構性質不明的情況,使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導致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缺乏有效的制約,水利工程管理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
水利工程的收益大多是綜合效益,雖然水利工程的收益范圍能夠基本明確,但是水利工程的具體受益對象難以確認,受益對象受益多少難以量化。也就是說,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導致水利工程管理難以建立起“投入—產出”“、消耗—補償”機制。在這種情況下,水利工程管理的費用一直靠國家投入,缺乏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但是國家的投入往往處于較低的水平。由于缺乏穩定的、足夠的資金投入,許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采取經營創收的手段來解決經費問題。為了維持水利工程的運行,越來越多的人員進行經營創收,既要管理又要創收,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職能矛盾。許多管理人員身兼數職,無法專心致志做好應有的管理工作,這種情況若長期延續下去,對整個水利事業都會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
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呈現出“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不少水利工程在興建時轟轟烈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工程建好之后往往疏于管理:一方面水利設施缺乏保養,亂堆、亂放、亂占等違章現象屢見不鮮;另一方面發生多種安全隱患不能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常年以往容易引發重大安全事故。重建設、輕管理,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水利工程產權不清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產權歸國家、歸集體、還是歸個人,多數情況下并沒有清晰的界定,產權不清晰直接導致管理責任不明確;二是,水利工程管理缺乏有效監督,監管主體是誰,管理經費如何開支,管理人員責任如何落實,這些問題大都是懸而未決的;三是,重視意識不足,工程建設往往屬于硬性指標,而工程管理往往是彈性指標,往往引不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管理體制在當時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但仍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如水利基建工程實行“事企分離”,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開始轉型,紛紛組建施工企業,原有的管理人員劃歸入施工隊伍,結果導致管理力量捉襟見肘,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削弱了管理能力。再如水利養護,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一些水利工程的維護離不開當地政府與群眾的參與。當地群眾養護水利工程的報酬由當地政府來承擔,政府與群眾亦分享水利養護帶來的利益,然而市場經濟體制下,這種水利維護模式越來越難以維系。事企分離之后,水利維護的責任由養護企業承擔,但是當地政府、群眾與養護企業的利益分配問題卻凸顯出來,成為改革所面臨的難題。
水利工程行業發展需要創新的引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創新思想的支持。加強水利工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與規范的明確,對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進步具有促進作用。但是,這些制度沒有完全落實到實踐工作當中,這一現象的原生是因為許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較為落后。水利工程企業要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思想的更新,引導企業管理者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在于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性質給予準確定位。根據水管單位承擔的任務以及水管單位的盈利狀況,可以將現有水管單位分為以下3類。一是,公益型水管單位:這類水管單位主要承擔防洪、防旱等任務,除了國家財政投入,沒有別的收入來源;二是,準公益型水管單位:這類水管單位既要承擔防洪、防旱等任務,又有供水、發電等經營性功能,除了國家財政投入外,還能通過經營獲利;三是,經營型水管單位:這類水管單位主要承擔供水、發電等任務。
首先,實現水管單位內部管理與養護職能分離,包括人員、經費、設備分離;其次,實現水管單位與養護部門的分離,但仍承擔原單位的養護任務;再一次,實現管養徹底分離:水利工程管理管養徹底分離之后,要確定水管單位和養護企業之間的關系,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水管單位和養護企業不再是上下級的隸屬關系,而是平等的合作關系。一方面,水管單位不再大包大攬,而應該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讓企業在公平競爭中發展,另一方面,養護企業采取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發展,樹立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主動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對于水利工程建設,一定要加強后期管理。一是,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資金、人員、考核、驗收等管理細則,使水利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二是,加大對管理環節的資金投入,保障水利工程良性運行,建議建立資金專戶,專賬管理,做到專款專用,資金使用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三是,落實對水利工程管理的監督,只有相關利益者參與監督,監管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本著“誰使用、誰監督”的原則,動員廣大用水戶參與水利工程管理的監督;四是,建構“四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包括項目法人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建設監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各項制度覆蓋從工程建設到管理的各個環節,推動水利建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者要將安全管理作為最重要的一項管理任務,在出現問題后,及時追究責任人的管理責任。要對水利工程建設施工者進行安全教育,利用教育手冊的分發,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意識。只有這樣,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才能在一個安全的氛圍下進行,水利工程的安全度也會大大提高。
總之,國家對水利工程的建設越來越重視,水利工程的質量也有所提高,但是作為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要不斷的加強管理工作。為此,在以后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各部門要同心協力,完善制度,提高管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創新更多的有利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
[1]劉海娟.論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及其改進措施[J].陜西水利,2011(6):47-48.
[2]孔新宇.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常見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