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雷強,商冬凡,盧明,朱玉佼,楊帥
(1.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2.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1;3.河北建研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城市環境改善和各類公共資源短缺的壓力與日俱增,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能很好解決當前城市發展的困境[1]。綜合管廊建設即為高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典型實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間,將市政、通信、電力、供水、燃氣等公用管線,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集中敷設在一個構筑物內,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2]。綜合管廊建設將有效改善目前城市地下管線雜亂無章、維修頻繁的現狀,對提高城市地下空間的利用率和地下市政管線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作為河北省省會、京津冀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的石家莊市城市化規模和人口規模不斷擴大。石家莊市主城區發展空間不足、人口密度較大、布局不合理的矛盾突出。2014年9月國務院同意了河北省對石家莊市的行政區的批復,據《國務院關于同意河北省調整石家莊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文件內容,石家莊市將藁城、鹿泉、欒城納入其主市區。自此,石家莊市區面積由原來的469km2擴大到2206km2,面積增大了1700多km2。市區人口由276.67萬(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擴大到455萬人。行政區域的調整,將在更大范圍內優化城市功能布局、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整個城市的功能和形象。行政區域調整后石家莊市行政區域如圖1所示。
經過多年的城市建設和發展,石家莊市區市政管線設施已經遍布整個市區,建成各種市政管線近1500 km,絕大多數已建成的市政管線采用傳統的直埋方式敷設,敷設于城市道路近地面10m范圍內地下淺層空間。這種直埋建設方式具有建設工期短、工程投資成本低、施工難度小等特點,但管線發生事故或敷設新管線等都會破壞路面,不僅造成很大的經濟浪費,而且也給行人、交通、居住等造成諸多不便,且各管道單位缺少溝通,管線管理極為混亂[4]。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這種直埋式市政管線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城市建設對道路及市政管線的需求。同時,當前城市道路不僅要擔負繁重的地面交通負荷,而且還要為都市提供綠化空間及地震、人防等緊急情況時的避難場所,同時要在有限的道路紅線內敷設電力電纜、給排水、熱力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眾多市政管線。城市化建設對道路及市政管線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發達國家和我國發達城市的成功經驗來看,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地下城市綜合管廊可較好地實現上述城市建設對道路及市政管線設施建設的要求。
根據國外地下空間開放利用的情況,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發展受土地限制的城市將進入地下空間大規模開放利用的階段 [5]。石家莊市2012年人均GDP達到43777.1元人民幣(7126.22美元),已經具備地下空間大規模開發的條件。行政區域調整后,石家莊市核心區的經濟總量由1092.1億元增加到2064.4億元,財政收入由295.3億元增加到393.5億元,增加近100億元。行政區域的調整在經濟上將進一步推進石家莊地下空間開放的進程。作為地下空間開放利用形式之一的綜合管廊也將隨著地下空間的開發而大規模出現。
根據文獻[3]的總體規劃要求,石家莊城市近幾年發展以拓展城市空間、加強生態建設等內容為重點,并充分與土地利用規劃相銜接,要盡可能提高城區重要商業區、交通樞紐站等土地利用率。石家莊老城區人口密度較大、人群流動性大。一環內人口密度達到3.27萬人/km2,二環至一環區域人口密度也高達2萬人/km2。傳統商業發達區更為嚴重,如南三條商圈日人流量就達20多萬人次;同時交通壓力較大,且電力、給排水、通信、燃氣等供給壓力也較大,還需改善城市生活環境。這就要求老城區大力開發利用淺層地下空間。而直埋式管線建設占用了淺層地下空間,使老城區淺層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故石家莊老城區必將通過建設綜合管廊來提高地下空間的利用率。
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1700多km2的土地將變成市轄區,均需按照城市標準進行規劃、建設、管理,將綜合管廊建設納入其中,將有力提升整個城市的功能、品味和形象。目前正定新區已具有前瞻性的規劃了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線,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總長度達24.4km,已動工建成14.16km,該綜合管廊已成為國內距離最長、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綜合管廊。石家莊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如圖2所示。石家莊綜合管廊的建設必將有利推進石家莊市城市化的發展。
雖然我國綜合管廊建設歷史較短,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北京、青島、濟南、上海、南京、廣州、重慶、昆明等城市都進行了大規模綜合管廊建設,積累了大量的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經驗,同時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綜合管廊建設的先進經驗,適合我國國情的綜合管廊建設技術不斷成熟。
綜合管廊技術規范也不斷完善。隨著各地綜合管廊建設的蓬勃發展,各地綜合管廊技術規程和國家標準相繼頒布。重慶市于2010年9月頒布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技術規程》地方規范,山東、福建等地區城市也相繼出臺了綜合管廊建設的相關導則、規程。河北省為指導綜合管廊建設于2011年11月頒布了《河北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技術導則》。2012年我國建設部也頒布了《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2),并于2015年6月頒布修訂版。2015年6月河北省頒布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綜合管廊技術規范制定和完善,為石家莊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雖然在重要商業城區和新區建設綜合管廊勢在必行,但在綜合管廊建設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
城市道路地下空間,是城市的公共空間。目前對于城市地下空間的構筑物所有權性質、經營形式等都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規范。目前從國內其它綜合管廊建設經驗來看,政府的行政主導作用起著重要作用。而一些本該由法律來規范的行為以行政手段來執行,其效果較難達到預期效果[5]。因此,必須建立規范道路地下空間的相關法律法規,在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撐下,解決地下綜合管廊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工程中的問題。
綜合管廊建設一次性投資較大,以正定新區綜合管廊建設為例,其平均造價為4540萬元/km。而綜合管廊土建一般與道路同步建設,增加的建設費用與各市政管線取消直埋后減少的費用如何分攤尚不明確。這些都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應以“經營城市”為理念,制定相應的政策條例,按“誰投資,誰收益,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引入社會基金、個人和企業資金,形成有效的綜合管廊投資、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的機制[5]。
綜合管廊建設在我國剛剛起步,缺乏相應運營維護管理經驗,而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運營管理經驗不符合我國國情。綜合管廊維護管理要求較高,不是某一個市政公司就能勝任的,且工程投資主體及運營費用的收取沒有政策可依,對于綜合管廊的運營管理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綜合管廊推薦的投資運營管理模式為:建設和管理相分離的方式,運營管理按市場化物業管理公司模式進行[6]。今后地方政府需制定相關政策,協調好管理公司和入廊管線各專業公司之間的關系。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城市重要商業區、交通樞紐等重點地區和新城區規劃建設中勢在必行。雖然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機制仍不太完善,但隨著綜合管廊工程經驗的不斷積累,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且政府予以政策的大力支持,綜合管廊建設必將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1]王恒棟,薛偉辰.綜合管廊工程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同濟大學世博園區綜合管溝建設標準(DG/TJ08-2017-2007)[S].上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2007.
[3]石家莊市規劃設計院.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Z].2010.
[4]鐘雷,馬東玲,郭海斌.北京市市政綜合管廊建設探討[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8).
[5]徐秉章.建設市政綜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政工程,2009(4).
[6]徐秉章,章或.市政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相關問題探討[J].城市運營管理,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