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焱
(重慶科技館,中國 重慶400024)
我國發展科技館旅游項目僅十余年,但取得的卓越成效顯而易見。重慶科技館的發展歷程是中國科技館旅游項目的縮影之一,迎合了新興旅游者探索求知、熱愛科技的旅游需求,滿足了旅游市場新興化、多樣化的需要。重慶科技館自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之后,其之前單純的科普教育基地的身份發生了改變,隨著游客數量速增,重慶科技館發展中的漏洞和弊端逐步顯現。這就需要我們深入探究完善重慶科技館體系建設和道路發展的諸多舉措,使其更好地適應4A級景區的身份定位,提供最佳的旅游服務。
當前,重慶科技館既是重慶地區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又是廣泛吸引游客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把握好重慶科技館的功能和定位,是探析其前瞻性發展道路的第一步。
一方面,重慶科技館作為科學新知以及前沿技術傳播的重要渠道,能夠滿足公眾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因而愈發受到社會的重視和關注。重慶科技館的科普教育顛覆了傳統科技教育的陳舊模式,采用科普劇場、人文講壇、豐富展覽等多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多渠道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發揮其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重慶科技館作為4A級旅游景區,吸引了數量龐大的旅游者前來參觀游覽,面臨著對其旅游服務內容、旅游管理方式和旅游品牌質量的三重巨大考驗。但重慶科技館目前尚未實現科普教育與旅游服務二者間的平衡發展,因此只有基于對重慶科技館科普教育和旅游服務現狀的全面考量,才能進一步深刻剖析其在4A級景區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只有厘清重慶科技館在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才能有助于其在科普教育與旅游服務兩大支柱方面尋求平衡點,達到最佳發展狀態。
科技館旅游項目在我國推出較晚,整體上尚未達到科學高效的旅游管理模式的要求。重慶科技館在立足于科普教育基地的基礎上進行4A級景區建設,面臨諸多體制上的桎梏。例如,科技館采少量事業編制人員與大量合同工相結合的人員管理體制,造成了人員的大量流失,影響了科技館的發展。并且,科技館工作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較差,難以迎合4A級景區的旅游服務要求。
重慶科技館長期以來一直作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發揮其顯著的公益職能。但在重慶科技館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之后,其相關配套設施及服務水平,不僅要滿足科普教育需要,又要兼顧旅游服務所需,明顯顯露出疲乏態勢。休息座椅、交通梳理、儲存柜、餐廳建設等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是當前重慶科技館發展過程中的重頭戲。
面對4A級旅游景區的新身份,重慶科技館要加強旅游相關商品的開發,使旅游商業模式與科技館景區建設有機結合。目前,重慶科技館幾乎沒有相關旅游商品,旅游商業模式亟待開啟。同時,重慶科技館的網絡平臺建設才剛剛起步,網絡交易渠道、網絡投訴意見平臺等都尚不健全,仍需在技術層面、管理層面等進行完善。
科普教育基地和4A級旅游景區的雙重身份,既影響著重慶科技館的長期發展規劃,又決定了重慶科技館在發展的道路上必須要采取全面的創新性舉措,努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科技館景區服務體系。
重慶科技館在探尋4A級景區建設道路上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更新旅游管理理念,從根本上將科技館定位為科技旅游的支點,在結合自身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改革科技館的旅游管理體制,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構建更為高效的旅游管理體系。一方面,要循序漸進地改革科技館人員管理體制,努力避免人員流失;另一方面,更新管理層的旅游管理理念,同時提升工作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加強對其業務工作的培訓和指導,著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重慶科技館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提升其旅游生產力水平,必須在市場和科技的前沿占領制高點,著力增強其最為根本的旅游資源的吸引力。同時,重慶科技館必須在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做文章,運用現代科技武裝景區,利用現代信息科技管理科技館的運營,采取更為系統和先進的管理體系,使其保持可持續性發展,真正成為能夠促進生產力要素創新和轉化的4A級旅游景區。另外,開展相關科技商品銷售活動能夠有效開拓科技館的商業市場,使其在科普與商業的天平上尋求最優平衡。
作為4A級旅游景區的重慶科技館,需要大力開發其品牌價值,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增強社會影響力,從而將其經濟效益功能和社會效益功能有機結合,著力通過科技館旅游項目來營造公眾熱愛科學、探討科學、研究科學的氛圍。因此,貫穿重慶科技館4A級景區建設始終的一點,便是推動多維立體的全方位宣傳。更為重要的是,要堅持科技館網絡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構建完善的網絡交易和意見平臺,從而打造堅不可摧的一線科技館旅游品牌,引領科技旅游的思維航向。
重慶科技館完善4A級景區建設的道路方興未艾,仍存在管理模式、資源建設上的漏洞。因此需要認真總結當前發展模式中的突出問題,結合其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旅游重地的雙重身份,采取多維度、立體化、全方位的創新舉措,探析有利于其發展的前瞻性道路,充分發揮其科普宣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功能??偠灾?,重慶科技館立足于科普教育基地的背景,以4A級景區的定位為契機,大力提升科技館景區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技旅游品牌。
[1]孫靜園.關于重慶科技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的考察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陳靜.科技館旅游服務體系構建研究[D].華僑大學,2013.
[3]江翠.四川科技館的運營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4]張慧紅.試探科技館長久經營的成功之道:以亞洲為例[J].博物館研究,2008(2).
[5]李宏.提升科技館展教競爭力途徑初探[J].才智,2012(17).
[6]張慧麗.淺談科技館服務[J].科技信息,2012(8).
[7]邸昆.如何突破我國博物館旅游的制約因素[J].中國城市經濟,2012(3).
[8]朱才毅,陳之明,蕭文斌,梁皚瑩,趙旭.進行旅游業、服務業的角色認定是提高科技館(科學中心)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徑[J].廣東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