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渝 尹雪姣
(重慶理工大學語言學院,中國 重慶400052)
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選詞填空題一般選用一篇250字左右的短文,中間留出10個空白,文章后面留有15個備選單詞,要求從這15個單詞中選擇其中的10個詞,填入空白處,使文章意思通順,表達正確。選詞填空主要考查學生的詞匯、語法、句法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下面簡要分析以下該題型的解題步驟以及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根據選詞填空的篇幅和題型特點,它在整套試題中所占時間應該控制在8、9分鐘。下面探討以下這類題型的解題步驟以及時間分配情況,以便幫助學生更加從容地一對考試。
首先快速瀏覽15個單詞選項,并給這些選項標注詞性。選詞填空考查的對象是四大類:名詞n,動詞v,形容詞a,副詞ad,在每個選項后作詞性的簡要標記。作標記時盡量從自己熟悉的單詞入手,碰到不熟悉的,根據詞綴來進行推測。另外,還可以將這四大類進行細分,如名詞的單復數,動詞的不同時態和形態,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等。另外,有的一個詞具有不同的詞形和不同的意義,因此在進行詞性分類是要重復考慮。通過這樣的詞性分類,原有的15選1會變成4選1、3選1甚至2選1,這樣將大大降低選擇難度和選擇時間。并標注選項詞性這一過程最好控制在一分鐘。
從歷年樣題得知,選詞填空題的篇章首句幾乎都是完整的,通過這些完整的首句考生可以很快判斷出文章的主題。接著考生應該跳讀文章每段的首末句,來進一步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內容。在跳讀過程中,考生應該學會根據文章和段落首句去猜測下文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考生會對一些答案較明顯的選項做出一個初步的判斷,這一步只是對文章大意和主題的一個初步了解,不用精讀和深究,時間應該控制在兩分鐘以內。
通讀全文,分析每個空格處應填入單詞的詞性,比較備選詞匯表中相同詞性的單詞。基于對文章整體結構、背景和大意的理解,挖掘上下文暗含線索,對同類詞性的不同詞語的詞義、詞語搭配、單復數形式、時態語態進行比較,并利用好平行結構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選項確定后,把已選詞匯在備選詞匯框中做出標記。做題時,有時會碰到無法確定答案的情況:一個空格填兩個備選詞都可以,實際上在解題過程中這鐘情況屢見不鮮,這是由于是一篇文章,所用單詞本來就有聯系,可能是近義詞,不容易分的很清。面對這種情況時,要沉著不急躁,注意做題時間。一般的處理方式是繼續其它空格的答題,在后面的做題中一般就可以確定其中一個備選詞,這樣另外一個備選詞也就是前面空格的答案了。這個選詞過程大概可以在四到五分鐘之內完成。
填空完成后,考生應該把對應詞性的選項逐一帶回原文,復讀全文。若含義通順,時態"主謂搭配一致的為正確選項。這一步的速度要快,重點同樣還是放在有選項的句子上,檢查和修改時間為一分鐘。
由于選詞填空主要考察詞匯、語法、句法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在詞匯的教學過程中,要強調詞根、前綴和后綴的構詞法。其中后綴有很強的語法意義,能決定詞的語法屬性,可以用來構成名詞、形容詞和動詞。在教學中要善于總結不同后綴所代表的意義、詞性和語法功能。這對于準確判斷選詞填空題型空缺部分的答案是非常有用的。此外,掌握單詞的詞綴構詞法還可以擴展詞匯量以及幫助對單詞的記憶。
中英兩種語言中沒有完全的一一對應的詞匯,由此詞匯的搭配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如中文中的“做”在英文中的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做作業”為do one’s homework;“做決定”為make a decision等。在英文中,heavy一詞,根據不同的搭配,其意義也相應不同。heavy crops(豐收),heavy news(令人悲痛的消息),heavy road(泥濘的道路),heavy sea(波濤洶涌的海洋),heavy heart(憂傷的心),heavy reader(沉悶冗長的讀物)這六個heavy的詞義根據上下文及其搭配就能理解其詞義。否則,如果只是以“重的”來理解恐怕就說不同了。有些搭配是固定的(如make a decision),有些搭配是自由的(如heavy一詞),在語境中通過詞匯搭配來學習和記憶詞匯在語言運用時就會減少錯誤。
除了以上的固定結構和自由組合結構之外,在詞匯和句法之間還存在許多同時兼有詞匯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結構如as it were(可謂,可以說),in the…sense(在…的意義上)等,被稱為預制語塊或稱詞塊。預制語塊的語境依附性強,可讓學習者在詞匯記憶時聯想語境,記得更牢。預制語塊以整體形式存在,學習者可從整體形式習得、存儲,檢索,輕易提取。在閱讀中有利于擴大視距,提高閱讀速度。
句子的基本結構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同位語語、插入語等等。熟練掌握句子結構可以很大程度提高閱讀的理解效率。很多時候學生認識每一個單詞卻不明白句子大意,這時因為他們不明白句子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導致的。而一旦把詞語不同詞性的語法功能和句子成分分析相結合,閱讀者便可對復雜句子進行結構分解,從而有效理解句子意思。對于閱讀文章中出現的復雜句,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及時地進行句法分析,引導學生找出句子結構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不斷地提高他們處理復雜句子結構的能力,培養她們對英語語法的敏感性。
在篇章閱讀的過程中,要重視段落之間以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根據相關的邏輯詞語判斷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句子之間通過不同的邏輯詞形成了這幾種邏輯關系:轉折關系(but,however)、并列關系(and,or)、順序關系(first,then)、解釋關系(that is,in other words)、因果關系(because,so)等。在難以判斷句子意思的情況下,閱讀者可以利用前后句子之間的聯系,結合文章或者段落的主題進行邏輯推斷,確定句子大意,從而作出最佳選擇。閱讀教學過程中可采用語篇分析教學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語篇分析理論,逐步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在選詞填空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詞匯、句子結構、語法和閱讀技巧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詞匯基礎,更要求學生在篇章中能靈活運用詞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四級考試中考出理想的成績。
[1]彭北萍,常青.解析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選詞填空[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11):100-102.
[2]孫傳旺.大學英語4級考試閱讀理解選詞填空題應對策略[J].科學教育,2008(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