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鹽城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江蘇 鹽城224051)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特別重視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這兩個實踐教學環節[1-2]。這兩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掌握操作技能,還能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檢驗和應用。
但是在很多高校,畢業設計、畢業實習這兩個環節是同時進行的,一般安排在大四學年。由于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很多學生為了找工作往往無心參與這些畢業實踐環節。造成實踐環節教學質量的下降,這又反過來影響學生就業率[3-5]。因此,要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想辦法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
在畢業實習的時候,實習單位出于經濟效益和產品成品率的考慮,一般不會安排具體的工作給實習生。大多只是停留在參觀,了解生產流程上。由于實習學生可能會干擾到正常生產,學生在生產現場停留的時間比較短,無法實現鍛煉動手能力。師資方面,一般是很多學生只有幾個老師帶隊,指導力量不足。實習就變成了一種形式,實習的時間和質量都難以保證。久而久之,畢業實習也得不到學生的重視,達不到專業技能訓練的目的。
畢業設計大多由校內老師指導,學生在校內完成畢業設計開題。由于跟企業接觸少,選題往往脫離工程實際,跟現有技術相比太過陳舊,基本上就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簡單運用。
老師方面,指導工作量過大,平均每位教師所帶學生數過多,再加上繁重的教學任務,就不可能對每位學生進行詳細指導。
學生方面,很多學生忙著考證、找工作、考研復試等等,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非常少,很多學生靠答辯前突擊完成,畢業設計的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對于應用型的專業,如果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培養,畢業設計所用知識又與企業脫軌。導致學生能力不能滿足工作單位要求,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就大大減弱,大大加大了就業難度。
一體化教學將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就業工作作為一個整體,三個環節的開展時間由一年延長至整個大學四年,這就有效解決了各環節時間不足的問題。從入學就對學生加強就業指導,使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學生結合以后的就業意向可以尋找實習單位,在實習過程中完成畢業設計的積累,同時加強所學知識的應用。
通過加大實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較早的熟悉工作環境,畢業后就可以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就業時爭取在實習單位就業就相對容易多了,即使去相關單位就業,也有了比較好的工作經驗。
對于沒有聯系校外實習的學生,可以聘請企業單位的技術人員在校內實習時給予相關指導。
新模式教學中,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比較寬松,時間安排也完全可以由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安排。然而,為了保證學生能切實提高各種使用技能,新模式下,必須采取統一的、嚴格的、高標準的考核要求。從根本上來控制教學質量。
一體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對管理和實踐條件的要求比較高。這里對教學實踐條件的建設方案加以分析。總體可以有三種方案。
在實習工廠為學生提供各種實驗環境。此方案要求資金投入比較高,實施起來建設的時間比較長。但是使用權限和管理自由度最大。學生在實驗基地開展畢業設計和實習時,學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護。
這種方式要求在學習初期就有很明確的培養方向和培養計劃。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在企業實習,最后實習的積累可以完成畢業設計。最后培養出來的學生跟企業需求最接近,很好就業。這樣實習時間很長,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理論知識的應用得到應用,畢業設計題目貼近企業的技術需求,畢業設計準備充分。通過聯合辦學的培養模式,學生因為實習和畢業設計鍛煉的技能最符合企業的人才需求。也能夠很快的完成職業轉換。但是這種模式要求學校和企業的密切配合。
學生自己在企業中找到指導老師,在企業里面實習,完成畢業設計。這種方式需要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老師的合作。
一體化的新模式將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三者有機融合,使三項工作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提升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教學效果,進而促進就業率的提高。
給出了幾種可能的實現條件。可以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使培養的學生更符合企業需求,畢業后,學生能更快的適應企業環境。
[1]葛祥友,莫徽忠,黃力.“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的一體化教學模式[J].大眾科技,2013,4.
[2]蘇聰聰.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一體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
[3]周慶元,包文殊.應用型本科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的構建[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4]周英,陳惠民.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與學生就業“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探索[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09.
[5]劉昭明,李利軍,譚立平.高校畢業實踐與就業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高教論壇,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