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昌黎縣五里營完全小學,河北 昌黎 066600)
小學科學是在自然的基礎上更全面,更科學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科學真諦能力的一門學科??茖W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自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如何引導學生經歷和尋找得出結論的過程并在過程中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切實帶領孩子們一起去領略科學探究中的樂趣呢?隨著我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多媒體網絡設施的大量投入,我校的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格局、新的氣象和新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它對小學科學課堂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網絡環境中的科學課堂教育豐富了教學資源,拓展了教學模式,課堂上的形象更加生動,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為了讓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輕松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就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科學教學談談我的個人做法。
小學三年級學生處于學習科學初始階段。傳統教學方式主要靠教師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掛圖,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根本談不上學習興趣,教師往往在課堂中教得也是力不從心。而現在,我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體教學設施,改變了這一現狀。網絡環境中的科學課堂生動、形象、直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隨之高昂。課堂中,我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大大的吸引了學生,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如在教授《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我事先制作能播放2分鐘的錄像。錄像中各種各樣,形象各異的植物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植物,很快就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們也隨之在腦海里產生多種疑問:它們是如何生長的呢?在生長的過程中是否都一樣呢?……這些大大的問號,很快就能抓住他們的心,強烈的求知欲望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來。
小學科學對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充分地利用本校的教學資源,恰當地應用電教手段,才能發揮其在教與學中的媒介作用,直觀易懂,把難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如教三年級《動物的生命周期》這一單元,縱觀整單元教材,它把內容分成了四大部分,如果只是反反復復講解理論,那么學生會感覺很難理解,教師也會感覺很生硬。這時,我們就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虛實互補。我準備了放大鏡、蠶卵、黑色的蟻蠶、一齡蠶到五齡蠶的照片、課件和錄像資料。這些電教資料,在我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們直觀的,立體的感知到蠶的生長變化的神奇和美妙,在了解了本單元知識的同時也實現了知識的拓展??茖W課上有許多要求學生自主探索的素材,需要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調查、實驗,但是有些活動在課堂上是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完成展現的。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知識,可以通過各種資源,各種電教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實驗進行模擬演示,達到仿真效果。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直觀了當地了解了演示過程,從而獲取新的科學知識。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授課時間,增加了知識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具有信息量大,傳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多種感覺進行學習,加快教學速度,不斷鞏固,深化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本課的重點難點。同時能及時提供正確答案,及時判定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如果答對了,多媒體屏幕上顯示“真棒!”“你很聰明”等等富有積極鼓勵性的言語??吹狡聊簧铣霈F對自己的評價,學生們會自豪無比,激發了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即使答錯了,屏幕上也很友善地建議他“多想想”“那你能行”等激勵性言語。這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很好地復習和鞏固知識。當然,網絡資源的運用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為學生創造機會,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我在教完《動物的生命周期》這一單元后,就讓學生利用網上搜索的資料,小組精心合作出手抄報、辦黑板報、寫有關保護動物的倡議書等,這樣深化探究學習,延伸探究成果,從而獲取更多更豐富的知識。小學科學教學的評價是一種多元的激勵性評價。通過評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使學生對科學探究始終保持愉悅的情感體驗。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齡階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樣,所表現的每個側面程度也不一樣。只有評價內容適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中常善用評價激勵語言如:“某某同學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樣的!”“老師發現你不僅聽得仔細,而且說得也很好!”從實踐看,實行這種激勵性評價,學生心中就會始終涌動出一種精神力量,誰也不會自甘落后。再加上網絡的力量,為小學科學提供了平臺。
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中?互相傳遞信息的工具。小學科學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最有效地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真正地為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了理想的教學平臺。同時,它通過化虛為實,化易為難等等多種表現方法,調動一切因素,幫助學生更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和理解教材,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觀察,指導學生實踐,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逐步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學會創造。
[1]鄭金洲.教育通論[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張紅霞.科學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