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山
吉林省公主嶺市廣播電視局(臺),吉林公主嶺 136100
在當前這個社會中,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高速化已經變成主要特征,這也恰恰體現出媒體進化的速度尤為迅猛。大眾媒體越發加強了對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范疇的輻射能力,越發對人們的生活、思想、工作等方面造成影響,其不單單作為政府和百姓之間、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溝通方式,也會成為權衡社會的一種特有的方式。我國的媒體在經歷過改革開放之后,不斷發揚光大,展現出越發重要的社會職責與特殊作用。
廣播電視傳播特征對內體現著黨與政府的輿論影響力以及社會控制力。廣播電視身為黨、政府乃至百姓的表達方式,擔負著主要的傳播、引導、宣傳的重任。從本質上來講,工作身為意識形態的主要構成方面,與黨和國家的工作全局息息相關,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區息息相關,與國家國泰民安息息相關,展現出黨和政府在引導社會輿論方面的能力。持續提升廣播電視傳播,提高傳播影響力,給黨和國家全局服務,給廣大百姓服務,成為了廣播電視傳媒的使命。快速有效的傳達黨及政府的聲音成為其基本點,透過對黨主張的宣傳,進一步統一思想,團結人心,打造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主流輿論,在整個社會中創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民族團結力。并且,要一直將展現黨主張和體現百姓心聲相結合,將秉持正確導向及民心相結合,將正面宣傳為主和強化輿論監督相結合,依照百姓對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所需,積極確保百姓的知情權、參與權、傳達權、監督權,持續提升本身的影響力及公信力[1]。
廣播電視傳播特征對外表現及體現著我國文化的影響力以及國家形象的塑造了。廣播電視身為文化行業的主要內容,對于國家在文化發展戰略方針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廣播電視傳播也成為文化軟實力的關鍵內容,本著向外發展的戰略體系,建造國際化傳播系統,強化國際傳播能力,提高對國際社會的輿論影響力,將我國的主流聲音推出去,建立好中國的形象則成為廣播電視對外傳播的重任。而基本點主要在掌握話語權方面,需符合國際社會受眾對文化及信息的標準,積極主動的向國際社會發出中國的聲音,將黨、政府、人民的良好形象展現出來。透過我國的文化及世界的文化進行融合,持續提升我國文化的吸引力,令國外受眾更加及時正確的了解我國的發展、變化及進步。
廣播電視傳播特征從本質上展現著廣播電視傳播功能的實現效果及能力。廣播電視具有多重功效,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這些功能和作用都創建在良好的廣播基礎之上。不具備影響力的傳播,其所有的作用都無法被真正發揮,所有傳播都將成為徒勞。不具備傳播力就不具備影響力,就不具備導向,不能被稱作主流媒體。所以,廣播電視傳播特征也將廣播電視功能的檢驗是否獲得有效發揮成為主要準則,成為了廣播電視變成主流媒體的主要因素及標志性需求。將傳播能力打造為基礎與核心,通過有效的方式,強化媒體本身發展建設,積極提升本身的影響力,成為了廣播電視傳播完成科學發展的必然之路。
在1996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檔談話類節目,是由崔永元為主持人的《實話實說》,通過其幽默、詼諧、真誠、樸實的主持風格吸引了億萬觀眾的目光;在1998年,由鳳凰衛視中文臺推出而一檔時政與財經類的新聞欄目,為《鳳凰早班車》,在主持人陳魯豫溫婉及放松的氛圍里進行新聞節目,由于此類方式實為首例,因此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不論這些節目通過如何的改變,都將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節目。這是由于這些主持人在觀眾內心深處,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主持人,也可以和百姓如鄰里之間一般進行歡笑、言談,通過平易近人的風格打開人們的內心[2]。可是由于觀眾內心需求的持續變化,也加快了播音主持的不斷革新。也正因如此,提升了播音主持規律的發展,也符合了廣大觀眾的內心需求。
對于新時期而言,廣大觀眾的所需成為了廣播電視革新的主要動力,為了符合觀眾的所需,貼合、關心百姓成為了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因此,符合實際、走進生活、貼近百姓成為了各大節目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原則,通過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將觀眾當做自己的朋友、親人,進而不斷縮短自身和觀眾內心的距離。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對播音主持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對于電視廣播的發展而言,也展現出這一發展的需求。例如在體育節目、競技節目、衛生保健節目、生活服務節目等方面也從內容方面更貼近專業化。例如中央臺氣象節目深受百姓喜歡的主持人宋英杰,則為氣象專業的高級工程師;主持《讀書時間》的李潘則為文學博士;而《今日說法》的主持人撒貝寧則為法律學碩士[3]。這些欄目都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更加能夠滿足百姓對知識獲取的要求。只有這些播音主持人具有權威性的話語權,才能夠提升人們對媒體的信任感。
這屬于境界和審美方面的問題。播音主持專業規律雖然注重個性化,在實踐過程中也獲得了個性化探尋的成功,可是這是創建在原理低俗趣味、倡導健康的正確表達形式上。而受眾的趣味并非都為健康的,一些對“新、奇、特”低俗所需,假如要變成擔負輿論引導及大眾傳播重任的廣播電視傳播的主要根據,則會令廣播電視深受重罰。由于深受唯受眾論的影響,使得播音主持人為了獲得個性化的頭銜,通常會脫離正常的跑道。體現在以下幾點。
1)自我展現意識過強,脫離了節目內容,誤解作為主持人的工作及節目的核心價值之間的關聯;
2)過于追尋富人的生活方式,看似非故意實則體現出拜金主義的傾向,誤解了觀眾的品味及承受度;
3)形象、言談過于輕浮,體現出自己掌控時尚的能力,誤解了對時尚和美的關聯。
這些方面并非偶然,而是對廣播電視傳播特征的誤解,也是播音主持人欠缺內涵的緣由。
此處指的是播音主持人在語境方面的問題。語言作為播音主持人專業規律的關鍵內容,播音主持人規律需要具備專業人員的普通話規范,正確發音,極富美感,語言傳達的技巧尤為熟練。廣播電視傳媒、播音主持人為了完成廣播電視的傳播職責,在研究語言方面可謂千變萬化。由普通話夾帶外語的主持方式,也有方言夾帶普通話的主持方式,更有直接通過方言進行主持的方式,體現出較大的隨意性。準確來講,有些方式深受人們喜愛,由于其節目內容豐富,并且主持人具有較強的即興表達能力,吸引了許多觀眾。可是,播音主持一旦脫離了普通話,脫離了專業的規范性,就毫無專業可談。
綜上所述,對于完成廣播電視傳播特征的有益途徑,也存在一些違反播音主持專業規律的現象,將新時期廣播電視傳播特征與專業規律的關系處理得當,并非只依靠播音主持人便可輕易解決,還需要連同廣播電視播放部門、播音主持專業理論共同研究才可。
[1]王曉飆.新時期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發展概說[J].新聞傳播,2011(9):75-76.
[2]王佳.談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新聞傳播,2012(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