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翠,李恒九
云南省紅河州綠春縣廣播電視局,云南紅河 662599
綠春縣轄八鄉一鎮,81 個村委會,10 個社區,780 個自然村,743 個村民小組,23 萬人。自2009年啟動實施了20 戶以上457 個自然村13710 戶直播衛星覆蓋工程,2010年,對20 戶以上新通電的213 個自然村6279 戶又實施了第二批加密型直播衛星覆蓋工程,基本實現了20 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有效緩解了廣大群眾“聽廣播難、看電視難”的突出問題,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92%和93%。但由于綠春縣屬高山地區,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的特殊地理環境原因,致使鄉鎮之間相距較遠,村落也普遍分散。因此,在廣播電視工程建設實施規劃中,以地面數字發射機站和通電村為主要建設點居多,部份未通電、通信號村寨就存在沒有建設覆蓋的盲點村寨,鄉鎮、村寨之間建設實施的數量比例也就有存在著差距;另外,目前運行的直播衛星“村村通”設備未設置加密程序,中央臺3、5、6、8 頻道節目就不能接收到,除此之外其他節目均可以收看到,還有就是沒有收視費;為此,在有線電視通達區自行安裝、非法安裝直播衛星設備現象隨之出現,“非法覆蓋”一系列問題的就接踵而至,對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工程建設的有序發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造成了較大影響。
1)部分受益用戶“非法轉賣”直播衛星接收設備造成設備流失。
“十一五”期間,綠春縣有計劃、按步驟地建設村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直播衛星覆蓋工程,鄉鎮部分受益用戶在符合條件并爭取到直播衛星設備后,一些相關工作人員及受益用戶以謀取利益或者轉贈他人等原由非法倒買直播衛星設備,致使部分應在建設區的直播衛星接收設備流失到城區及鄉鎮有線電視通達區。未按照廣播衛星設備建設的要求進行施工,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
2)前期直播衛星設備未設置GPS 定位功能,設備可以“隨處移動隨處接收”造成設備流失。
GPS 定位,可實時地計算出接收機所在位置的坐標、移動速度及時間。前期直播衛星設備未設置GPS 定位功能,并可“隨處移動隨處接收”而無法追蹤到直播衛星接收設備流向,起不到前期監督,后期管理的作用,造成部分接收設備流失。
3)有線電視“模擬轉數字”過程中,“一戶多機”收費過高造成部分直播衛星設備流向城鎮。
在綠春縣基本上一個家庭中有兩臺以上電視機的數字電視設備,按照使用要求每臺電視機都必須安裝一臺機頂盒。并采取這樣的收費方式:第一臺電視機交400元入網費,機頂盒是免費使用,每月收視維護費為35 元:安裝第二臺機頂盒要交入網費,并且要自購機頂盒,費用是400 元,每月收視維護費15 元。因此,只要安裝副終端機的家庭,每多裝一個機頂盒,一次性需多交納入網費、機頂盒費及一年收視費共892 元。大部分家庭對此感到不理解,認為同一個家庭看電視要入兩次網、三次網,這樣的收費方式不太合理,也就不愿意購買副終端機,而用安裝直播衛星機代替第二臺、第三臺副終端機,雖然這樣廣大人民群眾可節省很大一部分資金,但是卻造成部分衛星設備流失。
4)城鄉地區電視機的大量普及“一個家庭多臺電視”和直播衛星節目源多、信號質量好造成部分直播衛星設備流向城鎮。
近年來,隨著國家惠民政策“家電下鄉”活動惠及了廣大農村群眾,城鄉電視機迅速普及,一個家庭擁有多臺電視機已成為普遍現象。數字電視節目套餐多元化和定時程控收費在滿足和方便了用戶的同時,也存在讓部分消費者因不能及時交費而中斷信號的弊端;而且直播衛星節目多,信號質量好,體積又小,隱蔽性強,在院內、陽臺上簡易安裝就能夠接收到信號,也不存在收視費,這樣可以節省每個月的費用。部分用戶片面地認為,既然國家已發射了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就可以安裝衛星設施接收衛星節目,根本沒有必要多花錢去使用優勢不明顯的廣播衛星電視。因此,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成為絕大部分一個家庭擁有多臺電視部分的用戶的首選。
1)從設備的功能設置上進行GPS 有效區域定位,從根本上杜絕直播星設備“可以隨處跑”。
采取對GPS 有效區域定位,接收機信號并可自行得到控制,使直播衛星設備在管理范疇內使用,統一分配,便于管理,從根本上杜絕直播衛星設備“可以隨處跑”。通過對整個綠春縣的廣播衛星設備進行GPS 定位,科學合理地調整規劃,避免廣播衛星“非法覆蓋”。
2)加強直播星實施政策宣傳力度和督查力度,盡可能地防止直播衛星設備流向城鎮。
充分利用廣播電 視媒體優勢,以公益廣告、宣傳口號、通告招貼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和管理動態,教育和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安裝和接收境外衛星電視廣播節目,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建立健全廣播衛星設備的相關管理政策和法規,加強對廣播衛星設備的監管。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監督管理形成日常化制度,同時加大督查力度,對非法生產、銷售、進口、安裝、使用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行單位和個人,協同相關執法部門依法嚴厲查處,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在電視的輿論媒體上,公開對違法者的相關處理,使廣大群眾能夠自覺抵制非法安裝和接收境外衛星電視廣播節目。
3)有線電視“模擬轉數字”過程中,盡可能降低“一戶多機”的收費,避免部分直播衛星設備流向城鎮。
有關部門通過進行民意調查后,及時合理地調整收費制度,確保收費方式最優化。有線電視為模擬信號時,收視維護費每戶每月10 元,轉換為數字電視后,電視節目、入網落戶和交納費用等手續也變得相應復雜起來,這樣就使得廣大群眾覺得繁瑣,特別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收費節目的內容和獲得的信息量與日常生活沒有什么緊密聯系,而收費標準明顯提高,這種變化很難讓用戶體會到數字電視帶給老百姓的真正實惠。因此,在廣播衛星接收設備收費這一方面,必須做到科學合理,而播放的節目內容要更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使老百姓獲得最切實的優惠。
對于我國部分偏遠山區,由于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或其他一些原因,山區群眾很可能并不知道衛星電視,所以這項工作要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與此形成矛盾的是,目前在大中城市里,居民非法安裝直播衛星設備的現象十分普遍,雖然國家有相關法律,但由于其并不完善,執法部門卻有法難依。因此,必須要加強宣傳,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不斷改進監管手段和整治打擊力度,實行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監管統一,努力解決偏遠山區群眾“收視難”的問題,以提高服務質量,保障群眾及時收聽、收看到更多更好的廣播電視節目,多做讓老百姓滿意的實事,以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和理解。
[1] 徐芳.論析廣播電視工程施工的管理策略[J].科學研究.
[2] 景玉武.“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的建設探討[J].科技與生活,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