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琴
河南省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河南鄭州 451464
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與電子通信技術和網絡數據庫相關聯的手機、個人電腦、電子筆記本、電子顯示屏、電視機等電子通信設備隨處可見,手機上網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而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利用個人電腦、筆記本和手機等終端,通過網絡與人溝通,并連接各種各樣的數據庫,從信息的海洋中快速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已成為我們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一種主要途徑。根據百度詞條的介紹,人類通信技術的發展正從目前的3G時代邁向4G時代。
3G跨越到4G時代,通信速度將會更快 、網絡頻譜將會更寬 、通信將會更加靈活……服務費用也將更便宜。人們通過4G手機將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匯流媒體內容,可以接受高分辨率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并通過ID應用程序進行個人身份認定。總之,3G通信技術提供的是一個高速傳輸的無線通信環境,4G時代為我們提供“超高速”的無線網絡通信環境。
而在3G和未來的“4G時代”,我們面對的不僅是大量傳統的文字信息資料,還會有海量的圖片、聲音、圖像等全息立體數據資料。在這個全新的高科技閱讀時代,為了使我們能夠很好的適應當下迎接未來,很有必要對目前和未來,高科技條件下的閱讀特點和一般規律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在3G和4G高科技環境下,我們閱讀的最大特點就是,必須在短時間內,對海量的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等全息立體數據資料,做出正確的分析評估和閱讀取舍。同時也正是這種巨量信息、高速傳播和短時間內必須正確取舍的閱讀特點,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沖擊與困惑。
21世紀以來,隨著科技迅速發展普及,通信技術進入3G時代。每天當我們從睡夢中醒來,廣播、電視機、手機、微博和報刊,便把昨晚的全球新聞推到我們面前;當我們在辦公室坐下,打開個人電腦登陸上網,各種網頁映入眼簾,不僅有大量傳統的文字信息資料,還會有海量的圖片、聲音、影像資料。鋪天蓋地的信息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這種信息的巨量生產和高速傳播,便是傳播學和信息論中所說的“信息大爆炸”。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在享受著各種便捷的信息服務,體驗著各種信息的沖擊快感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信息超載和資訊泛濫所帶來的各種壓力和困惑。
其實在目前這種高科技環境下的閱讀過程,與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打獵的過程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的祖先要成功的完成打獵任務,首先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分散注意力),對復雜的原始森林環境進行迅速的觀察、分析判斷,然后再選擇獵物進行攻擊(集中注意力)。
我們今天的閱讀環境就像是復雜的原始森林,我們必須首先進行迅速的觀察(分散注意力),然后才能正確的分析評估和閱讀取舍(集中注意力)。而當我們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網頁和海量信息,往往無所適從,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感到困惑,疲乏、空虛等等。這正是因為我們對高科技環境下的閱讀資料,缺乏及時正確的選擇能力,沒有科學的閱讀方法所至。
我們今天不僅面對著全新的閱讀環境,而且正處在一個承先啟后的偉大時代。上至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下到我們每一位公民都對閱讀有著各種不同的需求,因此,更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研究科學的閱讀方法,樹立全新的科學閱讀觀。
談到閱讀,習近平同志應該是我們的學習楷模。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習近平,在很早的時候就與閱讀結緣。根據公開報道,習近平從小就是一個學習好愛讀書的孩子,1969年16歲下鄉當知青后,更是讀書不輟,抓緊一切時間,如饑似渴的學習文化科學知識。2013年青年節,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曾回憶,“我到農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談及領導干部讀書的重要性。早在2009年5月,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就在中央黨校的一次開學典禮上發表了要求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和善讀書的重要講話。近年來更是在許多重要場合,不失時機的強調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4年上半年,習近平就在國內外的多個重要活動中,論述或談及讀書學習的閱讀問題。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坦言,“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并列舉了多項讀書的好處,“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并發表了講話。習近平表示,“我青年時代就對法國文化抱有濃厚興趣,法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深深吸引著我。讀法國近現代史特別是法國大革命史的書籍,讓我豐富了對人類社會政治演進規律的思考。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再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少一點應酬,多用一些時間靜心讀書、靜心思考……
綜上所述,隨著人類通信技術,從3G時代向4G時代的發展。我們所面對的不僅是大量的文字資料,還會有海量的圖片、聲音、圖像等全息立體信息數據。在這個信息爆炸的高科技閱讀時代,為了使我們能夠很好的適應當下迎接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習近平同志為榜樣,多用一些時間靜心讀書思考。認真研究科學閱讀方法,樹立全新的科學閱讀觀。多閱讀,會閱讀,善閱讀,興起全民閱讀的好風氣,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文化科學素質。
[1]李硯琴.加強閱讀能力培養 迎接未來教育挑戰[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6(2):66.
[2]陳明遠.語言文字的信息處理[M].知識出版社,1985:26.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明天[M]. 華東師大比較教育研究所,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