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玉,李桂蘭
(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長沙 410128)
眾籌的概念來源于英文“Crowfunding”,由美國學者Michael Sullivan在2006年首次提出,在中國臺灣稱為群眾籌資,在美國有時也叫作眾投(Crowdinvesting),眾籌融資是指大眾通過互聯網平臺,為某個組織或個人發起的項目或創意提供資金支持的融資模式,這是一種創新型的科技融資方式。眾籌支持多樣化的籌資意圖,從災難捐贈到圖書出版,從藝術家狂熱的粉絲支持到政治競選、籌錢創業等。寒雨(2011)首次將“Crowfunding”譯為“眾籌”,并由此在金融界流行起來。
眾籌最早出現于美國,也在給美國發展得最為成熟。于2005年在美國成立的眾籌網站Kiva是最早的眾籌網平臺,以2009年美國Kickstarter眾籌網站的成立為眾籌融資正式出現的標志。Kickstarter成立至今,已經為超過35 000個創意項目籌資到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已然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眾籌融資平臺。2013年是眾籌發展的里程碑。這年秋天,美國國會批準了JOBS法案,使得在獎勵式眾籌和捐贈式眾籌之后,股權眾籌自由合法化的夢想成為現實。美國研究機構Massolution的調查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的眾籌平臺已經超過800個,價值綜述已接近51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37.8%。預計到2016年,全球融資規模將近2 000億元,眾籌融資平臺將增至1 800家;從國內的情況看,截至2014年8月底,國內至少已有80家眾籌平臺,其中以2011年7月上線的“點名時間”和2013年2月上線的“眾籌網”最為出名。根據清科院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眾籌市場發展報告》,去年在國內13家眾籌平臺共發生融資事件9088起,募集總金額13.81億元人民幣。
眾籌的主要形式是項目發起人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介紹項目并預先設置目標金額,籌款截止日期及回報放到眾籌平臺供支持者瀏覽,眾籌平臺會進行一定的審核,支持者在瀏覽項目的過程中,對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投資支持,幫助項目發起者完成項目。眾籌運作模式主要由籌資人、眾籌平臺和大眾投資人三個有機部分組成,其中核心是眾籌平臺,它是大眾投資人和融資企業或個人的連接橋梁(見下頁圖)。
SWOT分析,即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和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我國眾籌剛剛起步,運用SWTO分析方法,可以對眾籌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
眾籌融資作為一種新興的互聯網融資模式,其本身所擁有的優勢非常明顯。首先,眾籌模式的創意項目由大眾提供,其支持者來源于大眾,項目和資源來源十分廣泛;其次,它拓寬了融資渠道、降低了融資風險和融資成本。眾籌融資突破了傳統的融資模式,使每一個從事某項創意活動的個人都可以通過眾籌模式獲得資金上的幫助,可以有效地促進創業。在目前金融管制的背景下,眾籌融資模式解決了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成本高等問題,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快捷、成本更低的資金幫助,可以更好地解決“融資難”問題;再次,有助于推動創新和變革。從融資項目來看,一般都是一些有創意、有個性的項目,更容易籌得資金。從融資模式來看,眾籌融資代表著“金融脫媒”的創新發展方向;最后,可以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投資人可以對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項目發布者對此認真評估并完善項目方案,這種重視用戶交流和體驗的方式,極大地降低了產品的市場風險。
眾籌融資企業的發展正處于探索階段,存在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眾籌融資運作模式尚不規范。很多投資者不清楚眾籌融資的運作模式,在資金流向方面存在隱蔽性,因此常容易造成投資失敗。其次,眾籌資金缺乏有效管理,對投資者缺乏保護。近幾年,我國出現了多起眾籌欺詐案件,正是由于投資者難以監督所投項目的運營狀況,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眾籌資金很可能得以濫用,對投資者造成無法挽回的資金損失。再次,在項目經營過程中,項目發起人的自身綜合素質有限,投資者與發起人之間存在溝通不暢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項目的正常營運,導致項目的失敗。最后,眾籌融資的成功率不是很高,目前我國眾籌平臺上的融資成功率不到50%,而且還存在投資回報不明確,資金流向不清晰等問題。
作為新興的融資方式,與國外相比,眾籌融資在國內尚處于萌芽狀態,但是勢頭強勁。為配合“創業美國”計劃(Startup America),2012年4月5日美國出臺并通過了《創業企業扶助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簡稱 JOBS法案)。該法案允許公司公開宣布融資的消息,敞開了創業企業進行股權眾籌的大門。該法案細則為美國重要的一次新股發行、股權制度改革,開放了融資的限制,同時也要求股權眾籌者每年通過股權眾籌的方式募得的金額不得超過100萬美元。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7月31日,中國銀行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3)》建議,加快推進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安全規范,盡快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領域規章制度。2014年12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起草的《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出臺,以及緊跟其后的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8+1”首批股權眾籌會員平臺,大大加快了股權類眾籌的發展。經濟形勢的好轉和互聯網金融的規范將是眾籌融資發展的大好時機。
中國眾籌正處于萌芽起步階段,其面臨的威脅也是很大的。第一,法律法規監管缺失。目前,我國針對眾籌融資還沒有出臺過正規的法律規范,一些正處于探索發展階段的眾籌融資企業,與非法集資的紅線只有一步之遙。第二,在項目發起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眾籌平臺具有開放性這一特點,就必然決定了項目發起人的創意存在被盜用的可能性。第三,國內的政策環境、契約精神和信用環境與國外相比仍非常的不完善,亟須進一步改進。
目前我國對于“眾籌”這一名詞在法律規定上沒有明確的定義,使其非常容易與“非法集資”相混淆,我國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完善有關眾籌的法律制度,頒布條文對眾籌的概念、標準以及與非法集資的區別等內容給予明確規定,為今后眾籌融資模式在我國的發展奠定相關的制度基礎,為其合法有序地發展提供保障。眾籌平臺為避免觸犯法律,便根據相應法律條文對投資行為做出了某些限制,這樣的限制削弱了眾籌投資作用的有效發揮,也阻礙了眾籌的快速發展。
眾籌平臺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因此無法完全規避創意項目被盜用的風險,由于目前我國在眾籌項目創意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地帶幾乎真空,項目發起人自身因難以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而導致眾籌項目進入投資執行階段的困難加大,眾籌平臺因此難以出現真正有價值的創意項目。在此條件下,我國應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眾籌平臺的有效運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目前,眾籌融資的主要形式有股權眾籌融資、捐贈眾籌融資、獎勵眾籌融資、債務眾籌融資,這四種形式都存在著風險,我國眾籌業面臨著信用體系不完善、激勵機制不足等問題,眾籌模式可以朝線下線下有機結合這一方向發展,線下的民間借貸、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信托投資等發展得較為成熟、誠信機制相對完善,線上眾籌融資項目來源廣、資源豐富、融資面廣,兩者相結合,學習各自的優勢,彌補劣勢,不僅可以降低融資風險,而且可以獲得更堅實的發展,在眾籌融資模式創新這一方面,可以采用領投的方式,先擁有專業知識的領頭人認真評估項目,如果項目可行,散戶再跟投,從而降低散戶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眾籌融資模式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大眾的目光,更多普通投資人和創業者加入到了眾籌的行列之中。近年來多起眾籌欺詐事件表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意識不夠強,因此應普及眾籌融資相關知識,提高投資者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加大項目運營和資金走向的透明度,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控制,保障融資信息和支付安全,使投資者掌握更多的相關信息。
[1]方永麗.我國眾籌融資模式的發展現狀及監管[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15,(16):64-67.
[2]王阿娜.眾籌融資運營模式及風險分析[J].財經理論研究,2014,(3):99-100.
[3]肖本華.美國眾籌融資模式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南方金融,2014,(3):100-103.
[4]李雪靜.眾籌融資模式的發展探析[J].上海金融學學報,2013,(6):74-76.
[5] 范家琛.眾籌商業模式研究[J].企業經濟,2013,(8):73-75.
[6]黃健青.“眾籌”——新型網絡融資模式的概念、特點及啟示[J].國際金融,2013,(9):65.
[7]胡吉祥,吳穎萌.眾籌融資的發展及監管[J].證券市場導報,2013,(12):61.
[8] 施俊.眾籌模式與 P2P 應深度合作[J].新財經,2013,(7):18-19.
[9] 寒雨.眾籌的力量[J].創業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