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紅
(江蘇省如東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 如東 226400)
審計作為經濟活動的監督評價機制,在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效率方面作用不斷增強,已成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內部審計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重要的內部監督機制,有助于促進單位先進性、公平性和廉潔性。通過內部審計工作,能夠發現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資金使用、業務審批等方面的漏洞和缺陷,能夠強化單位制度管理,完善制度內容。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確保工作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公正性,為單位決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據。只有保證獨立性,才可能實現客觀性,使得內部審計工作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具體工作。隨著行政事業單位職能范圍的擴大,內部審計業務獨立性對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管理中,內部控制質量直接影響單位內部控制質量,內部審計只有保持客觀性和獨立性,才能公平公正地發揮作用,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順利發展。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獨立性方面還存在著各種問題,如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向單位管理者負責,內部審計人員的升遷、薪資、職位都受單位管理者控制。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時會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顧慮重重,難以客觀公正地開展工作,對于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存在不敢如實反映的現象,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
內部審計要發揮作用,必須保持整個過程的獨立性,包括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審計過程的獨立性和形成結論的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在單位內部必須處于較為權威的地位,層級較高,只接受單位最高管理者的授權或者領導,才能有效地行使內部監督職權;內部審計工作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必須保持對下級單位的權威性,才能有效行使職權;強化獨立性,才能夠保證客觀性,從而實現內部審計的真實性。在這種前提下,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監督的過程中才能夠做到審計過程、審計目的和審計結論的真實性、客觀性,為管理者提供優化管理和強化制度的參考依據。
行政事業單位不斷發展,各項經濟活動和事務相對復雜,單位管理者或者負責人難以對每項業務親自監督和管理,因此需要授權一個專門的部門協助單位管理者對各項經濟業務和事項進行監督,強化管理。這種授權決定了內部審計只對單位最高管理者負責,并可以實施對其他所有人員的監督、控制和管理。因此,內部審計必須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否則,就無法保證這種授權的有效性。根據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協會對于內部審計部門的定義,內部審計是單位組織中的控制部門,它甚至獨立于管理者。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是國家所有,單位管理者受國家委托行使各項責任,因此履行經濟責任負有定期報告的責任。客觀上國家作為委托者,需要對受托者實行經濟監督。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所有權和管理權相分離,因此內部審計必須獨立,從而對受托者行使職權的情況進行監督。內部審計對單位經營情況,實施監督評價和管理,由于國家利益高于經營者職權,因此內部審計作為國家所有權委托實施監督行為,其地位理應高于單位管理者,強化獨立性,實施對管理者經濟責任監督。
目前,我國對審計工作進行約束的法律法規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外,基本沒有其他制度。但是《審計法》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并未做具體要求。因此,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未受到各單位的足夠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往往受到單位管理者或者其他部門的干預,影響了工作的獨立性。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設置還不夠合理,部分單位未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內部審計機構依附于財務部門或者辦公室,甚至內部審計人員由財務人員兼任,影響內部審計人員工作獨立性。部分單位內部審計人員職位升遷、薪資待遇仍受單位管理,沒有其他晉升渠道,內部審計人員由單位管理者決定職務高低,與單位還存在著控制與依附的關系,內部審計人員難以從置身于單位以外的角度,對于單位的內部控制活動和經濟業務做出客觀、符合實際的評價。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數量不多、專職人員不足,但是內部審計工作任務重、項目多、種類繁雜,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水平還不足,僅通過查賬難以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審計職業素養不高,審計目標不明確,對審計范圍還不清楚,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工作敏感性,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效果。這種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影響了審計質量的情況,直接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造成影響。
內部審計獨立性要受到法律法規的保證,但是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更應從完善管理制度保障的角度來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強化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獨立性,應強化單位制度保障,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確保內部審計機構在組織機構上的獨立性,保證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不受其他部門的干擾。同時,確保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的職位層級,確保其權力和權威性,保障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內部審計部門的直接領導者級別越高、權力越大,越能夠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范圍和工作職能足夠權威,內部審計部門應對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層級較高的管理者直接負責,從而增加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應能夠出席由單位管理者直接舉行的與內部審計工作有關的相關會計,例如參加財務報告審計管理會議等,通過會議進行溝通交流、提交報告等形式,向單位各位管理者直接交流內部審計工作情況、審計目標和審計計劃等。除此之外,應考慮建立內部審計部門與單位負責人直接溝通的綠色通道,使內部審計機構能夠將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直接告知管理者,從而避免了來自其他部門或者其他人員的干擾,從而盡可能地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應完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使得內部審計機構完全獨立于單位,從而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可以采用委派或者外包等形式,由國家專門設置的審計機構,統一采用委派等方式,內部審計人員與單位之間沒有直接的經濟聯系和職位關聯,也沒有依存關系,內部審計人員沒有了后顧之憂,從而可以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可以將內部審計業務全體外包,由社會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人員進行單位的內部審計,將管理咨詢、風險審計等事項納入審計范圍中。由于外部審計人員對于審計行業發展把握更加到位,外包形式的審計工作可以更加客觀可靠,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更為準確的監督評價,提供發展建議,為單位戰略發展和經營目標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見。
應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為強化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除幫助內部審計人員了解工作責任外,應使得其明確審計目標、了解審計范圍。應通過專業培訓,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從理論知識、職業道德等方面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制定完善的內部審計人員培養方案,為每位審計人員量身定制培養目標,根據不斷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需要,選拔思想素質和專業水平過硬的人員到內部審計隊伍中,并加強繼續教育,使其適應新形勢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可以結合國際上流行的CRM(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資格考試的要求,鼓勵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參考,并聘請專家對單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各方面審計知識的輔導培訓,強化審計人員專業能力,避免由于專業水平不夠而影響審計結論的情況。另外,應結合現代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大力推廣信息審計工作,實施辦公自動化,幫助內部審計人員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強化信息化水平,適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確保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促進審計結論獨立性。除此之外,應建立與內部審計人員績效考核相關的保障機制,為內部審計人員提供更獨立的工作環境,打通職業晉升通道,從而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工作的獨立性。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是一項獨立的監督評價工作。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對于內部監督效果尤為重要,因此,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的制度保障,完善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或者采用外部審計人員委派和外包等形式,避免內部審計工作與單位的相互依存和干擾,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從而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
[1]吳少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2,(13).
[2]曹梅.加強和改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幾點思考[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1,(3).
[3]李碧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的幾點思考[J].企業導報,2011,(3).
[4]施貴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