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榮 王玉娟 譚子政
(1.山東省臨沂汪溝第一中學;2.山東省費縣探沂鎮初級中學)
雖然全國素質教育推廣力度大,范圍廣,大部分農村教育也加入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但是農村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仍然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1)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應試教育仍然比較明顯。大部分農村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內容完全按照教材知識來進行,思想品德教師缺乏對思想品德課領域的主動探究,造成與新課標脫節的狀況。(2)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在學校教學任務上缺乏重視。大部分的農村學校過于重視語數外三門主科目的教學,而忽視了思想品德課程,造成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上不夠重視,甚至出現放棄學習的現象。(3)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理念落后。在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仍然以“老師講,學生聽”這一種模式為主,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夠體現,因此學生在學習中的個性也不能夠得到完全發揮,師生關系還是處于原來不平等的關系,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也缺乏積極性。
自主探究模式是指在教師的指導教育下,學生通過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在課堂上進行自主討論和研究,在課后進行總結的一種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模式不同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它注重的不僅僅是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還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探索性和獨立思考性。自主探究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但是在比重上講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的一種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自主性、平等性、問題性、合作性、開放性、實踐性以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性等七大特點,對于教學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改善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質量,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無疑是改變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現狀的關鍵,以下是自主探究模式在農村思想品德課應用的具體有效對策分析:
在農村思想品德課上應用自主探究模式,就要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理念,實現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的模式。現代教學中要求學生與老師地位平等,兩者相互學習和促進。在農村思想品德課上,教師要營造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觀點,敢于質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氛圍,在課程內容的傳授過程中要接受學生的爭辯,對于個性化學生的意見要予以考慮和接納,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勇于提出疑問,教導學生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基于教學理念的改革要求,還要對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農村思想品德教師應該具有自主學習、勇于實踐、耐心教學和虛心求學的品質,這樣才能正確看待學生的質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現教學課堂平等和諧的氣氛。
農村思想品德課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還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導學案的認真編制和科學小組的建立兩個部分來進行。導學案是學生進行預習的重要綱領,也是學習中的路線圖。因此,導學案的合理編制對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導學案的編制上要把教材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進行具體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設置問題的導入點。另外教師要建立思想品德課中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分工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結精神,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精神。通過小組的合作,讓學生自主對問題進行思考,在觀點的表達上也獲得了表現的機會。教師在編制導學案和建立學習小組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首先是在導學案的導入問題設置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其次,在學習小組的建立上,要注意優生和差生的分布要均勻,要發揚優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挖掘差生的學習潛質,讓全部的學生都參與進來,獲得平等表現的機會。
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也意味著傳統思想品德課的學生評價模式要進行改變。因此,農村思想品德課的學生評價模式要打破以一份試卷得分為學習能力評價標準的局面,教師在編制思想品德課試卷的內容時,要多注重學生的主觀思想能力的發揮,在試卷答案的設置上,要放寬標準,不能局限在標準答案的范圍內,而要鼓勵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和總結,由此才能真正意義上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自主探究模式在農村思想品德課的應用是促進農村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對激發學生潛能和開放學生心靈有重要的意義。學校要在對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基礎上,全面將自主探究模式應用到其他課程領域中去,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質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1]劉怡君.“自主探究”模式在農村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周常青.農村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教育,200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