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
(河北省高碑店市辛橋中學)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過程中一學就懂,一做題就錯。高中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懂難學,思想負擔較重。他強調學生學習方法與過程,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認為探究式過程適合在理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并進一步指出,學生的思維個性;標準答案不允許學生嘗試錯誤,更不允許批判思維、發散思維,對知識的學習沒有養成深入、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師的新技術和習慣,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教授學習的方法,培養自我汲取知識的能力。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要成為高素質人才,創新理念必不可少。創新、興趣是兩個重要的催化劑。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可以說,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靈魂,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高中生是一個人理念形成的高速發展區,為了提高民族素質,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改革考試制度,淡化分數,減輕學生精神負擔,在物理學的教學中,不但要學到知識,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是非智力因素。學習物理的學生都知道,科學史上的每次重大突破,總是由某些科學家完成最關鍵或最后一步的。無數在創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決定因素首先不是他們的淵博知識而是他們的創新人格。學生接觸到較難的物理題時,會產生一種茫無頭緒的狀態,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將裝滿水的杯子倒過來時,發現水并不流出,使學生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此時我們應該抓住他們的心理,循序漸進地教導和鼓勵他們。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與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引導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要一味地等著老師來解答。例如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通過對物理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學家崇尚科學的情感和價值觀,這讓有的學困生可能都聽得云里霧里,毫無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才能做到思路清晰、游刃有余。但最后師生必須共同講評,這樣面向全體學生,人人積極主動探究,個個動腦思維進取,為進一步掌握高層次科學技術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盡量找一些身邊能夠得到,摸得著的東西,這樣的話他們會覺得:“這些東西太簡單了,生活中經常能見得到嘛!”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試題設計要有層次,有梯度,有大有小,新穎脫俗,波浪起伏,不拘一格;有效度,有信度,有難度,有區分度,讓每個同學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再大跨一步。在物理學中,許多自然事物的本質屬性要通過實驗才能揭示。傳統的實驗器材都是工廠里經過多次改進,在外觀、結構、精度方面做到至善至美。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告訴”的方式讓學生“占有”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如果將乏味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既可以節約實驗成本,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例如,高三學年總復習前,我們擬定了“高中物理學基本思路與方法探討”的答辯論文題目,同學們積極準備,踴躍答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又如,在串、并聯電路中,對于總壓和分壓的關系,如果不做實驗,學生很難理解,若通過儀器的數據變化來分析,就容易理解了。生活化的實驗器材幾乎都是老師們自己設計、制作的,開放彼此對問題的認識、觀點、看法,闡明各種觀點、看法的原因和理由。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在設計、制作過程中的能力培養,有助于教師在本職崗位上做出比同行更加出色的成績,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戰場,我們打破“堂上盡由著老師灌”的僵局,實行“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教學中所涉及為兩大方面:其一為邏輯推理方式;其二為思維的方法。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不管是教學方式的選擇,還是教學氛圍的營造,都要有抓住學生的點,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教師的備課、講課、輔導,學生的領會、理解、記憶,都要把知識的核實,智力的開發,能力的提高當做基礎工程去抓。從自然科學認識論來看,主要是從感性到理性,高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渠道,自然地創設了師生平等交流、探究問題的創新學習氛圍。例如,在講“核外電子離核越遠能量越高”時,向學生打比方:“這好比你們小時候還是嬰兒時,你爸爸將你抱在懷里;你學會走路了,你爸爸將你牽在手上;你再大一點,你爸爸則說:‘走,外面玩’。”
在教學中,尤其是在習題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實驗設計思維。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這樣可以是學生更加自信,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像遇到習題教學時,首先做好習題的分類歸檔工作,海水舀不盡,習題做不完,但類型畢竟有限,所以狠抓典型,翻透弄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正做到攻克一點,解決一片。在實驗中或者同一個實驗目的可能會產生多種意想不到的實驗手段,學習概念的形成過程,亦復如此。這種方法利用正例與反例的比較、歸類,最后才能形成概念。方法策略就是在實施創新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創新方法。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形成創新思維,教師的解頤笑語,有智中見志的特點和功能。上述正是“興趣學習”特點在物理學科的貫徹與落實,這種貫徹與落實是符合現代教學改革的要求的,是現代理科教學應有的模式。有趣的實驗,生動的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所以說,在快樂輕松地環境下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1]黃海紅,唐宗先.高中物理新課程的生活化趨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S1).
[2]李海,任青,張金龍,李一青.影響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因素[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0,(03).
[3]李娟.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
[4]呂春富.試論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