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菲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實驗小學)
新課標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要求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衡量美術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標準,就是看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收獲,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1.教學學具準備要精心。美術學科教學,需要準備很多美術用品,細致周到的學具準備非常關鍵。課前精心準備學具是上好美術課的必要條件,如果這方面沒做到位,致使課堂上學生不能動手實踐,教學理論只是高談闊論,學生鴨子聽雷,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情況下,教師要組織有效教學就很困難,因此每節美術課做好學具用品的合理安排;教具的準備要充分,包括演示用品、步驟圖、圖片欣賞等,都應用心地進行準備,以便為成功的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2.針對每個教學環節,設置互動內容。美術課堂上,教師根據教學中每個環節的設置特點,加強與學生及學習內容的互動。比如課前要對學生學具用品進行檢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程的導入設計階段,要能夠吸引學生興趣,針對小學生特點的導課內容,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新課部分講授時要注重師生互動,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重點在于,讓他們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通過講授,學生積累了大量理論知識,學會了欣賞方法,提高了欣賞的水平。但是,如果不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僅僅是美術畫面在腦中流轉,而不能手中誕生的話,這也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在教師示范例作時,以及范作的賞析時,都應注重使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能夠直觀、大膽地融入教學,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生會看畫,不如教學生會畫畫。如果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巧,在欣賞一些畫作時,學生就能使用所掌握的繪畫方法和技巧,去探究相關的知識,進而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當學生學會畫畫的技巧和方法后,教師所做的就是適當點撥、適時引導,學生就是課堂的主體了,大膽讓自己完成美術欣賞、分析畫作的任務。
最后,安排課堂作業時,要讓學生理解畫畫作業要求,嚴格按要求做。美術課的至關重要細節,就是在學生具體作畫過程中,了解學生掌握美術的技能、技巧的情況,通過細心的觀察,教師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指導,注意要尊重學生個性和創新思維,總結評價時,要引導學生自評、互評。
有關上課的細節,需要美術教師用心體會,細心去操作,在課堂上,老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使得美術課不脫離學生的階段水平,符合他們自身知識能力的需求,不至于拔苗助長,逐步提高學生關于繪畫的各方面知識能力。
教師要做到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水平,盡可能創造條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學生才會有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加以適當的輔助材料,教學源于教材又不止于教材,活用教材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或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一定的改進和補充相關內容,使之更符合本校的教學發展水平,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認識規律,真正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1.課堂繪畫、手工作品的展覽,吸引學生參與。繪畫和手工作品,是由外在形式構成的直觀形象,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其特點,也容易接受,特別是本班同學的優秀作品展覽,學生都喜歡看,看了之后,還會自覺不自覺地學習其中的優點。在上課時,找一些前幾屆或平行班的優秀作品當范例,還可以把自己班的優秀作品展覽,請同學們分別上去看,去評判,學生對此普遍感興趣,看得仔細,學得認真,因為這時的看,關系到自己的具體畫作,之后,教師再在此基礎上介紹一下作品各方面的優缺點,學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然后教師提出要求,布置任務,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參與到繪畫中來,這對于學生創作素材的積累,會有很大的好處。
2.和諧、平等、互動的課堂氛圍環境中,學生們往往積極性高,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教師就是要努力營造出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參與教學,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很多美術教師在繪畫作業講評中,往往采用教師講評法,效果一般,在具體的課堂作業時,可以考慮采用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形式,依據學生心理特點與能力循序漸進,在低年級以師生互評為主。從中年級開始以學生互評為主,同學們相互評價對方的畫作,把個人的審美觀點和心得表現出來,教師在旁進行適當的點撥,在這種評價中,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評價標準。
3.“游戲”是小學生喜歡的活動方式,最能滿足他們愛玩好動的特點,新課程美術教材中,很多內容都有一些潛在的游戲成份,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存在的游戲成份,利用游戲教學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完成學習任務,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更好,教師可以針對游戲的具體內容來給游戲命名,起的名稱也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美術大本營”“我是小畫家”等,在游戲狀態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擴散,想象力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游戲教學這種學習方式,能使美術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活躍,讓學生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過的知識印象深刻,扎實牢靠。
4.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運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討論課堂內容,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探索、推理、判斷。討論時,首先要根據學生特點分好小組,提出具體的問題,然后適當時候進行引導、調控,具體形式上依次請學生來介紹,也可以自由發言、爭論。老師最后對學生的發言內容作點評、指導、升華,這種辦法可以有助于學生,學會思考、判斷,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切身體會。
在課堂中,有的學生的想法離奇古怪,作為教師應該表揚學生的想法,表揚他能夠認真思考,進行大膽想象,對于這類神奇想象,教師要充分理解,積極肯定加以引導,鼓勵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留給學生足夠的想象和創造空間,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繪畫水平,有著極大的作用。
總之,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要注意學生的潛能開發與個體差異,從興趣入手,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真正發揮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繪畫能力與美術修養得到培養和提高。保證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學,符合新世紀教育形勢及學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