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倩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何樓中心校何樓二中小學部)
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開始了運用。閱讀是基礎,而寫作是運用。通過閱讀,學習到更多的技能和方法,用寫作的方式來體現出來。同時,寫作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運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饋,促進閱讀能力的訓練。但是,長期以來的教學經驗顯示,在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在實踐中有一些誤區,使得學生的部分能力得不到鍛煉。所以,在本文中對于這種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研究和討論。
我國的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從很早以前便有記載。古代便有許多關于讀寫結合的文獻,以往的觀點是,學識都是在通過大量的閱讀中獲得的,讀萬卷書,并且要通過寫作才能真正有效的對知識道理進行思考和理解。讀與寫結合,才能促進學生的各項能力的共同進步。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以看出來,古人對于閱讀與寫作的結合的重視。讀得多,自然就能寫;讀得多,自然就會運用。以往傳統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重視閱讀的面以及閱讀的亮,陶淵明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閱讀習慣,同時涉獵極廣。所以,古代傳統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只是停留在對以往知識道理的總結和理解上。近代對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從教學方法的方面來進行的,基本闡明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明確了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反饋的理念。基本揭示了閱讀與寫作的內在聯系,為現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討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往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強調理論上的,對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進行引導,顯得十分盲目,缺乏目的性。閱讀會在受到教育的同時,間接的獲取經驗,在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剖析理解過后,對于作文的技巧等都會有一定的領會和理解。閱讀是寫作的一種基礎,在閱讀的基礎上,才會有寫作技能的提升,讀寫結合的目的便是實際的運用,在實際的運用中提升學生的能力。
現在,對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的研究是閱讀、理解、思考、運用的模式,但是有部分人對于讀寫結合有著錯誤的理解和認識。認為寫作其實就只是將閱讀的內容進行復制和效仿,所以造成了近年來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質疑。將閱讀當成了寫作的附屬品,錯誤的定位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其實,讀寫結合并不是閱讀與寫作的簡單相加,重點不只是在讀而且還在悟,對于閱讀的內容進行感悟,將感悟到的內容運用到寫作中來,這才是讀寫結合的真正詮釋。只有真正做到了閱讀中的感悟,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到閱讀與寫作的真正結合,在提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學生能力做到真正的提升,對學生學習的效率真正做到提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材中,也有許多需要讀寫結合的小練習,老師也在看到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后對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方式開始越來越重視。但是,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對于讀寫結合的運用并不十分靈活,比較死板,出現了形式性的教學。我們需要在教學中充分的認識到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點,什么時候應該注重閱讀,什么時候應該注重寫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成竹在胸。以教材作為閱讀的基礎資料,在課堂上將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以一切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作為教學的目標,在通過閱讀對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進行塑造的同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并通過寫作,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閱讀學習到的各項技巧清晰地表達出來。要通過閱讀來促進寫作,多讀,多思考,讀的內容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優秀的文章,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學會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分析理解事物的方式方法以及表達思想的技能技巧。在讀的過程中進行歸納總結,勤做筆記,以便日后需要時能夠及時進行翻閱。錢鐘書先生就在這方面就做的十分出色,并提出了許多有教育意義的意見和看法。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反饋,它們彼此互為因果關系。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并不是閱讀與寫作的簡單相加,重點不只是在讀而且還在于悟,對于閱讀的內容進行感悟,將感悟到的內容運用到寫作中來,這才是對讀寫結合的真正詮釋。要通過閱讀來促進寫作,多讀,多思考,在閱讀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通過自己閱讀學習的技能技巧,將自己的理解與想法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來。
[1]張志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析[J].文科愛好者,2012,(6):143.
[2]尕熱.讀寫結合共同提高——淺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4,(06):110.
[3]覃秋華.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新思考[J].軟件,2015,(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