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海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高峰鎮第二初級中學)
隨著物理教學的改革,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動手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具有綜合的學習能力,既能學好書本知識,又能通過自己的理解將知識運用到實驗中,或者通過實驗過程將總結出的結論應用到平時的學習和考試中。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正在緊隨新課改的腳步進行提高與完善,以下便是從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用品以及對教師的教學建議等幾個方面來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
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簡單、直觀的事物,根據這一認知特點,教師可以適當把一些實驗設計為探索性實驗,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學習思考空間,還可以使物理實驗教學邁向更高的臺階,進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實驗教學方法,將教師親自動手演示,學生總結實驗結論,逐步轉變為教師指導實驗,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對于一些儀器的調節,讓學生親自實踐。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使實驗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教師在這個時候加以指導提示,可以使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學會在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在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后,學生可以更深刻的體會和領悟到實驗內涵,真正的理解實驗要向我們傳達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還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清楚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目的,即以合作、探究、實踐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實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展現自己的動手能力,又能在合作的過程中吸取別人的優點。分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猜想實驗結果,然后再通過實驗驗證猜想,得出結論,最后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以及知識的總結與歸納。例如,在進行“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時,學生可以通過連接電路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但是有時一個人的思想過于局限,可能一個電路有多種連接方法,小組中每位同學都動手實踐,一定會選出一個最佳的連接方式,這時就體現出了小組實驗的重要性。在分組進行實驗探究時,教師務必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確保分工的明確與合理;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盡量保證每組學生都能得到指導,每組學生遇到的問題都能得到解答;在實驗過后,學生擁有足夠的時間交流心得體會。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擁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了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讓學生改變對物理課的看法,使學生不再覺得物理課枯燥乏味。通過這樣的物理實驗教學,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物理學習。
將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教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把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實驗現象,理解實驗內容。這種新穎直觀的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的展現出來,化繁瑣為簡單。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這一實驗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大家演示模擬實驗,這樣整個實驗過程變得清晰明了,學生也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實驗中的各個變化過程,更加深刻地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為了使物理學習與生活拉近,新課改后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建議教師鼓勵學生用日常的生活用品進行實驗,從而豐富我們的教學實驗資源。以測量食用油密度這一實驗為例,實驗物品極其簡單,教師只需要為學生提供天平等儀器。又如“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這一實驗,學生完全可以從生活中取材,用小板凳、沙子、磚頭等物品來進行實驗的探究。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物理學科與生活的聯系,真真正正地感受到物理結論的真實性。因此,教師應該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從身邊發現更多的實驗資源,學會把身邊的材料變廢為寶,節約實驗資源。通過使用日常用品進行實驗,使實驗更加貼近生活,操作起來更加簡單順手。這樣做不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與運用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動手做實驗的興趣,也不用受教學資源的限制,使實驗教學無法正常進行。在教學過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物理,激發學生樂于發現物理現象的興趣,并學會對其現象進行討論與探究。學習之余,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實驗材料,在增強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大體上可分為學生親自實驗與教師演示實驗兩部分。教師在演示實驗時一定要牢記一句話:精心設計充分準備,操作規范表達準確。確保自己的實驗演示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這才是我們實驗教學的最終目的。最佳的實驗教學應該做到實驗時條理清晰,動作有條不紊,操作合理規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例如,在進行天平的使用時,一定要使用鑷子加減砝碼,而且要保證鑷子的凹邊向上,砝碼和待測物品都位于天平托盤的中央。對于這些小的實驗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不能忘記傳達給學生,以確保物理實驗教學的科學嚴謹。在進行實驗操作時還應該配合理論性的知識講解,對實驗的結果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并且教學語言具有準確性。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引發學生探討研究實驗現象的好奇心,并且鼓勵學生進行提問,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實驗操作,為學生分析講解,使學生對自己的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在學習這部分的理論知識時走彎路。除此以外,教師還鼓勵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然后通過實驗操作完善與改正學生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考與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教學思想的指引下,從實驗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用品以及對教師教學的建議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與分析,簡單講述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與改革。物理實驗教學過程更加注重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努力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1]曹兆勇.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物理實驗教學[J].新課程,2011,(02).
[2]黃秀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2010,(03).
[3]閆學利.淺談物理實驗教學及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