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小紅
(山西省運城市實驗中學)
在中學的音樂教學中,教學需要以審美教學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自身的情趣與愛好,將音樂知識真正地傳播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運用特殊的思維能力,實現個性化發展,讓學生通過實踐,提高音樂的創造能力。中學的音樂教師在創新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在舞蹈以及歡快的音樂中掌握基礎知識,從而獲得藝術的熏陶。那么,如何才能利用舞蹈的優勢,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實際效果,需要我們進一步進行研究。
所謂律動,主要指的是身體對于音樂來臨時的基礎反應。在欣賞音樂的時候,能夠通過身體產生的韻律,利用想象、創造對樂感、律動感進行培養,這是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學鑒賞教學中需要采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生活中,審美應當是無處不在的,這是生活的必要環節,更是發展的必然要素。因此,審美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應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高尚的、自由的審美情操。在音樂作品中,能夠感受到豐富的情感以及優美的韻律,但是,音樂自身還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與想象性,每一個學生在鑒賞的時候,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讓音樂在心中留下獨特的烙印。
在中學的音樂鑒賞中,需要引入舞蹈元素,讓學生感受舞蹈的律動,隨著節拍自由舞動,這樣能夠將音樂自身的抽象性更為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刻的了解音樂、掌握音樂,懂得音樂背后的故事。其實,每個人自身都會有自己的感受,當聽到一首歌曲的時候,肢體會不受控制的自由擺動,這是人體最自然的條件反射,因此,在中學的音樂鑒賞教學中必須要利用這種規律,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在中學的音樂鑒賞課上,音樂教師需要將舞蹈當作一種特殊的審美載體,利用舞蹈將音樂的魅力展現出來,教師在組織學生跳舞時,可以讓學生自由地把握音樂、欣賞音樂,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效率。學生在自由舞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音樂旋律、律動節奏,不斷挖掘出自身的舞蹈天賦,利用自己對于音樂的特殊理解,將自己的感受通過舞蹈表現出來。
不僅如此,學生在跳舞時,腦子需要不停地運轉,不停地去分析,對聽到的音樂的節拍、律動、情感或者音速的變化等進行理解,讓思維能夠更為主動的融入到音樂當中。例如,在欣賞非洲音樂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隨著音樂擺動,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根據聽到的音樂自由模仿各種舞蹈動作,曲子可以選南非世界杯的主體曲Waka Waka。這個曲子比較容易理解,并且律動性非常強,全班的學生可以利用肢體動作體會非洲的音樂特色,感受非洲的當地文化,提高鑒賞的效率。同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舞臺,讓學生可以自由的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結合舞蹈動作去分析音樂作品,將自己的真實體會利用舞蹈動作去表現,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對舞蹈的感知能力。
在中學的音樂鑒賞課上,想要有效地結合舞蹈律動,發揮出舞蹈的真實作用,需要教師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這一點非常重要,主要的工作在于:
在鑒賞課上,可以重新給學生排座位,將座位圍成一個大圓,中間留出足夠的表演空間,讓學生更為放松,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在示范的過程中,學生看得更為清楚。例如,在鑒賞藏族民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圓圈中自由跳舞,感受藏族舞蹈、藏族音樂的魅力。當學生融入音樂、舞蹈中的時候,可以真正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那種吸引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無論是音樂鑒賞課還是其他的文化課,教學環境的營造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在一個壓抑,充滿束縛的環境中學習,相信學習效率一定不高,而且對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講,還會導致厭學心態的產生。在音樂鑒賞課上,環境的營造更為重要,需要給學生們一個自由、輕松的環境,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度,吸引學生參加課堂上舉行的各類活動。同時,教師在教學時還要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動態,看看是否有不愿參與,或者一些性格過于內向的學生,這些都是觀察的重點。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需要下一番功夫,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在下節課上,爭取將他們喜歡的元素融進音樂中,融進舞蹈中。這樣可以讓所有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提高教學效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真正地愛上舞蹈,喜歡音樂,才能更好地進行鑒賞教學。作為現代社會的音樂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了解現階段的流行趨勢,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挖掘一些優秀的舞蹈、音樂。例如,風靡全國的《小蘋果》,這個曲子歡快、自由,并且舞蹈動作奔放,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學生們都能夠很快的掌握舞蹈動作。學生在舞曲中可以自由的舞動,利用肢體的擺動將壓力釋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實現鑒賞教育的目的,還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基礎性要求。
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因為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缺乏藝術細胞,跳舞、唱歌對自己來講很難,害怕自己在同學面前出丑,這個問題需要教師重視起來。讓學生知道,課堂上只需要自由的釋放,只需要在舞蹈的律動中對音樂的魅力進行感受,享受音樂帶來的這種美,這就足夠了。相信舞蹈與音樂的結合,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真正喜愛音樂、喜愛舞蹈、喜愛藝術。
綜上所述,筆者系統地分析了中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創新手段,將舞蹈與音樂充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之美。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音樂都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最好的方式。作為音樂教師,鑒賞教學需要研究大綱提出的要求,分析學生學習的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引入新型的教學元素,提高教學效率。因此,音樂鑒賞教學的未來發展一定要重視同舞蹈的結合,讓舞蹈元素成為教學的催化劑,讓學生在舞蹈中完成學習,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以及藝術素養。
[1]王靜.探析中學音樂鑒賞的高效教學方式和對策[J].通俗音樂,2014.
[2]毛巖華.中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問題與應對探討[J].學生之友,2012.
[3]張靜.如何提高中學音樂鑒賞課的教學水平[J].中學教學參考,2011.
[4]張久美.中學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音樂時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