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九月的中國,為勝利而歌。
在歷史的長河里,總有一些時刻如同恒久不滅的燈塔,照亮一個民族未來的航向。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70年前,中國與世界并肩作戰,共同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捍衛了人類的和平與正義;70年后,那場刻骨銘心的戰爭化作全世界的集體回憶,成為所有愛好和平國家和人們的共同語言。
9月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周年紀念日,中國首次在抗戰勝利日舉行閱兵,向這一跨越時空的人類共同勝利,致以一個國家最莊嚴的敬禮。 我們以一場盛大的慶典重溫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彰顯一個國家的和平追求。 作為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 它鑄就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里程碑, 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大門;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它成為20 世紀人類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大事件。 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對于世界文明的演進,它留下了一封歷史寫給今人的長信。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抗日戰爭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強大的精神力量。 正是抗日戰爭所煥發出來的偉大精神,讓曾經一盤散沙的中華民族凝聚一心。 在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邁進的過程中, 時代需要我們從歷史中汲取力量,高揚民族之魂,在抗戰精神的照耀下,不斷以新的成就告慰我們的前輩和英烈。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神上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70年彈指一揮,這份不畏強敵、勇于犧牲、將民族與國家利益高高揚起的精神與氣節,連同承載它們的英雄與事跡,已融入民族骨血,重鑄起堅不可摧的民族魂魄。
一個甲子的實踐充分證明,在新疆組建和發展生產建設兵團,是黨中央治國安邦的戰略布局,是強化國家邊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是對中國在新疆屯墾戍邊2000 多年歷史的創新發展。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兵團要肩負起中央賦予的維穩戍邊神圣使命,充分發揮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功能作用,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兵團篇章,就必須高揚抗戰精神,把抗戰精神化為推進維穩戍邊的強大動力。 作為黨的群團組織,各級工會組織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兵”的意識,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新疆精神、兵團精神、老兵精神,團結帶領兵團廣大職工群眾把抗戰精神化為推進維穩戍邊的強大動力,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貢獻。